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华为发布的全球产业展望报告GIV 2025预测:全球IOT连接终端数量将达到1000亿台,是现在的10倍 ,Wi-Fi将成为主要连接方式,随时随地连接成为常态,伴随着5G和F5G技术的成熟,以及IoT万物互联时代的开启,2025年似乎已经是一个触手可及的智能世界。

不过稍显遗憾的是,2020年的新冠疫情,不仅成为了检验全球智能化水平的“试金石”,也试出了很多网络基础实施层面的缺失,很多欧洲的发达国家,在疫情期间发生了频繁的断网事件,这为它们的智能化之路蒙上一层阴影。

要走进智能时代,智慧的网络必须先行,网络机能亦是驱动数字化转型的载体和先决条件。

在8月7日,中国信息化百人会2020峰会的“携手创新,共建园区智联新机遇”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说,“园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也可以说是一个缩小的城市,它是智能世界的一个重要入口和载体。”

很明显,园区与网络同时具备了智能世界“载体”的属性,这也是为什么华为会提出,通过打造智简园区网络,来推动园区智能化转型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以智简园区网络的能力为“支点”,华为联合多家行业合作伙伴成立园区智联商业联盟,希望在园区这个“缩小的城市”中,打破单点创新的旧模式,创造多点创新的新环境。

智慧园区是数字化转型的“新基建”

不久前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的“两新一重”: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智慧城市的内容是新基建中的数字经济,新基建的意义需要在智慧城市中得到诠释。

从这个意义上看,园区作为缩小版的城市,也可以作为一个赋能新基建的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邬贺铨院士所说,“新基建本身能带动传统基建转型升级,同时会加快园区的数字化转型发展。园区网络是企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的基石,以5G、Wi-Fi 6、IPv6+、云、AI等为特征的新一代ICT技术与垂直行业加速融合,推动园区数字化转型迈向‘全数字、全联接、全融合’的智能时代。”

的确,智慧园区的发展,符合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展方向。智慧园区的本质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智慧应用为支撑,全面整合园区内外资源,建设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管理精细化、服务功能专业化和产业发展智能化的载体和平台。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工业互联网联盟AII秘书长余晓晖也表示:“5G、WiFi6、云计算、边缘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引进后,园区变得很重要,它变成一个枢纽,承上启下,为所有产业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最小的公共单元,提供所谓的数字能力,帮助赋能实现各个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显而易见,园区不仅融合了多样性的新兴技术,从5G到F5G应有尽有,同时园区也包含了企业办公丰富的场景。智慧园区,就是新兴技术与场景的融合,服务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基建”。

破解智慧园区发展中的诸多难题

近两年,智慧园区的发展开始加快,行业规模增速也出现了显著的提升。然而,在智慧园区的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痛点也愈发的凸显。

第一个痛点,是信息孤岛林立,数据底层无法拉通,系统间信息不共享,数据不互通,也很难做到创新的智能化。

第二个痛点,源自园区内的企业本身,通常传统企业没有特别强的技术团队,所以运维工作一直是个长期存在的难题。

第三个痛点,是因为数据量的激增,包括大量IoT设备投入业务流程,传统的网络速率难以支撑这些新的设备和新的数据引发的业务创新。

第四个痛点,过去基于园区场景的创新是单点式的,但随着园区网络从小园区变成了大园区。企业也从传统的办公网络扩展到各种各样的应用系统。因为连接方式的不同,带来了业务范围的提升,所以急需向协同创新的模式去转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这些痛点,华为数据通信产品线副总裁王晨曦认为,“未来的智慧园区应该具备三大特征:智能超宽、智能联接、智能运维。”不难发现,这三大特征恰是解决智慧园区主要难题的“钥匙”。

首先,智能超宽代表着,企业要在一些新应用上保证时延,以及万物互联时代如何融入更多的终端。而基于华为SDK、模组、CPE等物联技术, IoT终端可以统一协议,自动探测到适配的Wi-Fi信号,自动进行联接,不需要手动操作。华为的AirEngine无线网络,可以提供高带宽的无线网络接入,实现随时随地100Mbps。

