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过后,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的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迎来丰收季,种植户忙着收割、加工制种水稻,供应市场。农民用辛勤劳动换来硕果累累,用点滴汗水换来丰收喜悦。

据了解,岑巩县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已有40余年历史。近年来,岑巩县采取加大政策扶持和技术培训等措施,不断完善水利、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杂交水稻制种产业从过去的“靠天吃饭”到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该县目前常年种植面积4万余亩,每年可向市场提供优质水稻良种800万公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5月7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农民在秧田里拔秧苗。(无人机照片)CICPHOTO/蔡兴文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5月7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农民在秧田里搬运秧苗。CICPHOTO/蔡兴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7月23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农民利用绳索对杂交水稻进行人工授粉。(无人机照片)CICPHOTO/蔡兴文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7月23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农民利用绳索对杂交水稻进行人工授粉。(无人机照片)CICPHOTO/蔡兴文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7月23日拍摄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一角。(无人机照片)CICPHOTO/蔡兴文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8月10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工人在收割制种水稻。(无人机照片)CICPHOTO/蔡兴文 摄

↑2020年8月10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思旸镇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农户在查看收割的制种水稻。CICPHOTO/蔡兴文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8月10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思旸镇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工人在装运制种水稻。CICPHOTO/蔡兴文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8月10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思旸镇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工人在装运制种水稻。CICPHOTO/蔡兴文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8月10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新兴城区一家加工厂,工人对准备烘干的制种水稻进行整理。CICPHOTO/蔡兴文 摄

编辑:张雪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