孔子到齐国去,当时执政的齐景公问孔子怎样才能管理好一个国家,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2000年后遭到的现代人的猛烈批判。孔子这句话为什么会遭到批判呢?因为后世人的误解,把这句话误一步步用,让孔子背了黑锅。

0 1 孔子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原义

0 1 孔子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原义

孔子所处的时代礼崩乐坏,上至国君下至大夫都不遵守社会制度,僭越之事由原来的禁止成为常态,特别是统治阶级内部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时常发生,社会秩序混乱,不能正常运转,在这样的背景下,孔子提出了这样的主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个“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时代,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的意思是做国君的要像国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子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

孔子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角色,君、臣、父、子就是各自的角色,明白了自己角色,就在进行社会定位,角色不同,责任也不同,每一个都要各安其分,其司其职,各尽其责,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在儒家学说里,君臣关系、父子关系是相互的、双向的对等关系,君和臣、父和子的义务是双向的,并不仅仅是单方面付出,要求“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君仁臣忠,父慈子孝”。

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有君的义务,然后才能要求臣对你忠。君要按照礼的要求对待臣子,要有仁爱之心,那么臣子回报国君以忠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慈子孝

孟子说的比孔子做得更绝,他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君主看待臣子如同自己的手足,臣子看待君主就会如同自己的腹心;君主看待臣子如同犬马,臣子看待君主就会如同路人;君主看待臣子如同泥土草芥,臣子看待君主就会如同仇人。甚至说,国君做得不好,臣子干脆辞职走人。

同样,作为父亲的有父亲的义务,要养育子女,教育子女,让他们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尽到父亲应尽的责任,然后才有资格要求子女对他孝顺。

孔子的学生曾参曾向孔子请教一个问题,服从父亲的命令,是不是孝道?孔子愤然说,这算是什么话!父亲身边有敢于直言劝谏的儿子,父亲就不会犯错误,不会做出不义之事。孔子认为,做儿子的,对父亲不能一味服从,而是要辨明是非对错,如果父亲有了过错,就要向父亲提出,让其改正,这样才可避免父亲身陷于不义,这才是孝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中可以看到,先儒是反对臣对君、子对父绝对服从的,要求臣忠、子孝,君和父也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是对等的,不是单方面的付出。

0 2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演变为“三纲”的内容,改变先儒的初衷

0 2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演变为“三纲”的内容,改变先儒的初衷

到了西汉,董仲舒提出“黜出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上升为封建国家的统治思想,牢牢把握住了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一切为统治阶级服务。

为了维护封建等级制度,服务于统治阶级,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提出:“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自阴阳之道。”以此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把封建等级制度、政治秩序神圣化为宇宙的根本法则,这是“三纲”的雏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纲

“三纲”的源头应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韩非子,他在《韩非子·忠孝》首次提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天下治;三者逆,天下乱。”这时候,君臣、父子双向义务开始变成单向义务。

“三纲”的意思就是国君是臣子的准则,父亲是儿子的准则,丈夫是妻子的准则。虽然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然而更多的是要求臣、子、妻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这里主要讨论君臣、父子二纲,夫妇一纲不在此讨论。

到了东汉,出现了“三纲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具体条文,君权、父权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为了维护君主的尊严,抬高君主的威望,臣子对君主有什么建议,不能在公开场合当着众人的面提出来,免得折了君主的面子,要在私底下悄悄地向君主提出来,这叫“谏而不露”。臣子有了什么功劳,要统统记在君主的头上;君主有了什么过错要由臣子承担,这就是所谓“善称君”、“过称己”“功归于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君仁臣忠

父亲要按照封建宗法制度管教儿子的,儿子必须老老实实地接受父亲的管教,一言一行都要符合封建法度的要求。汉代推荐官员的制度叫“举孝廉”,普通百姓要想走上仕途,必须孝顺,在古代忠孝是一体,在家为孝,在国为忠,永远做维护封建统治的奴才。

宋明以后,君主专制社会的思想家为迎合政治需要而制定社会伦理规范,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臣、子的个人意志进一步被消弥,如果违反封建伦理纲常就被视为“罪人”, 君主、父亲对臣子、子女具有绝对的控制权,二者关系变成了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这与孔孟之学相去十万八千里,已经不是先儒的本意了。

0 3 演变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走向了极端

0 3 演变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走向了极端

中国古代有一句俗语,“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帝王想叫那个臣子去死,不管帝王做的对与不对,做臣子就要乖乖去死,死前还要谢主龙恩,这才算是一个合格的忠臣,中国古代这种现象被现代人称为愚忠。父亲在家庭中肯有绝对的权威,子女必须绝对服从父亲的命令,如果违反了纲常礼教,家法可以代替国法,处置不孝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认为把这种愚忠愚孝的作为当作是儒家提倡的,把它作为儒家的思想来加以鞭挞,特别是在现代遭到了猛烈的批判。这真是冤枉了儒家,翻开儒家经典,根本找不到这样的句子。倒是在法家韩非子那里找到了相似的句子:“为人臣不忠,当死;言而不当,亦当死。”这大概便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思想源头。

人们发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其实是民间俗语,经常出现在明清小说中,而小说来源于生活在,反映了社会现实,应该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读《孟子》,当他读到“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一段时,勃然大怒,认为这样的话“非臣子所宜言”,这不是要乱大明江山吗?大骂道:“使此老(孟子)在今日,宁得免耶!”如果孟子活在当时,朱元璋会毫不迟疑地砍下他的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下令将孟子的牌位逐出了文庙,不得配享。又命翰林学士刘三吾等人对《孟子》中不利用统治的话统统删除,删掉了近1/3的内容,只准全国学生读对封建统治有用的“洁本”。明代的科举考试变成了八股取士,进一步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朱元璋从而创建了一个差不多脱离了儒家教义的皇权专制政体。

清代大兴“文字狱”,对知识分子的思想禁锢更加严厉,培养了一大批愚忠愚孝的奴才,臣子对君主不仅绝对服从,甚至还要毫不迟疑地献出自己的生命。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所反映的内涵已不再是先秦儒家思想,已经走向了极端。

结束语

结束语

现代人诟病“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完全是对孔子的误解,后世传说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实际上并不是孔子的主张,而是以讹传讹,与孔子的初衷背道而驰,孔子不应该背这个黑锅。

我读《论语》之《颜渊篇》:

【原文】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译文】齐景公向孔子请教为政之道。孔子回答说:“君要像君的样子,臣要像臣的样子,父要像父的样子,子要像子的样子。”景公说:“说得好啊!确实如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的话,即使有米,我能够吃得到吗?”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立删)

读书感悟人生,写文传承文化。欢迎关注@丁小悟典 ,带你领略传统文化之美。欢迎留言,一起探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