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疫情占据了大半年

现在我们可以松口气了吗?

张文宏再发预警!

 能松口气了?张文宏却再发预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能松口气了?张文宏却再发预警……

群体免疫要多年才可完成:基于免疫的一个数学模型,我们可能是要很多年才可以完成群体免疫,所以这种姿态来看的话,近期内并没有到达高峰的可能性。

全球第一波疫情没结束:就是所谓的秋冬的第二波疫情是以第一波结束为标志的,现在全球范围内的还没有结束,那么何来的第二波呢,所以秋冬来讲是不是维持这个疫情,或进展得更加快,现在还不知道。

日前,在高瓴HCare全球健康产业峰会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谈到未来全球疫情防控形势时表示,现在全球仍处于“最黑暗的时刻”,即“每天都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的新发病例”。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表示,新冠疫情不会很快过去,未来的风险依然很大。“因为这是一个兼具了很强的传播性和致病性的病毒,人类对这个病毒来说还是一个新的宿主,病毒现在还处在一个进化和变异期比较突出的阶段。面对这种进化和变异,无论是社会干预,还是科技干预,并不能保证完全产生特异性的综合抗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球第一波疫情并未结束,

中国疫情的最差时候已过去

谈及疫情的下一步走势,张文宏再出金句,“短期内这个事情也好不了,但是坏也坏不到哪里去,中国最差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张文宏教授认为,所谓的秋冬的第二波疫情是以第一波结束为标志的,现在全球范围内的还没有结束,那么何来的第二波呢,所以秋冬来讲是不是维持这个疫情,或进展得更加快,现在还不知道。

“不管天翻地覆,世界如何改变,秋冬有没有第二波高峰,中国始终是汪洋大海当中一块坚实的磐石。”

张文宏认为,从实际防控效果来看,中国的城市基本上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疫情防控策略,即在疫苗问世之前,我们能够依靠扩大检测、社区管控、精准防控等一系列策略,使中国成为全球相对安全的区域。

张文宏表示,有的人会认为如果中国疫情防控得比较好,而别的地方疫情还较严重,就会导致中国的风险很高。然而他表示,“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去想,因为今天的欧洲、东亚等地虽然没有达到像中国这样的疫情接近零增长,但是疫情风险也比较低。”

什么时候才能松一口气?

张文宏强调,在全球范围内的疫情防控上,中国其实并不是孤独的。

“现在的世界现在基本上划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疫情继续高涨,还有一个是疫情基本得到管控,中国无非是基本得到管控的疫情的国家当中做的最好的一个。”张文宏解释道,在疫情防控上做得比较好的国家策略都会比较接近,中国并不孤独。

因此,在疫苗发挥重大作用之前,我国的疫情反应策略会越来越完善。张文宏还表示,随着近期受到广泛关注的经济“双循环”等策略发挥作用,我国在方方面面都已经做了充分准备。

张文宏还表示,对于中国来讲,我们始终要以自己的确定性来应对时刻发生的不确定性。中国的第一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现在都是一些散发的病例,迅速采取精准的防控可以控制。直到全世界范围内都对病毒的防控取得成效。那时候,我们才有可能松一口气。

关于“群体免疫”,张文宏称,具体来看,全球确诊人数每天都在增加,但是根据群体免疫的数学模型,群体免疫不是一两年内可以完成的,可能要很多年才会完成。

秋季开学,小心菜市场、学校、医院

除了今日有最新研判外,近日张文宏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还谈及了关于国内秋季开学防控、特效药等问题。

谈开学:哪里感染风险最大?

张文宏称,我现在还没有得到教育部的消息,9月1日开学我们会采取怎样的一个防疫的态势。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国现在整个疫情防控非常到位。各行各业都开始复工复产,我不知道学校下一阶段的复学会以什么形式开始。

但有一点,我认为一定会比上个学期来讲要有所开放。大家会不断开展一些线下的授课,我们的人群开始聚拢。但在聚拢过程中,仍会面临一些散发性疫情的风险。

张文宏表示,很显然,风险最大的是人群聚集、密不透风,而且温度比较低的地方,那肯定是菜市场……还有人群聚集的是学校、医院。

新学期开学以后,如何预防这些潜在的风险?

张文宏:各个学校还有同学们都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更大程度地保持一定程度的社交距离,人群密集时戴口罩,以及继续保持个人的卫生。如果这些都能做到,即使在中国有散发疫情,(它)对我们整个国家的影响都能控制到最低。

开学以后,我们也想所有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都能够最大程度恢复到正常线下的课程,但是如何开展还要等待教育部与卫健委的通知。

谈特效药:成功只是时间问题

最近世卫组织警告称,新冠可能永远没有特效药。对此,张文宏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他表示: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对新冠非常具有针对性的抗病毒药物,但事实上科学界从来没有停止过探索。现如今,有大量的针对性的抗病毒药物和抗体药物正在研发的路上。我还是坚持我以前的一个说法,只要这个病毒能够继续在人之间蔓延,最终人类针对性的抗病毒药物一定会研制出来,只是时间的长短而已。

来源:证券时报、21世纪经济报道、央视新闻、国家卫健委网站、健康上海

编辑:毋晓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