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发布通知提醒,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警惕招生骗局,切勿上了虚假大学的当。这并非教育局今年首次发声,自高考结束后,各大官方组织包括媒体平台,都走在科普打假第一线,为考生保驾护航。毕竟每年这个时候都是诈骗高发期,本应是梦想翱翔的起点,却成为一些考生乃至整个家庭噩梦的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样的考生最容易被骗子盯上,成为他们眼中待宰的肥羊呢?每年有被鲜花和掌声簇拥的高分考生,也就有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这些没有拿到好成绩,甚至是考了低分与高校无缘的孩子,包括他们的家庭,都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遇到跟院校录取相关的信息,就容易慌了神失去理智,这就给了骗子可乘之机。除此外,信息不对等、缺乏志愿填报经验、骗子套路多等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悲剧的发生。

今天我们整理了最易中招的五大招生骗局,来帮助大家精准破局。如果你遇到过同样的情况,可在评论区交流防骗经验,也欢迎将这篇文章转发出去,让更多的人免遭诈骗陷阱之苦!

1、 用虚假录取通知书骗走学费

收到了录取通知书是件值得祝贺的事,但如果是收到好几份呢?按照正常的国内高考录取程序,通常只会收到一份通知书,而且是你在志愿填报系统里填写提交过的院校如果你收到的通知书上的名字是系统里没填过的,那么一定是假的。确认所属院校确实是自己填写过的,也还不能排除被伪造的可能。骗子们通常会在假通知书里附上学费缴纳渠道,欺骗你将钱打入他们的银行账号。

正确的应对方式:在收到通知书后,登录本省考试院官网,查询自己的录取状态,确认无误后再查看院校官网信息,了解开学时间和学费缴纳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就读虚假大学浪费青春

我们在之前发布过“野鸡大学”打假相关文章,常见形式和解决办法都有一一列出,大家可以进行回顾。总的来说,虚假大学没有正常师资、没有良好环境、没有正规文凭,一旦就读完全是白白浪费青春,想要鉴别此类大学可以通过查询报考代码、IP、域名等方法完成。其实,如果正常通过志愿填报系统进行整个程序,是不会中骗子的招的,因为系统会进行审核,虚假大学没有报考代码,无法进行提交。一些考生和家长怀着侥幸心理,他们未必不知道这些大学是不正规的,但因为自身分数限制,想着能有个大学上就好了,才选择性相信了骗子的话。这种想法必须坚决摒弃,付出四年青春,换来竹篮打水一场空,连个文凭都没有,仅仅为了“大学生”的脸面,真的不值得!

3、真假名校生,学籍大不同

几年前发生过这样一起案件,几名学生称自己在武汉大学就读,毕业后却无法获得毕业证,经调查后发现,这其实是场招生诈骗。骗子锁定分数较低的考生作为目标,宣称可以通过关系让他们进入名校就读,但需要收取额外费用。就这样,这几名同学顺利进入高校,平时吃住学习都跟普通同学无异,但在毕业时才发现自己竟然连学籍都没有!这并非独立个案,这些年来已经发生过好几起,骗子混淆“全日制普通本科”“成人教育”等办学形式,冒充正常招生来吸引考生,而高校每年都有一些“插班生”、“旁听生”“外校合作生”等非本校学生,所以对这些通过非正常渠道进来的学生无从辨认。再次强调大家一定要通过院校官网获取正确信息,并且反复确认自己的录取信息是否合规。

4、送上门的钱要加倍谨慎

每到高考出分后,大家都会刷到各种各样高分考生获得奖励的新闻,但有时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并不是那么好啃的。经常会有骗子冒充成高校或者教育部工作人员,以发放助学金为由联系上考生或家长,获取对方信任。受害人在所谓“工作人员”指导下完成一系列操作,最后发现领取前还要预缴纳费用,由于对正常助学金发放流程不了解,还是将钱打了过去,这时候“工作人员”早已无影无踪。有些高校或者教育局确实会提供助学金、奖学金,但都有正规流程,不会收取额外费用,遇到这种情况,大家一定要核实对方身份,并且了解清楚院校或当地的奖金发放政策。

5、一味买买买,上了智商税

分数不够钱来凑,这是很多受骗考生和家长的共同想法。为了前途花点钱不算什么,于是看到“内部指标”“补录坑位”“改分神器”这些看似诱人的东西,就好像来到了购物狂欢节,只顾着买买买,却忽略了合理性。骗子就是利用了考生和家长想钻漏洞的心理,骗取到大额钱财。记住,高考没有捷径,一切以官方为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数据时代,骗子有很多渠道能获取到公民的具体信息,以骗取受害人信任。特别是在高校录取的关键时刻,在受到信息轰炸时,考生和家长更容易失去判断能力。再遇到这五种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认清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