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月4日,满族文化网发文章《满洲人为何在历史上从没有发生过起义?》,当时文章认为满洲历史上没有发生过起义者或是反叛者。

后有朋友提出有一位反叛者,就是蒲鲜万奴。仔细一想,满洲历史上还真是有这唯一的一位反叛者,反叛了自己祖国大金,自立为帝并建国。起义和反叛,是同一事件的不同称呼,按照政治正确的观点,是起义。但旧有王朝来说,就是反叛。

历史学家对建立东夏国蒲鲜万奴的历史评价现在基本分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认为,蒲鲜万奴建立东夏国,是对大金的背叛和分裂,对历史是负面作用。这也是传统看法,所以在正统的《金史》、《元史》里都没给他列传,这也是导致有关他的史料比较少的原因。

另一种则给与蒲鲜万奴正面评价,认为他成立东夏国,保存了女真实力,为以后的女真即满洲的再次崛起打下基础。这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一种观点。

历史的长河,几十年都是非常短暂的一幕,如慕容鲜卑建立的五燕,时间不长,所以教科书中提的非常少。正因为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刻画一个人物慕容复,因为他是大燕复国主义者,一心想恢复祖先的荣光。通过小说,人们加深认识了慕容鲜卑建立的五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为蒲鲜万奴历史上曾建立大真国和东夏国,因为时间很短,所以历史存在感不强,类似慕容鲜卑建立的五燕,很少为人关注。网络上流行的小说《盗墓笔记》,小说是根据一些民间传说,描写了东夏皇帝蒲鲜万奴的神秘九龙抬尸棺。

传说蒲鲜万奴的棺材外雕刻九条龙,这九条龙似乎合力捧他上天一样。棺材正八角形,类似象征后来满洲八旗的八角亭的形状一样,每个角有一条龙支撑,八龙又被一条龙给环绕起到稳定的作用。

这九条龙的形状与中原龙不同,是满洲龙,如野猪嘴和狗形是身子等。龙足是蜈蚣的百足脚,棺材四周都有毒性很烈的虫子,来保护棺材。蒲鲜万奴的棺材安葬在长白山的深山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金朝晚期,蒙古兴起,金宣宗避蒙古的锋芒,宣宗南渡,不回老家,而相反迁都到南部的开封。金宣宗早忘了自己满洲老家,就想享乐在中原,认为南宋不足惧,在蒙古那里丢的土地,从南宋身上找。

这时候蒲鲜万奴担任驻守在满洲地区将领,因为金朝燕云之地已经沦陷于蒙古铁骑,与金朝中央失去直接联系。虽然满洲地区一部分守将还是忠于金朝,但蒲鲜万奴要背叛金朝,自立建国。

当时蒲鲜万奴担任大金国的辽东宣抚使,金宣宗命他讨伐契丹叛将耶律留哥,但蒲鲜万奴没能打败耶律留哥,蒲鲜万奴一想,干脆自己立国。

1215年,蒲鲜万奴以东京(今辽宁辽阳)为根据地,继而占领了咸平(今辽宁开原老城镇)、沈州(今辽宁沈阳)等地,之后进攻婆速府路(今辽宁丹东)、上京城(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等地,之后在当年农历10月自立为天王,国号大真,年号天泰。这大真,就是广大女真民族之意。契丹和女真的简称都是第二个,契丹简称丹,灭渤海国后东丹国,东丹就是东部的契丹之意思。蒲鲜万奴建立大真国的真,就是指女真。

而耶律留哥也在前二年1213年,自立为王,恢复辽国,史称东辽。

1216年十月,蒙古木华黎率领蒙古军队进入满洲,蒲鲜万奴自知无力对抗,投降蒙古。蒙古军退后,又叛蒙古自立,东徙曷懒路(今吉林与朝鲜交界处),建国号东夏,自称皇帝。

那么他为何又确定国号为东夏国呢?有的人为此怀疑他是党项人,因为党项人建西夏国,他建立的国家是在延续西夏国,因为在东边而叫东夏国。而党项人建立西夏国的皇族是拓跋氏,拓跋氏是鲜卑建立北魏帝国的皇族。

那么蒲鲜万奴是鲜卑人吗?有这可能性,因为确实有很多鲜卑后裔进入满族,如锡伯族和满族是共同语言民族,而且很多姓氏是共同的,锡伯族认为锡伯就是鲜卑音转,是鲜卑后裔,那么满洲族的相当一部分也是鲜卑后裔。但目前认为蒲鲜万奴是鲜卑人尚没有历史资料支持,因为历史上也没说清为何改国号东夏,所以有学者有这方面的猜测。

