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震惊全世界。

为了这一天,钱三强和爱人共同奋斗了几十年。

这位长期隐没在历史之外的女先生,何许人也?

她是中科院第一位女院士,也被称为“中国居里夫人”。

她叫何泽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史料记载,清朝300年间,有位赫赫有名的家族共出了15名进士,29名举人,22名贡生。

本是千军万马独木桥,可这家人偏偏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这个家族就是何氏家族,乃至山西俗话都说:无何不开科。

1914年3月5日,何氏家族迎来第三个女儿,取名何泽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的父亲何澄,曾追随国父孙中山,母亲王季山更是有名的物理学家和翻译家。

父亲何澄痛恨八国联军给国家带来的耻辱。他把希望放在8个儿女身上,让她们到八国联军国家去学习,用更精湛的科学技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何泽慧八兄弟姐妹,出了4位著名的物理学家、一位植物学家、一位医学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父亲何澄,母亲王季玉以及外祖母的影响下,何泽慧和旧式女孩子不同。

6岁的何泽慧,进入外祖母谢长达创办的振华女校学习。

振华女校是中国最早的女校之一,也是杨绛母校,取名振华,其寓意为“振兴中华”。希望女性也能够为国家的振兴做出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振华女校读高中时,认识的一个表哥研究物理,何泽慧就对物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早早立下宏大志向:学科学报国,救民于水火。

18岁的她踏破封建枷锁,独自去上海考大学,父亲跟她开玩笑说:“考不上就回来当丫鬟。”没想到,她这一考就进清华物理系,成为当年唯一的“女状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2年,何泽慧考取清华大学物理系,师从于著名物理学家叶企孙教授。

然而叶企孙教授并不认为女生适合学物理,劝她转到其他的系,但骨子里倔强的何泽慧怎么可能因为这小小挫折而放弃,她不能容忍这样的歧视。

何泽慧牵头8个女生一起“造反”,敲叶企孙教授的门:“凭什么不让我们进物理系?”。

叶老说服不了她们,便说:“第一学期普通物理成绩,必须到达70分以上才能继续读。”

这个分数线男女平等对待,没有达到自动转系。第二年,全班只剩下12人,第四年,只有10人,何泽慧是班里成绩最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的论文——《实验室用电流稳压器》获得了90分的最高分,与当时同班同学钱三强同分。她是办理唯一一个顺利毕业的女生。

然而在当时那个时代,现实往往比理想来的残酷。

毕业那年,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何泽慧报名前往南京军工署,但是因为她是女生,军工署拒绝了何泽慧的请求,理由仅仅是“结了婚就做不了事”。

无法前往战场的何泽慧,在战乱之中又找不到工作,一时间她不知道以后的路在哪?

就在这时,何泽慧家乡山西政府规定,但凡是毕业于国立大学的山西籍毕业生,都可以得到三千大洋的资助出国留学。

何泽慧想都没想,抓住这次公费留学的机会,申请成功,毅然漂洋过海来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学校学习试验弾道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弹道学”是德国军事科学的看家绝技,保密性高,一般不招收外国人,也不会招收女学生。骨子里倔强的何泽慧一次打破两项先例,不让我学,我就找你谈判。

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技术物理系的系主任普经在南京军工署当过顾问。

到了德国直奔系主任,希望进入技术物理系学习。

技术物理系主任说:“这个不可能,我们技术物理系是个保密的系,不可能吸收外国人,更不可能吸收女性来学弹道专业。”

何泽慧再次态度强硬:“你可以到我们中国来当我们军工署的顾问,帮我们打日本鬼子。我为了打日本鬼子,到这里来学习这个专业,你为什么不收我呢?”

