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五常,白眉最良",是东汉末年襄阳一带的谚语,指的是马良、马谡五兄弟。他们的表字中都有一个"常"字,马良字季常,马谡字幼常。从表字上来看,马良和马谡大概是老四和老五。刘备领荆州牧的时候,辟请马良和马谡为州从事。其他"三常"连个名字都没有留下,估计是没有为刘备服务。那么马良和马谡在历史上的形象是怎样的呢?对蜀汉有过哪些贡献呢。下面小编就来介绍这两个人物。

"白眉最良"的马良

"白眉最良"的马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良的眉毛中间有白毛,所谓的"白眉最良"说的就是马良了。哥儿五个里他最优秀。虽然这句谚语比较有名气,很多人也确实认为马良的才能要超过马谡。但是马良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却有些低,不知道干过什么事。总体上来说,马良的才能大多还是体现于政治和外交方面,而且体现得也不十分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良早先是荆州州从事,建安十六年到建安十九年(即公元211年到214年)刘备花费三年时间消灭刘璋占领巴蜀,第一批入川人物和第二批入川人物中都没有他,一直留在荆州。中间雒城被攻陷的时候,离攻克成都也就一步之遥。马良给诸葛亮写信,让诸葛亮因地制宜地选拔贤才,有条不紊地处理政事。虽然这些话是没有什么问题,不过基本上还是一堆空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备辟马良为左将军掾,从地方官系统转到左将军府,也是从荆州调入刘备的政治中心成都,不知道是否有《与诸葛亮书》的影响。后来马良出使江东集团,孙权的态度是"敬待之"。然而孙权与马良的关系远不如与费祎、邓芝、宗预这些曾经的使者那样深厚,而且似乎也没有缓解孙、刘两家之间的矛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编认为马良在蜀汉做出的最大的贡献,或者说最明显的贡献,应该还是在"夷陵之战"的时候,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孙权偷袭荆州杀死关羽,这个仇对于刘备来说是不能不报。无论是出于为关羽报仇,还是照顾荆州派系的心情,又或者是夺回荆州南郡,这场战争是一定要打。在蜀汉章武元年(即公元221年),刘备发动对东吴的战争,就是被称为"三国三大战役"之一的"夷陵之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夷陵之战"不是本文主要讨论的地方,刘备和陆逊、孙桓在猇亭、夷道的正面战场按下不说,单说马良。刘备连营的原因是他被陆逊大军堵住了,不过一些小道还是可以通往荆州南部地区。佷山与武陵郡有道路连通,马良受到刘备的命令到武陵郡联络反抗孙氏统治的五溪蛮,在荆州南部开辟了另外一个战场。

从《三国志·吴书·步骘传》的记载来看,马良至少煽动武陵郡、零陵郡、桂阳郡三郡的叛乱。之所以没有北上配合刘备夹击陆逊,大概是因为步骘的一万交州义士的牵制。不过反过来也可以说马良在荆州南部的军事活动牵制了这一万东吴士兵,让他们不敢投入到正面战争中。最后刘备在夷陵惨败,马良也死于这场战争当中。

夸夸其谈的马谡

夸夸其谈的马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谡的名气和存在感大概要强于"最良"的马良,因为他身上存在相当大的争议,有争议就有讨论度,有讨论度就有热度。有人说马谡是一个优秀的谋士,甚至可以和曹操集团的郭嘉对标,可惜活到了犯错误的时候;有人说马谡是一个废物点心,只会纸上谈兵,和赵括差不了太多。那么马谡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谡也是荆州从事,跟随刘备第一批入川,做过绵竹令、成都令、越隽太守。《三国志》评价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这就很合诸葛亮的胃口。都是荆州人,都是主战派,还是青年才俊。刘备在临死之前嘱咐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能大用。诸葛亮没听刘备的话,还是以马谡为参军,经常谈论一些军国大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蜀汉建兴三年(即公元225年),诸葛亮终于决定对南中地区的叛乱用兵。临走之前诸葛亮向马谡问计,马谡回答南中地区既偏僻,又不服从蜀汉统治。你要么把南中人全杀光,要么攻心为上,以德服人。前者明显是不现实,所以应该采取后者。诸葛亮听从了马谡的话,《襄阳记》记载是"故终亮之世,南方不敢复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决掉南中叛乱之后,诸葛亮开始蜀汉的北伐事业。第一次北伐的时候,由于事发突然,打了曹魏一个措手不及。当时曹真的军队被赵云、邓芝的疑兵牵制在关中;诸葛亮在陇右地区割草;马谡率领大军堵住街亭,阻止张郃的援军进入陇右。在决定谁去守街亭之前,蜀汉是有很多种子选手的,像魏延、吴懿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将。诸葛亮一意孤行,把这个任务交给马谡,既是磨练马谡,也算是给他一个立功升迁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马谡这场战役打得稀烂。马谡舍水上山,直接让张郃切断水源。蜀汉军队士气衰弱,和张郃一碰就碎。马谡还当了逃兵。多亏王平率领一支部队当疑兵,遏制张郃的攻势,才避免更大的损失。可是即便如此,马谡在"街亭之战"的糟糕表现还是让诸葛亮一伐中取得的成果完全丧失,断送蜀汉复兴的最大的希望。战后诸葛亮坚持处死马谡,而表现优秀的王平则被拔擢,后来成为蜀汉的一代名将。

马良与马谡的对比

马良与马谡的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良和马谡相比较的话,可能还是马良更加优秀一些。小编虽然不认为马良的《与诸葛亮书》或者出使孙权有什么太大的作用,但是在"夷陵之战"中煽动武陵蛮与步骘对抗的表现还是颇为亮眼。马良凭借自己的交际能力和军事能力,几乎已经控制整个荆州南部。如果不是步骘的牵制,马良就可以迂回到陆逊的后方,这样一来"夷陵之战"的胜负会出现更加复杂的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马谡的表现就比较平凡甚至低劣。首先从诸葛亮南征的攻心计策上来说,马谡仅仅是提出攻心为上,也没有具体的计划,和郭嘉的"十胜十败论"有点类似,都是空谈而已;另外《襄阳记》中"南方不敢复反"的说法完全是给马谡美化。事实上在诸葛亮南征之后,南中地区又发生此起彼伏的叛乱,凭借李恢、张翼、马忠、张嶷等人的武力镇压和政治安抚下才保证南中无虞,二者缺一不可。马谡提出的攻心之计也带着浓重的书生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的"街亭之战"更是让马谡在军事上的稚嫩表现得淋漓尽致。马谡不借助城池的防御上的优势,把维持军队命脉的水源拱手相让,让张郃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街亭,打通到陇右的通道。诸葛亮一伐本来优势非常明显,唯一的错误就是任用马谡镇守要地街亭,也正是这个错误葬送了整个战役。所以刘备评价马谡言过其实,也是具有很敏锐的眼光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襄阳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