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厅消毒

牡丹区大黄集镇马府村中年妇女李翠阁,收养照料一孤寡老人,让93岁的老太太颐养天年膝下承欢,爱心义举感动乡邻。为了弘扬这一美德,大黄集镇党委政府奖励给她一个稳定的工作岗位。

替公公尽孝,她把远门奶奶照顾得很周到

李翠阁的公公有个远门堂婶叫史玉兰,终身未育,丈夫于2005年去世。失去亲人的痛苦加上年岁已高,史玉兰整天大门紧闭,偶尔在大门口待一会也是扣着手指孤言寡语。

史玉兰闷闷不乐的样子被李翠阁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了让老人不太孤单,她有事没事总是去老人家中串门与她聊天。发现老人一日三餐很没规律时,简直就是凑合,她就劝老人去她家吃饭。老人不去,她就软缠硬磨换个法说让老人帮着烧锅,老人家才答应去了。“合锅”以后,“堂奶奶”变成了“亲奶奶”。

史玉兰虽说听力下降了不少可仍然爱听老戏,平日听电视上的戏李翠阁怕她听起来费力,总是把音量放得很高,有时在街上都能听到她家的电视声。

史玉兰只有娘家一门亲戚,按常理,高龄闺女回娘家的次数很少,可为了让奶奶换一下环境,李翠阁每隔些时日总是用三轮车带奶奶回娘家——7公里远的孙刘庄村。这对祖孙的小车行驶在孙刘庄村的大街上,那些舅姥娘舅姥爷们迎了一道街。

这两年,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村居环境治理等让农村面貌有了很大改变,史玉兰很想出去看看。李翠阁就骑着电动车带她逛游镇内的村庄。

史玉兰看后说:“自己能活到现在真是赶上了好时侯!”

根据史玉兰的情况,镇里把她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李翠阁的公公成了她的监护人。可他也已是78岁的老人了,且妻子早在10年前就去世,多有不便。他逢人就说,其实,这是儿媳在替他尽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敬老院来了新炊事员

今年5月,大黄集镇敬老院实行医养一体改革,对食堂进行了改善和提升,炊事员要持证上岗。

敬老院炊事员在岗时间非常严,几十个院民一日三餐必须定时且保质保量,可这个岗位月工资只有1400元,几个人一看这待遇都不太感兴趣。

敬老院负责人把这一情况反映到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喊来敬老院老院长、现任院长一合计,想到了马府村村民李翠阁。

李翠阁因在一个孤寡老人面前大献爱心,获得“山东好人”、“菏泽市道德模范”、牡丹区“四德模范”、大黄集镇“好媳妇”等荣誉称号。她各方面条件都符合要求,所在的村子距敬老院不到一公里,便于工作。

得知是领导指认的,她爽快地应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把敬老院老人当亲人

在试用期3个月里,李翠阁把敬老院的老人当亲人,把岗位当成了家。

在伺候好老人生活的同时,见缝插针或帮那些老人洗床单或叠被子。

李翠阁能歌善舞,是镇文化站培养的群众文化骨干力量,在当地有“夜莺姐”的雅号。

忙完一切活,她就给那些老人唱歌唱戏,说这样既让老人开心,自己也能练一下嗓子。因她唱的歌曲大多是镇里的人、镇里的事,老人感到很亲切。

有时候,有的老人想听传统戏,可敬老院没这个条件,李翠阁就打开自己的手机流量让老人围起来听,老人们很喜欢。

因表现较好,试用期满后,敬老院每月为她增加了200元工资,激发了李翠阁的工作热情。

工作之余,李翠阁在院里的空闲区域翻地打畦,撒种上季节菜,桃树初果期整枝打杈,为过于茂密的石榴疏果剪技。

最费心的是葡萄,敬老院里搭了两架葡萄廊,眼看到了成熟期,却招来太多鸟类。

于是,她发动老人们坐在葡萄架下聊天。这样一来,老人们又乘了凉,又驱赶了鸟儿。成熟的葡萄保住了,她把摘下的葡萄分发给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