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次人生大洗牌。刺激的不只是分数,还有人生一大难题——定专业。

今年留守女孩钟芳蓉亲身演绎,把考古专业带进大众视野。

676分,湖南省文科第4名的她,选择了北大考古,一时间,网友众说纷纭:

“这么好的分数浪费了啊,冷门专业,穷人家的孩子被忽悠了。”

“考古辛苦、枯燥、不赚钱,还不好找工作。”

学考古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盗墓的?挖土的?天天风吹日晒?

微博考古学生们纷纷站出来正名:这门技术要学得多了,你根本想象不到。

微博考古专业学生总结学习考古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其实,比起有的不为人知的爆冷专业,考古似乎都算是“热门”了。

b站纪录片《我是XX生》,就专门揭秘了30个被误解的冷门专业。

内衣设计、小龙虾烹饪、遗体修复、陶瓷专业……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

何炅担任旁白,10万条弹幕疯狂涌进,每一秒都让人看到现在的年轻人丰富有趣的生活。

何炅本人,曾经也是这样一个“不务正业”的学生——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毕业,留校任辅导员,转年就加入《快乐大本营》,最后成了我们熟知的主持人、综艺大咖。

那些看似前途未卜的冷门专业,很多质疑来自于外界的不了解和想当然,但本专业的学生,可是乐在其中。

1

我是男生,我学内衣设计

很多人知道服装设计专业,内衣设计方向却鲜有人知。

这个专业里,男生凤毛麟角,他们也要承受更多的指指点点。

万晨冬就是其中之一。

“男生学做女式内衣,是不是变态?”

“做个内衣还成专业了,能穿不就完了?”

设计内衣,市场调研是必须的。

万晨冬有一次逛内衣店,旁边几个大妈直接凑到他身边盯着他看,弄得他十分不好意思,只好放下内衣赶紧离开。

眉清目秀加上一头长发,还让他被人怀疑过性别。

但身经百战之后,万晨冬的专业态度代替了尴尬,他已经可以从容地进出内衣店,挑选内衣款式。

内衣看似就是一块布,但做到真正的舒适却不容易,光是罩杯就有五层,还要经历三十多道工序。

一件好内衣要考虑到人体工程学、人体工效学等多方面因素。

想要贴体,不容许一毫米的误差。

万晨冬要为漫展设计三套服装,融入他的内衣设计。可设计时却有了小意外,内衣做好后尺寸出现些微偏差。

即使不算大错,追求极致的万晨冬却没有将就。

他选择重头再来,通宵赶工,终于重新做出满意的成品,让漫展上的三位coser大放光彩。

在中国,很多人对内衣生产不够重视,观看纪录片后有网友提到,“内衣实体店根本没有底围70以下的内衣,淘宝店罩杯太小,大罩杯的内衣设计又都很丑”。

更糟糕的是,由于不够了解,内衣店售货员会直接测量上围就推荐内衣,然而错误的内衣选择对胸部发育非常不好,也埋下很多健康问题隐患。

万晨东本人也深有同感,在评论区,他亲自回复B站观众,推荐内衣相关书籍。

设计内衣,绝不是马马虎虎,而要基于严格的调研。

能把兴趣贯穿于生活的人生是幸福的,万晨冬自己也说:

“人生当中第一次觉得,有东西在影响我的生命,现在、包括我的未来。”

在自己热爱的事物面前,那些闲言碎语永远无法左右他的人生。

2

烹饪小龙虾,就不是一门功课吗

说起烹饪,人们脑海中都会浮现出“新东方”。

烹饪=厨师,不就是个做饭的,要花多少工夫呢?

喻大双告诉你,没有这么简单。

去年7月份,江汉艺术职业学院第一批小龙虾专业的35名学生毕业。小龙虾专业一下冲上了热搜,有毕业生说自己月薪可以达到8000-10000元。

最开始的喻大双,也正是看中了行业的火爆前景。

想象中,这个专业的学生得天独厚,每周都可以品尝到顶级大师烹饪的小龙虾。

然而,连续吃了一年半小龙虾后,喻大双已经“幸福”到吃不下去了。

反倒是要学习的功课让他秃了头,这个专业的知识出乎意料地多,面临的问题也一点不比其他专业的学生少。

喻大双需要在三年内学会130多道龙虾菜,还要熟练掌握龙虾养殖、营养、管理营销等全方位餐饮行业知识。

用他自己的话形容,就是“穿上厨师服,可以到厨房里工作;换上西装,还可以坐办公室当管理者。”

