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廿四花事

大岩桐叶脉扦插法:叶子裁碎片,1次出苗10来棵,轻松变大户

大岩桐是最近几年颇受花友欢迎的网红植物,它的花型大而花色鲜艳,有着丝绒一样的质感,不管是室内装饰还是节日点缀,都是非常理想的盆栽花卉。大岩桐的品种比较多,各有各的特色,对于爱花的我们来说肯定是收集得越齐全越好,所以花友们都在努力繁殖自己的现有品种,然后相互之间分享交换,以此来丰富自己的品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岩桐最普遍的繁殖方法是叶插繁殖,一般就是在花后摘取健壮的叶片,把叶柄朝下斜插入干净的珍珠岩或河沙等基质中,然后放在通风阴凉的环境中,保持基质湿润,在22℃左右的环境温度下大约15天左右就能生根成活了。不过这种传统叶插每片叶子也就能繁殖出1—3棵小苗,想要更多的小苗就需要摘取更多的叶子,这时候就可能会影响到大岩桐母株的美观度了。而今天,廿四要同大家分享的是大岩桐的“叶脉扦插法”,1片叶子就可以繁殖出10来棵小苗,大大提高了繁殖效率,节约了母株的叶片。那么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来学习大岩桐“叶脉扦插法”的详细操作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选择健壮叶片,并裁切成小块

首先,在大岩桐的生长期,即20—25℃的环境温度下,在植株底部选取健壮成熟且有活力的叶片来当作母叶,这样做不会对母株的株型美观影响太大,且叶片可以快速生根发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母叶摘下之后,按照图中彩色线画出的形状用锋利的刀片将之裁切成小块,大约每片叶子能裁10来块。要注意的是每块小片中都必须要有叶脉,这是大岩桐生根发芽的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配制扦插基质,叶片上盆发根

选择底部有孔的容器做育苗盆,在容器的下半部先铺一半泥炭土、蛭石与珍珠岩三种植料的混合基质,然后在上半部铺一半干净的纯珍珠岩,把已经裁好的小块叶片的叶脉底部约1/3左右插到珍珠岩中,然后用一个大而浅的托盘盛水,把育苗盆座到托盘中,放到通风阴凉的环境中,环境温度保持在20—25℃,托盘中保持有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轻松保证扦插基质的湿润,且因为上半部分由于是干净的纯珍珠岩,不会导致叶片腐烂。而单纯的珍珠岩是没有营养的,所以需要下半部分的三合一基质,当叶脉生根之后,根系会扎向下半部分的基质中,吸取营养来促使根系与叶脉的交接处长出小土豆一样的球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培养球根长大,使用水苔诱芽

接下来则是保持环境的通风、基质的湿润和10—25℃的温度,继续养护约40天左右,等到小球根足够大之后,把球根放入盛满水苔的育苗盆内诱芽,保持环境通风及水苔湿润,在20—25℃的温度下大约20天左右球根就会长出新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理论上来说,大岩桐的小球根长得越大越好出苗并容易成活,但是实际是有限制的,如果诱芽太晚,一旦环境温度有所降低,母叶就会枯萎,只剩小球根之后就再难发芽,成了僵球,而40天的球根培养期是最合适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等待老叶退化,新苗移栽上盆

当大岩桐的球根诱芽成功之后,不要着急移栽,而是在水苔中继续养护,继续“榨取”母叶的养分,直到母叶逐渐退化,将干枯的母叶剥离,然后再移栽上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岩桐喜欢比较疏松的盆土,可以用1份珍珠岩+1份河沙+3份腐叶土来配置,这样的盆土营养充足且排水性较好,不至于让大岩桐烂根。移栽上盆后,保持盆土微潮,不要浇太多水,暂时也不要施肥,等小苗成株之后再合理追肥。当年的小苗不会立即开花,注意冬天做好保暖措施,第二年初夏就能欣赏到美丽的大岩桐花朵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以上是大岩桐叶脉扦插的4个步骤,这里有几个关键点:一是必须保证每片裁碎的小叶片都有主叶脉;二是要保证扦插环境必须通风;三是保证扦插基质干净无菌;四是等到母叶完全退化之后再移栽上盆。用叶脉扦插法,一次就可以让一片大岩桐叶子长出十来棵小苗,轻松变大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由廿四花事整理发布,希望能对新手朋友提供一点参考和帮助,由于水平有限,文中难免会出现错误疏漏之处,还请大家在评论区批评指正,也欢迎各位花友分享出自己的花草养护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