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响水镇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围绕农村产业、人居环境、精神文明、生活富裕、社会治理等工作,为乡镇振兴发展助力。

转变思想培育特色富民产业

“发展靠产业,转变靠思想。”响水镇党委书记刘树元接受采访时说:“产业是发展的核心,思想是转变的关键。离开了产业谈发展是空谈,离开了思想抓转变是空转。”近年来,该镇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集中力量破解发展难题,转变思想求突破,有效强化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融合,落实乡村振兴发展战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巩固提升传统产业

因地制宜扩大蔬菜种植面积,真正成为长春市的 “菜篮子”。引导农民壮大棚膜产业,延长生产季节,增加收入。全镇现有大棚3365栋650公顷,露地蔬菜817公顷,年产蔬菜25万吨,实现产值3.2亿元,纯收入达1.2亿元。鼓励产业集群发展,帮助村民拓展销售渠道。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鼓励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支持玉米、大豆、蔬菜等加工企业发展,确保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地域优势,探索发展新产业,

帮助群众持续增收致富

结合各村实际,引导发展规模性棚膜新产业。湾龙村棚膜生态园百亩棚膜产业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占地300亩。计划建设4.6万平方米温室(42栋日光标准温室、两栋大型智能温室),投入资金3000万元;种植品种由传统蔬菜向精、细、特蔬菜品种方向发展;推广温室栽培附加值更高的花卉百合、玫瑰、非洲菊等。项目全部建成后,预期效益可实现产值2亿元,为农户带来纯收入1.5亿元。截至目前,42栋日光标准温室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产业融合拉长产业链

按照“基在农业、惠在农村、利在农民”的总体要求,加大土地流转力度,鼓励农业合作社、发包个体户发展农业。根据省、市规划布局,依托长春公主岭同城化部署,配合长春国家区域创新中心拓展区建设,主导医疗、IT和汽车零部件产业。支持现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引进国内实力客商到响水创办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从产地加工到销售的流水线模式发展,并且解决部分农民就业;加强电商培训,做大做强镇、村电商平台,通过农村淘宝帮助农民网上销售农产品,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

改善环境建设生态宜居乡村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响水镇以建设宜居城镇为支撑,大力推进村庄环境卫生整治、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努力建设宜居、宜业的新型城镇。几年来,共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对城镇街路、人行步道、雨污分流、绿化美化、农贸市场进行了全面提升改造,2019年完成了国家卫生镇创建,城镇开发建设日新月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强村庄整治,建设宜居环境

做好集镇功能区规划和村庄规划,立足于培育、发展现代农业,打造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开展人居环境治理,以农村环境治理“创建文明城”为契机,结合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加强农村各项常规污染问题综合治理。开展“六清”、“六化”环境整治活动,积极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规范养殖户建设标准的储粪、储尿池,加强垃圾“三个统一”管理落实,做到垃圾日清日运,确保村庄环境干净整洁,实现了环境卫生“持续发力清根见底,房前屋后不留死角”的洁净镇村环境。

响水镇各村负责人表示,通过开展多次人居环境整治和各种会议的宣传,各村的环境卫生有很大改善,群众爱护环境的意识增强了,能够互相监督,自觉维护良好的生活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强化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加大统筹力度,整合文化资源,完善公共文化体系。今年以来,新建村级文化广场1个,全镇现有健身设施齐全文化广场20个;加大公共文化建设和公共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使乡村公共文化建设步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培育乡村精神文化建设主体

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挥乡村党员干部、乡贤、道德模范的带头作用,制定通俗易懂的“三字经”乡规民约,广泛宣传,使村民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接受、认同,并自觉遵守。

凤凰坨村志愿者表示,自从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以来,各类工作都好开展了,帮助群众解决了不少实际困难,群众满意度也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