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普通中小学“大班额”这道难题,近日,临沂市下发《关于印发临沂市消除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工作方案的通知》。今年8月底前,临沂市投入使用新建、改扩建学校118所,新增学位14.88万个,基本消除56人及以上大班额。预计今年9-12月底,进一步健全完善中小学大班额长效防控机制,投入使用新建、改扩建学校38所,新增学位5.05万个,全面消除56人及以上大班额。

结合实际,近年来,临沂市通过持续加强学校建设和招生调控、调剂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师资等措施,确保按期完成消除大班额工作任务。根据通知,坚持“市域统筹,县区为主”的原则,以县区为单位,进一步完善“一校一案”消除大班额工作方案,统筹化解非毕业年级大班额和保障秋季招生两个重点,确保9月底前完成化解工作且秋季招生不新增大班额。

落实义务教育就近免试入学要求,根据生源分布和学校容纳能力,调整优化学校招生范围,继续实行多校联合划片、集团化办学等办法,缓解热点学校压力,防止因学区划分不合理导致起始年级出现56人及以上大班额,鼓励有条件的县区、学校按照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初中每班不超过50人招生。学校招生范围确定后,应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招生范围确需调整的,要早调研、早论证,充分听取各界意见。

加大对薄弱学校扶持力度,在人、财、物等政策上予以倾斜。推进城乡协作、校际协作,鼓励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联合办学。深入开展学区制办学或集团化办学,通过名校带新校,强校带弱校等方式,开展多种方式的教师交流轮岗、结对帮扶活动,推动结对学校一体办学、协同发展、综合考评,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完善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政策,招生指标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倾斜,增加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吸引力。

加快推进中小学校建设和内部设施配备,足额配置教师资源,确保新建、改扩建项目学校及时投入使用。2020年8月底前,投入使用新建、改扩建学校118所,新增学位14.88万个,其中:投入使用城镇学校105所,新增学位14.26万个;乡村学校13所,新增学位0.62万个。2020年12月底前,投入使用新建、改扩建学校38所,新增学位5.05万个,其中:投入使用城镇学校30所,新增学位4.75万个;乡村学校8所,新增学位0.3万个。

对消除大班额问题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开辟立项审批、施工建设、工程招标等绿色通道,缩短审批时间,加快建设进度;对设备购置等项目,除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等规定的审批事项外,全部放权于主管部门和采购人,加快采购进度,尽快投入使用。对所有新建、迁建、改扩建学校建设项目,严格落实现有收费减免政策,鼓励各地加大减免力度。

根据省里统一部署,科学编制2020-2030年中小学及幼儿园布局规划,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问题。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或参与举办非营利性民办中小学校,弥补公办教育资源不足,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落实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条件意见书制度,将中小学建设要求纳入相关地块出让条件,推动居住区开发建设单位出资建设配套中小学校。中小学有空编的县区要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申报数量,足额安排用编进人计划,编制无法满足的,由各县区在县域内统筹调配事业编制解决。

此外,城镇居住区规划调整涉及中小学校建设规划调整的,应经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开发建设单位擅自使用应移交的教育设施或擅自改变教育设施用途的,由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记者从兰山区教体局获悉,为了化解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难题,该区新建、扩建30个项目,其中27个项目已完工,3个项目在建。新增小学学位约3.3万个,初中学位约2.15万个。其中临沂十二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新建校区实行九年一贯制。

今年秋季开学前,兰山区政府投资2.3亿元建设的临沂十二中育新校区即将投入使用。该校区毗邻祊河景区,占地45亩,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按照省一类标准建设、配备,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办学条件优越。

据了解,该校区设计规模为60个班,小学36个班、初中24个班。今年临沂十二中有18个班共计1040人毕业,而今年秋季招生时学区内注册、报名学生达1610人,每班54人需要30个教学班才能容纳。育新校区投入使用后,2020级新生将有12个班安置在育新校区,18个班安置在本部校区。