最终她说服了系主任,成为第一个就读于该学校的外国学生,也是该专业第一个女性。

刚毅勇敢,不卑不亢,这就是一个强大的女性姿态,一个真正的贵族气度。

2

1937年,日本侵华。

当时的钱三强考取了公费留法名额,在巴黎大学学习。

1940年何泽慧获得工程博士学位,继续在德国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

当时中国战火纷飞,她与家人失联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她想到了一个人,正在法国深造的钱三强。

她给七年未见的钱三强写信。因为是战争的特殊时期,信件不能封口,而且信件内容必须限制在25个法语单词之内。

何泽慧思考很久写下25个单词:“你是否还在巴黎,如可能,代我向家中的父母写信报平安。”

收到何泽慧的信件,钱三强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马上给何泽慧写信,他非常谨慎地写下了简短的回信:“我挺好,您放心。”

德法虽隔万里遥,书信架起一座爱情的桥,两人埋藏多年的感情,在乱世年代开始生根发芽。

战火之中的鸿雁传情,让他们的感情层层推进。

一封25个单词的信已经不足以表达对对方的思念,钱三强往往要写好几封信。两年后,32岁的钱三强向31岁的何泽慧写信求婚。

科学家总是追求简洁、精粹,两个科学家的恋爱如此这般。

钱三强的求婚信:“经过长期通信,我向你提出结婚的请求,如能同意,请回信,我将等你一同回国。”

何泽慧落笔简洁有力:“感谢你的爱情,我将对你永远忠诚,等我们见面后一同回国。”

为征得女方家长同意,钱三强写信给何泽慧的姐姐,信里这么说:“我们决定,将我们未来的生活及工作,完全联系在一起。但泽慧有点小孩子脾气,所以由我向您报告我们的决定。”

1946年4月8日,钱三强和何泽慧在巴黎注册结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婚礼当天,钱三强一身毛料西装,干练帅气;何泽慧身着暗红色的中式旗袍,两条长长的辫子垂于腰间。

小居里夫妇也到场见证,送上致辞:亲爱的钱先生,尊敬的何小姐,祝愿你们家庭美满,亲密合作,在科学事业上做出举世振奋的丰硕成果。

两人出身豪门,都是核物理专家,如果说什么是贵族,何泽慧与钱三强就是贵族。

他们一起在居里实验室研究原子核裂变。一待就是一整天,几个月的时间,每天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6年11月22日,何泽慧发现第一个四分裂现象。“四分裂”现象是一万次核裂变反应中才会出现一次。

1947年,夫妻二人正式发表了关于原子核裂变的论文。

当时被媒体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处于事业巅峰的他们知道自己肩负重任,这位刚烈的苏州姑娘内心一直揣着一团火。她忘不了2400多页的《拉贝日记》和照片中日寇南京大屠杀的暴行。

《拉贝日记》原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拉贝日记》原件

她没忘记祖国同胞悲惨、辱没的遭遇。

1948年6月,何泽慧与丈夫钱三强带着襁褓中的儿女,回到阔别11年的祖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选择回到母校清华大学。

何泽慧和钱三强一起扛起重担,筹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重任。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没有人才,穷到没有一件简单仪器。

怀着民族自强自立的爱国主义情操,他们热血喷张,俩人骑着自行车,在废品收购站,在二手旧货店,在垃圾堆里,寻找可以利用五金器材和电子元件。

那个年代的科学家,多少言语都无法描述他们受过的苦,钱三强推荐的都是当时这方面领域的专家学者。

经过几年努力,物理研究所扩大到150人,这是新中国第一支核物理研究队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是女性,又是钱三强的夫人,没有被其他科学家接受,不能进入核心工作之中。

无疑对何泽慧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何泽慧内心相当坦然:“我不怕打击,只要对国家有益处的事,我就做。”

是的,何泽慧同样为中国的核武器,做出了无与伦比的功绩。

她远赴苏联,为了能找到符合我我们国家核能关键的加速器;她完成中子实验工作,为原子弹爆炸提供了必要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近代物理研究所成立(1958年改称原子能研究所)。何泽慧全身心投入到研究所的创建工作中。

她选择制备原子核乳胶作为研究课题,建立我们自己的核实验技术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6年成功研制出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原子核乳胶。

