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高汝敏 东营报道

崔建光是东营市委统战部副县级干部,2019年7月,崔建光参加山东省委“万名干部下基层”工作,担任垦利区黄河口镇乡村振兴服务队队长、于林村“第一书记”。 崔建光驻村以来,协调资金修葺了村党员活动室,建设了黄河口水稻研究中心示范基地,推广耐盐碱新型水稻;联系企业出资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村民收入切实提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规模种植鼓腰包 脱贫致富新征程

于林村是省定贫困村,村内集体收入少,过去绝大多数村民都以传统农作物棉花、玉米、小麦种植为主,收入极不稳定。“这几年,村里集体发展水稻规模种植产业,老百姓的收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不容乐观。我到村里以后经过入户走访调研,全面了解了村里的实际情况,就开始想办法怎么把水稻产业做大做强,怎么把村集体经济搞上去,怎么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崔建光说道,“经过与村两委的多次讨论、反复论证,结合镇里、村内实情,决定以合作社为载体发展壮大自己的产业,实行股权分置,让群众尝到抱团发展的甜头,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崔建光争取帮扶资金270万元实施丰硕合作社水稻综合加工项目,帮助于林村实现年度分红65.31万元,村民每股分红1000多元,集体经济收入21万元,真正把水稻做成了群众实现全面小康的致富产业。“产业发展起来了,但是没有品牌就没有影响力,我们的大米还是初级产品,要突出产品竞争力,就要依托地域品牌公司,打响黄河口名片,我们通过强强联合建立了线上线下双向交易平台,依托农产品晾晒仓储开展有偿服务,实现群众及村集体持续增收。”崔建光告诉记者。

借势借力上层次 振兴产业增效益

经过与垦利区政府、黄河口镇政府和于林村两委沟通,崔建光觉得不能局限在目前状态,要在质量、档次、规模上下功夫,拉长产业链条,培育自己的大米品牌,提升于林大米的影响力。经过协调,崔建光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青岛农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滨州学院等大学的农业专家学者到于林村调研指导,从水稻种植技术、品种选择、经营模式和增加附加值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并介绍推广了适合黄河口种植的耐盐香型水稻新品种和种植技术,开展了盐碱地土壤改良试验,探索共建新型水稻种植示范基地及盐碱地改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林村毗邻黄河三角形国家自然保护区,借助这一区位优势,崔建光积极探索发展乡村旅游的新路子,深度挖掘万亩稻田、黄河堤坝、藕池坑塘、乡村民宿等现有资源的旅游功能,配套餐饮、游乐等设施设备,实现黄河入海口旅游项目一票通,打造集农事劳动体验、田园风光游览、野外环境锻炼等内容于一体的青少年研学基地,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实现由单一产业做大到多个产业开花的延伸。

疫情面前显本色 用心用情解民忧

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崔建光带领服务队队员主动放弃春节休假,第一时间到岗到位,迅速成立了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采取“地毯式”摸排,实施“封闭式”管理,值守在村庄路口疫情防控一线,以严之又严、细之又细的态度,通过大喇叭播报、微信群提醒、宣传单告知、小册子普及等方式,向群众宣传疫情防控政策知识和各地疫情动态,扎扎实实把联防联控措施落实落地落细,切实做到“零死角、零盲区、零疏漏”,全面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崔建光还带领队员积极协调群众急需的消毒液、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资,共协调84消毒原液4200斤、浓度75%酒精100斤、无人机14架次、防控口罩950个、手套80副、消杀设备20多件,组织捐款7200元,为一线值守人员和困难群众送去鸡蛋、方便面、火腿肠、牛奶、蔬菜等生活物资300多件。同时,崔建光指导队员借助融媒体优势,通过单位团购、微信群接龙订购、周边村群众认购、农产品爱心车队等方式,帮助销售蔬菜3万多斤、苹果5万多斤、鸡蛋和鹅蛋1万多斤,积极解决农产品滞销难题,切实维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

统一战线助力脱贫攻坚 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

崔建光到村里担任第一书记以来,充分发挥统战优势,助力贫困村脱贫,探索出了一条统一战线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模式。

“我到于林村以来,先是协调资金6万元把村党员活动室修葺一新,又协调投资8万元与青岛农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滨州学院合作建设黄河口水稻研究中心示范基地,推广耐盐碱新型水稻。这是都是统战部门发力,助力于林村脱贫攻坚。”崔建光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崔建光积极协调企业,做好“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工作,争取整合垦利金浩物流公司帮扶40万元,加上省市扶贫资金30万元共同建设了90KW分布式光伏电站,每年可为村里带来12万元的“阳光收益”,进一步拓宽了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农工党山东省委在村里设立‘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基地’,为贫困户免费义诊和远程治疗;东营市佛教协会为贫困户捐助了2400斤大米。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发挥统战优势,汇聚统一战线各方力量,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上展现统战的担当和作为。”

责编:鲍梓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