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由本报记者 赵静 摄

教育,是老百姓最热衷的话题,上好学,是他们最美好的期盼。

“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只有让贫困家庭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增长知识、掌握技能、充满理想,才能达到教育精准扶贫的目的。

面对贫困人口多、脱贫任务重的现状,我省高度重视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瞄准“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目标,资助全覆盖,全面改薄,支教下乡,技能培训……不拘一格的扶贫形式,感动心灵的扶贫成果,不断涌现的成效亮点,用教育脱贫铺就贫困学子成才之路,充分彰显着青海教育扶贫工作的生动画卷,也着实让老百姓感受着温暖与幸福。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以来,我省持续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工程和高中攻坚计划,资金投入、项目建设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贫困地区基本办学条件显著改善,累计投入贫困地区教育建设项目资金143.8亿元,建设校舍342.5万平方米。高校招生政策向贫困地区倾斜,累计安排省内高职精准扶贫招生计划12155名,本科扶贫、藏区、生态三个省级专项招生计划2950名。支持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建立精准帮扶台账,开展技能培训和重点推荐,举办全省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就业专场招聘会,贫困家庭学生就业签约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资助全覆盖

不让一个学生因贫而失学

青海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欠发达地区所有特点和困难于一身,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覆盖、脱贫攻坚难度最大的省份之一。

为了解决牧区贫困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带来的上学费用难题。我省构建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地域全覆盖、阶段相衔接的教育资助体系。

在省级自有财力非常薄弱的情况下,从2016年春季学期起,对西宁、海东两市贫困家庭学生和六州所有学生实施15年教育资助政策。2017年将西宁、海东两市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残疾学生及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纳入15年教育资助政策范围,取消义务教育学校社会实践及校外活动收费项目。2016年以来,每年80余万名学生受益。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面覆盖贫困地区,每年近40万名学生受益。

15年资助政策对我省许多贫困家庭来说,无疑是最大的福音。

“过去我们牧民的孩子整天跟着牛羊跑,如今定居点有幼儿园了,孩子们还能接受正规学前教育。”兴海县中心幼儿园门前一位来接孩子的家长喜上眉梢。

“初中毕业后,一度想出去打工,幸好赶上免费中职教育,我才能继续读书。”在西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叶雪对未来充满信心。

在全省各地,还有很多学生和叶雪一样,他们有了助学金的帮助,踏踏实实地坐在教室里学习。

寒门学子的求学路,减了负担,多了温暖相伴。

“目前,我省义务教育除保留校服费、伙食费外,不再收取任何费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现贫困地区全覆盖。全面开展控辍保学专项行动,通过建立户籍信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信息与学籍信息比对机制,对疑似失学、辍学适龄儿童少年逐一摸排劝返,并加强教育教学保障,妥善安置劝返学生,贫困地区辍学率进一步降低。同时,认真落实国家助学金和生源地贷款等贫困大学生资助政策,形成了政府主导,行业部门、社会组织、企业个人参与的大学生资助体系。”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全面改薄”

让学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西宁前往果洛,一路上感受最多的就是一个个急弯和一座座大山。当车终于跨过最后一个弯道,城镇点缀着草原,草原拥抱着城镇,眼前豁然开朗,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问及当地的干部群众草原上最美的地方在哪里?他们会一口回答:在学校。因为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最优美的环境在学校;最一流的基础设施在学校;最高处飘扬的国旗也在学校。

时光流逝,以玛沁县第二民族小学为例,“土院子,土房子,里面坐着土孩子。以前的玛沁县第二民族小学全部都是土坯房。冬天窗户用塑料布遮挡,外面大风呼啸,里面师生瑟瑟发抖。坑坑洼洼的地面,需要捡石头垫桌凳维持平稳。劣质墨汁涂刷而成的木制黑板,粉笔书写后,没多久又要再次刷黑才能用。”说起学校以前的样子,2001年进校的加羊措老师满是感慨,以前牧区教育条件不好,上学的观念还没有根植在人们的思想观念里,很多孩子要么跟着长辈去牧羊,要么在家里闲玩。

