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兰妈谈育儿

“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

“不可以,你一边玩去,不要打扰我们做烧烤”

看着女儿沮丧的表情,那一刻我认识到“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非万能,大约黄昏时分,女儿听到一群小朋友们的欢声雀跃后,也顶不住想要玩闹的诱惑,于是穿好衣鞋加入热闹的大环境,不过可惜的是小朋友们太多,女儿站在一旁手脚无处安放地尴尬沮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姑娘胆小内敛的原因,我告诉她想要跟别人一起玩的时候,一定要礼貌地说一句“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这句话也几乎是屡试屡灵,但今天却遇到了意料之外的结果,因为女儿的热情礼貌被无情地拒绝了……

那句“不可以,你一边玩去,不要打扰我们做烧烤”,听上去给人的感觉真的很不妙,这就是属于拒绝的声音,但又有什么关系呢?难道只准孩子询问、而不准他人拒绝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着,熊孩子一假装拿着串满树叶的细树枝,对着熊孩子二说“好了,鱼豆腐串好了,你去烤熟吧,最后别忘了刷酱呀!”

熊孩子三又说“怎么不多串些羊肉串,我们都好喜欢吃”

熊孩子一指着熊孩子二说“我们有烤串师,大家想吃什么自己串,别客气呀”

看着一帮孩子演技一个比一个有趣的模样,别说我家丫头了,连我这个成年人的家长都想参与其中,看着姑娘被众人无视紧紧攥着自己衣服的生闷气感觉,明显可以感受到盛情被冷落的挫败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呀,往日明明一句“我可以一起玩吗”就可以疯闹到一起去,为何今日剧情大大反转呢?

1、“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这句话是对单不对群

当孩子出门在外,想要和某些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时候,家长们经常会鼓励孩子去说“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因为大家觉得征求对方的同意,既是尊重彼此、又是给对方留下好玩、想玩念想。实际上,我们在教孩子说“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这句话的时候,要明白这句话偶尔失灵翻盘逆转的原因,是因为这句话是对单不对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盛情礼貌之话,也要给对方有利的欣赏之处

当一个孩子孤零零的时候,另一个孩子主动说“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无疑是恰到所需的玩伴需求,所以孩子当然不会拒绝反而非常热情地接受了,但是当好几个孩子一起玩耍的时候,他们就是一个团队、一个整体,想要融进这个气氛就需要拿出十足的有力的欣赏之处,而真正有效的社交能力是通过技巧和孩子们打成一片,而不是单纯地依靠“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这句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说孩子的社交能力不能单纯依靠“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这句话?

说到社交,很多家长在提炼孩子社交技能的时候,他们常常把礼貌和社交混为一谈,实际上这样理解并不恰当,因为礼貌和社交是不同概念的存在,礼貌是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更是个人的修养,而社交靠得是真凭实据的吸引力,如果你没有足够光环去吸引别人的注意,“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这句话说出去后,就相当于给别人直接拒绝伤害孩子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家长需要明白别人拒绝和你家的孩子玩,并非是出自于恶意之语而是个人的权利,也有可能是对方的性格比较孤僻,对方有一群伙伴陪着不需要多一个人的参与和打扰等等。总之,不管是出于哪一种拒绝,都会给孩子留下较深的拒绝伤害,严重的话甚至患上社交恐惧症,因为不自信而惧怕和陌生人接触说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作为家长该如何正确教孩子做好社交能力发挥呢?

1、 告诉孩子被拒绝很正常,不要沮丧

对于缺乏社交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告诉他们“我可以一起玩吗”只是基础的试探,即便是被对方拒绝了也无大碍、不要沮丧,因为越是有难度的社交、到手之后才更有成就感。关于“我可以一起玩吗”这句话,我们也要教孩子视情况而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对方是一、两个孩子的时候,说出这句话可能被接受的概率较大,因为对方需要人多玩得更热闹,但如果对方是好几个小朋友一起玩,那么就建议孩子不要说“我可以一起玩吗”的多此一举,因为对方已经有充足的伙伴人数,他们彼此之间更熟悉、玩游戏也更默契一些,所以他们自然不希望别人的打扰、加入。

2、 鼓励孩子通过角色扮演参与对方

面对对方拒绝、或者较强的团伙快乐,孩子想要加入其中就要想办法融入对方,让他们看到所需才能接受一个完全陌生人的加入。小孩子的社交,是不能拿成年人那套礼貌来说事,因为孩子眼里只有需要和不需要,他们拒绝的时候也从来不会觉得不好意思,所以家长就要鼓励通过角色扮演参与对方,直到最后被小伙伴们接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一群小伙伴们在用树枝、树叶玩“烧烤”游戏,那么这个时候孩子想要加入其中,就要拿起自己的演技扮演一个需要的角色去融入大伙,比如熊孩子们的“烧烤游戏”,有了烧烤师、串串师,也食材搭配师,这个时候他们可能缺一个调料搭配师,如果我们把调料搭配师这个角色扮演好,达到对方恰有所需的目的,相信孩子还是很容易被大家接受的。

3、想要融入社交就要接受群体规则

最后,一个良好的社交能力发挥还需要拥有接受群体规则的意念,如果一个孩子总是搞破坏,别人烧烤他浇水灭火、别人跳绳他剪绳,或者做错了事情还不承认,这些坏习惯都会让孩子被吐槽、排斥的更严重一些。其实,孩子的社交和成年人的生活、职场所历都是一样的,总是显得与众不同的人只是一时的凸显,不能合群的人也无法被接受、被孤立冷落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小朋友之间常常一言不合,就常说“我不和你玩儿了”的话,家长要及时引导孩子,告诉他们遇到问题要说出烦恼大家一起解决,如果邀请其他小朋友一起想办法解决的话,小伙伴们会更乐意哦!比如三个小伙伴一起跳绳,其中有一个想踢毽子,这个时候如果孩子说“可是,我想玩毽子怎么办?”,相信最终的结果会是玩一会跳绳、踢一会毽子。

反之,如果孩子因为不喜欢跳绳不愿意接受,也不愿意和对方沟通,而是一句“我不和你玩了”的姿态去自玩自乐,最后孩子一个人孤零零地玩,别的小朋友反而充斥着欢声笑语,而那句“我不和你玩了”对别人没有丝毫波动影响,因为小伙伴没有了可以再找,但不讲理动不动就脾气的孩子,可以说基本很难融入大群,最后也会被众人冷落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