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大城市打拼并不是为了在最繁华的地段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越来越多的人更喜欢在离市中心的郊区、用自己的积蓄买一套房子。

房子自古以来都是中国人逃不掉的话题,是安身之处,有了自己的房子,灵魂才有了归属感。

现在房价飞涨,已经超越了工资的增长速度,很多人奋斗一辈子也未必能拥有自己的房子。高额的房价让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很多时候,看着林立的高楼大厦,喧嚣的城市,感到无尽的压迫,想留却留不住的无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很多人想像美国人一样把家搬到郊区去,郊区也属于城市的一部分,虽然比较偏远,但却拥有宁静的环境,清新的空气,宽松的氛围。更重要的是,房价更让人承受得住。

其实,市区也没有大众所认为的那样好,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已经趋于饱和状态,短期内也不会有大的土地变动,看似很发达,其实进步的空间并不是太大。

而郊区,正因为开发得较晚,其中蕴含的发展潜力也更大。那里充斥着无限的土地和商业先机,一旦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合理的规划,郊区也可以变成新城区。

繁重的压力

古人云:“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城市固然有着丰富的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得到任何想要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市的人际关系相较乡镇要复杂得多,因为利益的冲突,人与人之间隔着物质的阻拦,强大的竞争让人只要一停下奔跑,就会被城市所抛弃。很多人都被复杂的人际关系打压得不成样子。

不少人表示,自己或多或少有点心理上的疾病,更有甚者患上严重的社交恐惧症。看着平时与大众并无差异,内心却承受着难以想象的痛苦。

失眠问题更是繁重压力下的又一大心理问题,不少人成为失眠的常客,在一个又一个凌晨中独自一人面对难熬的夜晚。

最令人心痛的一句话,来自城市最伟大的建设者们:“看着那些美丽又雄伟的壮观建筑们,可他们只负责建设,自己却很难拥有自己的一个家。”

建设工人居住在城市最不能想象的地方,有的是地下室,有的是平房,更有的居无定所,过着流浪漂泊的生活。听起来很讽刺,但现实这样的一幕并不少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阶层的割裂

《北京折叠》一书形象描绘了如今城市的现状,阶层的割裂趋势让人们深深陷入焦虑之中,毕生的积蓄也赢不了城市的现实。

很多人,为了自己的梦想,选择远离家乡,来到陌生具有包容性的大城市,但真正能留在那个城市的人只占少数。

一个城市中,车站是最具有生活气息的。每天有无数的新生代背着行囊,充满着斗志来到大城市,又有很多人带着自己漂泊已久的行李,准备回到家乡向现实妥协。

这座梦想的城市很大,大到可以接受任何人的梦想;但是也很小,小到很难容下一个漂泊者郊区的新起,给了很多人新生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我们的认知与行为不一致时,便会导致内心的不平衡,在心理学上叫做认知失调。失调得不到合理的平衡,会让人陷入无尽的焦虑感和痛苦。

此时,大脑机制会自动启动,通过改变我们的认知,或者改变行为,去调整两者的关系,从而更加适应。

但在现实中,行为是自发的或者是受环境所约束的,很难改变,所以大部分时候,我们只能通过改变思想来获得心理的平衡。

当我们发现在这个大城市很难安身立命时,那种无力感是很压抑人心的,但现实确实改变不了,只好通过在郊区买房,改变自己非要留在城市的认知。

多想想留在郊区的美好,不妨是与内心的自己和解,接受这个现实,也接受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其过着压抑不快乐的房奴生活,不如自己选择自己喜欢城市的郊区生活,让灵魂找到合适的栖息地,也是为梦想插上飞的翅膀。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Social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