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自幼身患残疾,生活都难以自理的人来说,创业的坎坷可想而知。然而,在宝鸡高新区钓渭镇朱家滩村,就有一位“拧”小伙,靠发展养猪产业成功实现了脱贫致富,他的名字叫庞均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月10日上午,宝鸡新闻网记者走进钓渭镇朱家滩村,深入了解这位身残志坚的“脱贫明星”。庞均强是朱家滩村五组村民,自幼患先天性小儿麻痹,下肢萎缩,导致重度瘫痪。他的老母亲已经75岁,哥哥庞均明因车祸受了腰伤,一家三口曾经生活十分困难。但他不向困难低头。他说:“虽然我下肢瘫痪,可我还有一双勤劳的双手,即使坐着轮椅,我也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1年,庞均强通过借贷和亲朋好友的支持,筹集10万余元资金,修建了养猪场。养殖初期,由于不懂养殖技术,生猪出栏率低,加之市场猪价不稳定,没多久他就把筹集来的钱全赔了进去。但他没有被困难打败,也没有为现实所气馁。

2014年,国家推行精准扶贫政策,庞均强家在经过贫困户精准识别后,被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政府扶贫贷款资金的支持和镇村干部的帮助下,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对猪场进行了修缮和扩建,建成了现在占地1000平方米的养猪场,并积极运用自己所学的养猪知识,继续发展养殖产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采访期间,庞均强高兴地对宝鸡新闻网记者说:“昨天自己的养猪场卖了57头生猪,挣了10多万元。现在日子好了,老母亲再也不用担心自己了。如今养殖场年最高出栏达到200头,创造利润30多万元。”

从贫困户摇身变成村里有名的“养猪达人”,除了党和政府的政策扶持,更离不开庞均强自身的奋斗。虽然下肢瘫痪,但他每天早上五点起床便开始清理猪舍,给猪拌料、填料、上水,样样不差。庞均强也善于学习,他每天坐着轮椅仔细观察每一头猪的情况,思考猪的生长与发育特点,不断改进养殖技术。一本厚厚的养猪日记,是庞均强十年来苦心钻研养殖技术的见证。“苦心人,天不负”,他通过学习科学养殖技术,提高了生猪的繁育和生长质量,也让自己的腰包鼓了起来。谈及未来,庞均强决定扩大养殖规模,再增设机械化养殖设备,让自己的养殖场越变越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志者事竟成,十年的养猪道路,庞均强靠自己的汗水、智慧和毅力,实现了人生的“逆袭”。同时,在他的影响下,很多村民也开始新入养猪行列,并经常向他学习养猪知识。面对村民的请教,庞均强毫不吝啬地向大家分享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如今,他和村民们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阔步前行。(宝鸡新闻网记者 岳琳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