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8月11日讯(记者肖杨 实习生隗薇 通讯员余艳军 刘细松 王东)“同学们请看,这是大别山一个奇特的植物,名唤‘九死还魂草’……”近日,黄冈师范学院生物与农业资源学院项俊教授,一手拿着拍摄杆,一手拄着登山杖,在大别山上起了《植物学》野外直播课,“其实这是植物界的‘抗旱冠军’卷柏,这种蕨类植物可以在枯萎的状态下保存数月之后,遇到水分还能重新舒展……”

今年57岁的项俊教授,是教育部高等学校师范专业认证专家、享受湖北省政府津贴的专家。他数十年如一日扎根鄂东大地,为了给学生们上好《植物学》这门课,背着方便面遍寻大别山的林海松涛,积累丰富的教学素材,他也被该校师生亲切称呼为“方便面教授”、“科学导游”。近日,项俊教授被学校推选为2020年“荆楚好老师”候选人。

妙语连珠

把《植物学》上成金课

教学不能做书本的传声筒,而应是一门艺术。”秉持这样的育人理念,项教授的课堂生动幽默,让学生大呼过瘾。

节外生枝、色厉内荏、青梅竹马、竹苞松茂……项教授讲枯燥的植物学时,有趣的典故和趣闻往往信手拈来。在讲到中药材龙葵时,他说“一般而言长叶子的地方,就是植物的节,可偏偏龙葵的花枝和果枝是生在节外的。”随即他幽默发问,“到底是先有这个植物,还是先有节外生枝这个词?”在讲中药扛板归时,他笑道“扛板归这个名字一看就是有故事的植物。”“扛板归、蛇倒退”,随即他娓娓道来该药清热解毒的民间典故,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一位药学家想找“老鹳草”进行研究,在校园里找到项教授帮忙出野采集,项教授说,“你别动,脚下踩的就是要找的‘老鹳草’。”这个小插曲也被拿来教导学生,“打牢基础很重要,否则面前有宝眼不识。”

项教授所讲授的《植物学》为湖北省“优质课程” 、“省级精品课程”,去年又获湖北省优秀教学案例和省级一流课程,课程建设成果获湖北省教学成果奖。学生普遍反映,“事例鲜活,听得进,学得好,用得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项教授在野外指导学生

方便面教授

穿梭大别山莽莽丛林

风趣幽默背后,是项教授多年对教学改革孜孜不倦的追求。为了真正成为教学上的行家里手,项俊一直有两样标配:方便面与行军床。过去他几乎吃住在办公室和实验室,“行军床一架省事,方便面一包省时,埋头实验室做数据、办公室备课,教材上知识点只有经过实验室证实方才心安。”项教授表示。

为了让书本上枯燥冰冷的知识鲜活,周末和暑期一放假,项俊便携带着方便面穿梭在大别山的莽莽丛林中,辨识花草树木,探寻生物多样化,积累教学最为真实、最为鲜活的素材。90年代的大别山林海莽莽、蜿蜒崎岖,几乎没有住户,饿了揉把方便面嚼嚼,渴了山沟掬一捧水,困了随石而卧,记不清被蚂蟥咬过多少次。因项俊在教学科研上爬坡过坎的韧劲,同事们亲切称他为“方便面教授”。

在板书教学的时候,他率先利用幻灯片教学;启用多媒体时,他已玩起声光电;传统教学口干舌燥满堂灌时,项教授玩起了翻转课堂。尤其是今年疫情期间,他白天奔赴在抗疫一线,晚上拖着疲惫的身躯备课,为了适应网络教学特点,他在学校慕课平台上完善《植物学》课程资源,新增练习题近两千道;组织教师团队新建设《新型冠状病毒防疫安全》公共网络课程,一做就是半夜转点。

疫情期间,实践课程不能正常开展,项教授就带着课程组成员在遗爱湖湿地公园花草树木现场直播讲授,这个暑假,更把直播课开在了大别山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疫情期间项教授在户外上直播课

贴心老棉袄

全力助力学生成才

“教学是生命,育人是使命。”项教授表示,对于地方普通高校学生而言,退一步可能人生灰暗,进一步则大有可为,“我要做的就是那个能够助力学生成才的导师。”

项教授常年以科学实验小组为单位,吸纳有志于科学研究的同学加入,从实验操作、报告填写、论文写作、项目申报等倾囊相授,让学生受益匪浅。遇到学生考研需要调剂时,项教授不辞劳苦,亲自到符合调剂条件的学校去现场“游说”,为他们争取面试的机会。“送一程、扶上马。”经他辅导、推荐的学生不少在国内外大学当上了教授、博导。2003年以来,项俊老师指导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各类奖励近30项。

“我从大一就跟着项老师做实验,他就是我生命中的贵人。”2017年毕业的陈红忆,目前正在安徽农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她告诉记者,自己酷爱生物科学研究,但家庭环境不是很好,本科毕业时原本计划直接回老家蕲春工作,是项教授请来她的父亲,苦口婆心做工作,鼓励她继续在自己喜欢的生物领域求学深造。“忘不了每次在实验室做实验,师娘特意给我们送饭,在自习室学习,师娘还带着女儿买来物资探望。”陈红忆深情地说,做实验需要找出规律,项教授一点一滴教她画植物果实形态解剖图,还送她去复旦大学做实验接触科研学习,“没有项老师,我不可能走上科研的道路。”

2014年,黄冈师范学院首次评选十大师德标兵,项俊全票通过。2017年,获得学校首个“教学杰出奖”,为学校“教学名师”。因为对学生满腔热情,他被学生称为“贴心老棉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项教授指导学生做实验

科学导游

服务鄂东大地

在繁重的教学和行政事务之余,项教授还承担着植物学、植物资源的评价保护及开发利用、植物生态学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他始终坚持把论文写在鄂东大地上,成果累累。

项教授长期担任蕲春县、罗田县等地的“三区人才”专家,常年服务在鄂东大地的企业和农村。湖北蕲春一家生物科技公司专门生产紫苏油,想拓展延伸产业链,大规模种植油用紫苏。项教授经过科学引种栽培试验后,发现受地形限制等客观条件,当地种植需要消耗更多的人力,产出成本缺乏市场竞争力,避免了政府和企业的盲目决策。罗田的板栗、甜柿,蕲春的蕲艾等大别山地理标志产品,项教授都投入了大量精力,精耕细作帮助品牌建设。

从风华正茂,到满头银发,项教授更带领他的团队几十年坚持大别山生物科学考察,掌握了大别山生物多样性、林业有害生物、山野菜资源等大量一手资料。湖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黄冈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成功获批,科普型公园“遗爱湖国家湿地馆”、黄冈师范学院生物标本馆的建设,都倾注了项俊的大量心血。

不仅如此,作为 “科学导游”,项俊致力把生物知识科普给老百姓。他带着团队翻山越岭,用亲身科考的经历向人们讲述大别山的故事,参与《大别山奇观》纪录片制作,《科普大别山》的网上课程也即将上线。

亮相央视《远方的家》讲述大别山的故事,在大自然用直播解说植物特点、蕲艾神奇,圈粉无数,他表示,“人到这般年龄,被网友们称作‘网红老头’,这说明我能够跟得上5G时代。”

黄冈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王立兵评价说,“项俊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在立德树人、科研教学、服务社会等方面树立了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