当别人问起如何做到时,何泽慧只是淡淡地说:“每个人都可以发现好些东西,除非你一天到晚不动脑筋。”

然而,他们没能躲过浩劫。

1966年,夫妻俩养猪、扫厕所,却依然心态平和,依然对科学怀着无尽热忱。

三年后,她获批与钱三强去陕西参加劳动。

因为身体弱,她在学校里负责敲钟,仍旧像对待科学实验一样,认真负责,分秒不差,敲钟时间之准,竟可以拿来对表。

她还豁达地说:“这下你们都得听我的了。”

4

1973年,59岁的她,迎来命运转机。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成立,何泽慧担任副所长。

59岁的她依旧拿出百分之百的热情投入工作,在西藏建成世上海拔最高的高山乳胶室,使中国成为能生产核乳胶的少数国家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拔5500米西藏甘巴拉山高山乳胶室(70年代末)

1984年,何泽慧正式退休,卸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职务。

照理来说,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可以休息一下了。然而何泽慧却每天照常上班,退而不休,一门心思扑在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已经90岁高龄的何泽慧带着她的学生,到处参加学术会议。

2004 年,90岁的何泽慧亲自带队,与大家一起乘坐硬卧夜车赶赴临汾。

吃过早餐,何先生二话没说立刻要看实验室。实验室在顶楼,又没有电梯,大家怕她太累,劝她不要去,她沉下脸来:“我是来干什么的!”

仔细查看了实验室环境,她这才放心。安排专人教制作核乳胶后,当晚便乘坐硬卧回到了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是人生的高境界。这样的人在前辈科学家中很是不少。

何泽慧是名门海归出身,穿着比一般老妇人都不如,穿过的鞋打了三层补丁,参加国际会议。

住在中关村上世纪建成的步梯房,墙皮脱落破败不堪,昏暗楼道贴满小广告。

一个20来平的小房间,家具都是20世纪50年代的旧物,不超过一米八的小床,一用就是几十年,堆满屋子的只有一摞摞的书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不到20来平的房子承载了何泽慧和钱三强的许多回忆。科学研究总是枯燥严谨的,但在他们之间却真实有温度。

他们不会说一些浪漫的话语,他们用行动表达出来,含蓄而内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老的钱包是何泽慧一针一线专门为他缝制的。钱包里面的粮票和钱,是他们生活的见证。

当钱老生气闷闷不乐,何泽慧会在他的书桌上面放一张小纸条,写着“不生气”,提醒钱三强要保持一个轻松的心情。

家里挂着一根他们在法国新婚时候自制的温度计,这让这20来平的房子更加有温度。

1992年钱三强去世,先她一步离开了这个世界。

他走了,留给她无尽思念,她仍住在那个小区,家里东西仍保留着钱三强在世时的模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所有的老夫老妻一样,他们把这些生活的点点滴滴收藏起来,把曾经给予对方的关心和爱留在心底。

5

2011年6月20日7时39分,在走完近一个世纪漫漫人生路后,中国的居里夫人,伟大的核物理学家何泽慧,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的背景家世,显赫得无可比拟,她又有精彩的留洋经历,在工作和生活中也取得了世俗意义的成功。可是在她身上没有骄奢,而是朴素到了尘土里。

这位女性前辈是女神吗?

我想,她大概不是女神,因为她根本不需要崇拜者的信仰。她通过知识获得解放,用自身的才能,突破一切社会强加给她的屏障,真正成为了统治“自己”的王者。

她用一生来证明,什么是中国的科学家,什么才是中国式的“贵族精神”。

就像何泽慧先生2006 年,给清华大学的题词——“爱国奋进”。

2017年6月15日,“慧眼”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以卫星的形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中国首颗空间X射线望远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起名“慧眼”不仅寓意中国在太空“独具慧眼”,也是为了纪念伟大的何泽慧院士

“慧眼”正以它深沉的目光注视着宇宙,用温文的眼神守护着我们这些后辈,就像何泽慧先生当年所做的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这就是当之无愧的全民偶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