岁月如梭,综合实验楼、室内体育场、橡胶跑道……一个个项目相继落地实施,人们印象中的那个二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校长王治民介绍,近年来,学校努力为学生创造优越的学习生活环境,持续不断增加资金投入,教育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先进教学仪器引进来了,各类图书资料充实了,教育信息化水平提高了。在焕然一新的学校出现在大家视野的同时,学校的软实力也在不断提升和转变。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底,我省“全面改薄”项目圆满收官。5年来,我省累计落实资金75.18亿元,下达实施土建项目1858个,建设校舍面积183.57万平方米、室外运动场地面积340.41万平方米及校园配套附属设施,配备教学仪器和信息化设备等。使全省中小学的整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设施齐全的宿舍楼、宽敞明亮的食堂、平整宽阔的运动场使农牧区学校成了山区的亮点和风景,为美丽乡村增添了色彩。所有中小学均达到了我省基本办学标准,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支教下乡

让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

“虽然支教工作结束了,但我的心始终牵挂着青南和那里的孩子们。回到原岗位,孩子们时常会出现在我眼前,支教已经成为人生中的重要部分,我也在支教中成长了很多。”说话的是西宁市湟川中学历史老师段浩。

2015年9月,他第一次来到玉树,“因为是民族地区,很多孩子的普通话不太好,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有些困难,需要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不断重复讲解。还有些想法特别、行为偏激的孩子也需要恰当应对。”段浩说。

在玉树的每一天,段浩都被大量的工作包围着,但他每天还是会写工作笔记,不仅是给自己留个记忆,也是希望能够给以后的老师们留点资料。

每年从省内东部地区抽调500名优秀教师赴农牧区支教,这是我省教育精准扶贫计划中的一项,这一举措让支教老师们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带到农牧区学校,并关爱农牧区学生,使他们和城市的孩子一样享受到高水平的教育。

同时,我省加大国培、省培工作力度,实施《青海省教师三年培训规划》,全面加强和改进教师培训工作,启动昆仑领航计划、骨干成长计划和能力提升计划,推进教师培训“百千万”工程,促进教师和校长专业发展,着力提高贫困地区教师队伍水平。

制定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青海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努力建设一支面向贫困地区,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教师队伍。2016年起,全面实行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制度,全省2.1万名乡村教师受益。

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行特殊职称评审政策,实现即评即聘,有效稳定了乡村教师队伍。调整特岗教师政策,实现当年招聘、当年纳编,解决教师流失现象突出的问题。

技能培训

提升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

在众多的贫困人口中,“两后生”目前成了备受关注的人群。因为贫困,许多人在中学阶段毕业后,未能继续接受教育,一没有技能支持,二没有学历资本,这类富余劳动力不仅不能创收,更成为了社会和家庭的负担。我省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和技能扶贫,努力做到培养一个学生、学成一门技能、脱贫一个家庭。

“我上学时,就尝试着在网上出售青海特产了。”毕业于海南州职业技术学校的藏族小伙儿索南拉旦把自己所学的电子商务专业发挥得淋漓尽致,短短几年,他的网店已小有名气,自己的生活也与世代放牧为生的父辈们有了根本的改变。而改变索南拉旦命运的就是青海省实施职业教育“圆梦行动计划”。

同时,我省实施职业教育“圆梦行动计划”,统筹协调24所国家示范和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选择就业较好的107个专业,在建档立卡等贫困家庭中进行招生。此外, 我省做好精准服务,面向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农牧民、退役军人、残疾人、转岗人员、下岗失业人员等群体开展专项技能培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见成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育扶贫自然也是持久战。我省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严格执行国家资助政策,聚焦教育脱贫攻坚“两确保两不愁”目标任务,以确保贫困学生不失学为核心,凝聚教育扶贫强大正能量,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链条,确保高质量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责编:乔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