喻大双做了1000多斤小龙虾,被虾钳伤过数百次,流了不少血。

在学院磨炼几年后,他毕业前早早就被北京一家餐厅挑中,前路有了保证。

毕业散伙饭上,小龙虾专业的几位好哥们一起商量以后开饭店,期待着美好的明天。

江汉艺术职业学院是一所大专院校,喻大双拿到的学历经常会在社会上招人非议。

但他的专业技能是实实在在的,这份热情也不是虚假。

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在一条路上不断精进,优秀其实不分行业。

至于那些“唯学历论”、“唯知识论”的看客,就走自己的路,随他们说去吧。

3

殡仪师的路,比你想象得更沉重

有些专业需要更多努力,有些学科则需要超凡的勇气。

殡仪师,旁人看来,是一群整日与死亡打交道,阴森可怖的人。

但其实,他们比你想象得更有温度。

武汉民政职业学院,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专业的教室里,女生蔡亦正在忙着手下的工作。

她选择的是防腐整容方向,每天要为形形色色的遗体进行修复、缝合、美容。

一个女生选择殡仪行业,更需要巨大的勇气。

每接触一具遗体,都是对胆量和技术的双重考验。

除了正常死亡之外,蔡亦经常会遇到因坠楼、车祸、溺水等离世的特殊遗体,她必须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

这样的遗体对技术的要求也极大,需要熟练掌握解剖学、病理学、防腐学等多种知识,才能保证修复得体。

从事这门行业,蔡亦一点也不马虎。为了提高技术,她一直在殡仪馆实习。

每次有法医过来尸检,她都会在旁边观察学习,帮法医打打下手,抓紧机会锻炼。

殡葬专业是冷门中的冷门,全国只有五所院校开设,每年毕业生不超过600人。即使就业率一直是百分之百,也很少有人会考虑。

能在这个专业里坚持下去,不光要勇气,还要有信念。

蔡亦每天与死亡接触,学到的不只是技能,还有对生命新的认识。

有一次,她给一位去世的老爷爷化妆,当他的老伴看到他的样子时,很感慨地说了一句,“你长得真的很帅”。

蔡亦也很动容,这就是她选择这个专业的目的:让逝者安息,给生者安慰。

他们秉持着自己的专业精神,在旁人不理解的目光中完成这些必须要有人来做的事。

就像《入殓师》中的那句台词:

对待死亡,她们充满虔诚和敬畏。这些同学活在偏见里,却时刻在努力打破偏见。

4

不是金子专业,也在发光

不光是这些小众爆冷专业,还有更多不被看好、“没有前途”的学科也在承受着旁人的冷眼。

2019年志愿填报,理科类最抢手TOP3的专业是物理学类、经济类、金融类,文科类则是国际政治类、经济学类和社会学类。

大众眼中,那些就业率高、未来人才市场抢手的热门专业才是孩子最好的归宿。

热门专业,逃不过计算机、金融、医学、法学、土木、电子信息。

除此以外,其他累死累活、毕业后还面临就业困难的专业,就成了避之唯恐不及的“天坑”。

网上流传过一段“选专业黄金定律”:“生化环材四天坑,地海农很辛苦,穷搞IT富金融,医学法学最稳定。”

微博网友吐槽“四大天坑专业”

那些误入天坑或爆冷专业的人,在他人惋惜的目光中,好像“一步踏错终生错”。

但是,他们百花齐放,选择走人迹罕至的路。

不管什么专业的学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个世界。

北京大学拍摄的一则微电影《星空日记》,戳中了那些负重前行的人。

小时候,主人公的梦想是摘星星,想学天文学,却因现实原因一次次失之交臂。

从辅修天文专业,到毕业设计,他总是一点点努力,离自己想学的专业更近一点。

天文专业或许不赚钱,不能应对现实而来的经济困难,但总会有这样一些旁人看起来或许奇葩的人,义无反顾地走上小路,像主人公所说:

“不是现实撑起了梦想,而是梦想支撑了你的现实。”

北大考古专业引爆热搜后,钟芳蓉的偶像,“敦煌女儿”樊锦诗给女孩寄来自己的口述自传:

1958年,她也是这样走入考古专业,毕业后奔赴敦煌,守候莫高窟57年。

樊锦诗先生本人也写信鼓励女孩“不忘初心、坚持理想”。

女孩回信写到:“希望能追随您的脚步,选择为考古献身,也希望找到心灵的归处。”

就像纪录片中呈现的一样,制片人解释《我是XX生》的名字时说:

“没有一个词能够代表这一代年轻人在专业选择上的多元性,干脆用‘XX’来替代,它存在各种各样的可能性。”

不同的领域没有定式,那些心怀理想努力生活的人,正因他们的与众不同,世界才如此多元。

任何一个专业都有自己的魅力,任何一个追寻热爱的人,都不该被指指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