“育新校区的投入使用,每班不超过55人,将彻底环节临沂十二中的‘大班额’问题,确保今年9月底顺利完成化解‘大班额’任务。”临沂十二中校长杜庆术说,该校将选派优秀教师到育新校区工作,实现两个校区师资、管理均衡配置。

暑假前,该校本部校区共有63个班级,18个班的毕业班级平均每班60人左右,化解“大班额”的任务迫在眉睫。“从2018年招生开始,我们就是按照每班不超过55人的标准招生的,不得不扩班,将学校里能用的教室都用上了。”杜庆术介绍,如果学校不扩班,就意味着学区附近的部分学生不能就近入学。

杜庆术称,该校班级人数最多时有80多个学生,挤在65㎡的教室里,“整个教室里全是桌子,只有一条窄窄的过道供学生出入。”通过新建校区化解“大班额”现象,让学生在教室拥有充足的空间,而教师上课能关注到更多学生,提高了上课效率,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集团化办学: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均衡教育资源破解“大班额”

为了抢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机遇,致力于扩充名校优质资源,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均衡且优质的教育资源,兰山区积极推动集团化办学模式,形成“动车效应”,破解“大班额”难题的同时,助推教育质量的均衡和快速提高。截至目前,兰山区教体局已经成立15个教育集团。

据介绍,学区化办学形成同学段“横向抱团”、跨学段“纵向衔接”的办学格局,而集团化办学以优质品牌学校为核心,采取学校自主组合、行政主导组合等多种方式,组建区域内或跨区域的办学联合体,发挥优质资源辐射引领作用,推进课程共建与资源共享,促进集团成员校优质均衡发展。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让汪沟一中学生家长有了深切的感受。该校学生在乡镇上学能够与市区学生共同分享教育资源。“我们在家门口也能上好学,这得益于集团化办学的推进,让更多学生享受到更多优质教育资源。”该校学生家长李先生说,他们就不用千方百计让孩子市区上学。通过多校协同、抱团发展,打破校际壁垒,缩小校际差距,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推广与合成再造。

集团化办学有一体化办学模式和发展联盟办学模式两种。据了解,前者以“名校+新校”、“名校+潜力学校”组建一体化教育集团,优质学校为集团总校,其他校区新挂集团学校校区校牌;后者以以片区优质教育资源为依托,采取“优质学校+潜力学校”、“优质学校+农村学校”、“优质学校+创生学校”的方式,组建教育发展共同体联盟。

部门说法:新建、挖潜、腾退、迁出,四措并举增加学位供给

近年来,由于城镇化步伐加快、外来务工人员增多和生育政策调整等因素,临沂市城区中小学学位供给不足、“大班额”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近日,记者从临沂市教育局获悉,从2018年开始,临沂市通过新建、挖潜、腾退、迁出“四措并举”,努力增加学位供给,切实解决城区中小学大班额问题。目前,已取得重大成效。

为全力破解“大班额”问题,临沂市坚持问题导向,充分挖掘资源,调动各方力量,整合优化资源,千方百计增加学位供给。2018年,启动实施了“双百工程”,到2020年,每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各100所以上。同时,为盘活闲置场所,增加学位供给,临沂市按照“能用则用、能改则改”的原则,将迁出城区的职业类院校、机关事业单位办公用房、部分公共服务设施等逐一进行摸底排查、登记造册、改造提升,集中用于举办中小学、幼儿园。

与此同时,临沂市通过集团化联盟办学的方式促进均衡发展,缓解城区部分学校入学压力。印发《关于在全市基础教育阶段开展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方案》,鼓励优质学校组建办学联合体。通过名校联新校、名校联弱校、名校联农村校等措施,形成了学校管理相对统一的办学集团,实现教育资源统一调配、教育管理统一实施、教学研训统一组织、评价体系统一建构、教育质量统一检测。

临报融媒记者 庞尊利

来源:琅琊新闻网 编辑: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