其次,智能联接是针对物联终端有线与无线的不同的接入方式,解决不同的挑战。通过华为端管协同技术,管理系统基于IoT终端提供的信息,可以根据终端业务类型及终端种类匹配相应的策略。如实现智慧仓储里AGV小车无缝漫游,工厂里通过使用AOI(自动光学检测)技术提升检测的准确率及效率等等。王晨曦还表示,“华为的智能联接,是通过不同的服务切片技术,智能的识别企业的业务,并辅助分析,比如识别出哪些是VIP用户,创造一个应用和体验驱动的园区。”

第三,智能运维恰是解决企业运维难的关键方式,网络变的越来越重要,企业的关键业务承载在园区网络之上,小时级、分钟级的故障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而华为的iMaster-NCE平台,通过AI技术,从网络规划、建设、维护、优化四个方面提升网络可靠性。华为目前可以通过智能化技术,把故障排查从天级到分钟级,业务发放从月级到天级。

最后,面对园区单点创新的最大痛点,华为则希望能够和整个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共同从共识、创新、场景、和标准制定等方面进行探讨,推动点对点的创新走向立体化的创新。这就是“园区智联商业联盟”的由来。

据悉,本次园区智联商业联盟成立大会加入联盟的会员单位来自产业链上下游共40余家公司,包括:终端厂商、芯片厂商、模式厂商、应用厂商、系统集成商及行业客户等。可以预见,联盟的成立将让智慧园区创新从过去的“加法”效应,转换为“乘法”效应,推动更快的创新机制。

更多挑战背后是更大的市场机会

IDC的报告显示,到2023年网络园区市场容量将达到2000亿美金,连接数量会达到160亿,其中有一半将来自于园区网络。如此大的市场机会,也是华为牵头成立园区智联商业联盟的主要驱动力。

数据通信产品线园区网络领域总裁李兴说:“园区网络正从传统的办公网络延伸到生产网络,从生产的IT网络进入到OT网络,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就对园区网络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未来园区网络,第一,必须能够提供对各种各样有线、无线、物联网连接统一接入园区网络的管理;第二,随着接入终端的数量、终端类型、数据复杂化,园区网络运维要能够实现智能化;第三,园区网络在安全性方面、可信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第四,针对园区网络的价值,要通过深度开放,将数据尽可能开放给应用开发,才可以创造更多价值。

但往往更多的挑战,意味着更大的市场机会,李兴认为,“这些新的变化,会催生一个巨大的市场,这个市场要充分发挥网络联接的能力,必须要把联接的端管协同以及云管协同、云端协同做好,华为希望通过联盟的成立,用自身的技术能力推动产业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华为发布了新的智能联接使能套件,通过Wi-Fi 6的模组CPE+SDK和API,让联盟成员与华为一起,共同基于一个强有力的网络开发面向客户和应用,迎接园区网络新的挑战。

华为能够有这样的主张和价值观,也源于其技术和产品在行业中的积累,华为也在积极布局园区网络产业标准,目前华为拥有IETF网络相关主席16位、IEEE802.11 任务组主席6位;拥有2000+WLAN技术专利。华为服务于全球五大洲数万家企业,覆盖企业、政府、教育、商业、交通、金融、医疗、能源等行业,根据Dell’Oro报告,华为2019年Wi-Fi6市场占有率非美市场全球第一。而根据IDC报告,华为园区交换机连续5年中国市场份额第一。

同时为了更好地输出智慧园区的能力和价值观,华为还发布了园区网络端管协同模组以及《智简物联感知网解决方案白皮书》。白皮书致力于重构物联终端的接入,围绕“智管理、简联接、全网安全可信”三个理念,打造智简园区物联网和开放的应用生态。

相信随着园区智联商业联盟的持续发展迭代,基于智慧园区网络的创新速度也会大幅提升。智慧园区创新,虽然代表了“缩小版”的智慧城市创新,但对技术的理解,行业发展的认知,协同创新的倡议,都没有被“缩小”,它们对新基建的赋能价值依然是“完整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