当然还有一说,东夏国为东真国的误写,东真的真还是女真,东或许的蒙古方面的称呼,其自称应该一直是大真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蒙古军队和契丹耶律留哥的势力,蒲鲜万奴是都打不过,但也不能说他老打败仗,因为他能打赢高丽,一直让高丽向他进贡。他对蒙古是叛服不定,蒙古来了就投降,蒙古军队走了,他就又闹独立。所以蒙古对他很恼怒。

金哀宗完颜守绪天兴二年,大蒙古汗国木亦坚汗孛儿只斤窝阔台五年,公元1233年),大蒙古汗国木亦坚汗命皇子孛儿只斤贵由及孛儿只斤按赤带率左翼军征讨蒲鲜万奴,蒲鲜万奴在抵抗中兵败被擒,有的说是被杀,有的只写被擒而没有写被杀。所以是否被杀存疑。

东真国就此灭亡,其立国前后总共十九年。在《高丽史》和《元史》1233年后多年的记载中仍使用“贵国”、“东夏万奴国”的称谓。1234年2月,“蒙古留百余骑于东真,余皆引还”(《高丽史》)。1235年设开元、南京二万户府,后者总管可能即东夏国王兼任。东夏的旧属继续维持管理着该地区的政务,而使用的年号就是“大同”,于当地出土了多颗不同年份的大同年号官印,足以证明。作为藩国的东夏国依然,被认为蒙古许可蒲鲜万奴的子孙继续管理东夏国,并协助蒙古军镇压过高丽的反叛。至1287年后,似不再有“东真”、“东夏”之名。分析是忽必烈汗坐稳汗位后,为加强权力,而将东夏国撤销。

关于蒲鲜万奴最终结局,可能没被杀。即使没被杀,也是被押到蒙古地区,蒲鲜万奴的子孙被许可继续统治东夏国,但跟随蒲鲜万奴的一些被认为有造反责任的人抓走后安置在蒙古察哈尔部,这些人最后融入蒙古族。在蒙古灭亡金以后,有相当一部分女真人加入了蒙古部队编制,最后融入为蒙古族。蒙古族里就有女真的富察氏、瓜尔佳氏等,后一部分在清朝编入蒙古八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蒲鲜万奴的蒲鲜氏,蒲鲜,是女真的一个官名,为群牧司之一种,可能该家族担任该职务时间比较长,就以这个官职为自己家族姓氏。

蒲鲜万奴有的书也称完颜万奴,有的文章认为蒲鲜万奴是在建立东真国之后冒用金国国姓,以抬高自己的身份地位。有的认为他或许是大金皇族完颜的远支,故近支以完颜为姓,远支就以蒲鲜为姓,但这是没有历史根据的。如大清皇族的爱新觉罗,近支和远支都一个姓,只是近支为黄带子,远支为红带子,以此区分。故满洲习俗,不会因远近不同,而分不同姓氏。另外按《金史》,完颜就分同姓完颜、异姓完颜,这样称呼实际不准确。所谓同姓完颜是指皇族的完颜氏,而异姓完颜,是指不同祖的完颜氏。可见,即使远支,也是完颜氏。

也有可能,蒲鲜和完颜,是同一女真姓氏的汉族不同音译,是选用的汉字不同而已,如有称其为秃珠大石、完颜乜奴、完颜也奴、完颜为奴、完颜乾奴、完颜万肃奴等等,都是同音字的汉字异译。

蒲鲜氏后即满洲姓氏布希[布希、蒲鲜,读音作bù xī(ㄅㄨˋ ㄒㄧ),满语为"Buhi"],因为赫哲族等民族也是女真后裔,现在像赫哲族等女真后裔的民族也有此姓氏。

根据《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等史料的记载:

满族布希氏,源出金国时期的女真蒲鲜氏族,满语为Buhi Hala,汉义“洁净的狍皮、鹿皮”,被认为是女真族东真国国君蒲鲜万奴(公元?~1233年待考)的同姓氏后裔,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叶赫(今吉林叶赫河、伊通河、伊丹河、东辽河流域,吉林梨树叶赫乡南,包括张城,阿气兰、兀苏、吉当阿、呀哈、黑尔苏、阿敦、喀尔齐赉、俄吉岱等地区)。

清帝逊位进入民国后,布希氏改为汉姓蒲氏、步氏、布氏等。

作者富察春兵

满族文化网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