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1年,汉帝国五路伐匈奴,是汉匈战争的一个里程碑,从此匈奴开始衰落,最终孱弱不堪。

不过,这一战,真正战功赫赫的是汉帝国在西域的盟友——乌孙国。

常惠带领使团出使乌孙,护乌孙国兵五万人,从匈奴西边攻入右谷蠡王部,俘虏斩首单于叔父、嫂子、居次、名王、犁汙都尉、千长、骑将以下共计四万级,俘获马、牛、羊、驴、骆驼等牲畜七十余万头。

乌孙本来是在汉匈之间摇摆不定的,因惧怕匈奴的侵扰,主动向汉帝国求和亲。汉武帝派了细君公主出嫁,乌孙昆莫却把细君公主封为右夫人,而把匈奴嫁过来的女儿封为左夫人。

后来,通过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的努力,乌孙国在翁归靡做昆弥的时代,亲汉派力量彻底压倒亲匈派力量,进一步,乌孙彻底倒向汉帝国。

乌孙大破匈奴,另一个意义是:乌孙作为西域诸国的一个大国标杆,与汉帝国亲善,有榜样的力量,此战后,西域诸国纷纷主动入汉朝见汉帝国。

典型的,是另一个西域大国龟兹。

龟兹国,有近七千户,计八万余人口,能征发军队两万余人。

跟乌孙的十二万户、六十三万人、征兵十八万八没得比,但抛却广义西域语境下葱岭以西的康居、大月氏,西域西南的罽宾国,在今新疆辖区内,龟兹是第二个能征兵万人以上的国家。

换言之,龟兹是当时新疆地区第二大国。

在汉武帝时期李广利征大宛前,龟兹作为地区性大国,杅冞国为了跟龟兹保持友好关系,就派太子赖丹去龟兹做人质。

李广利征大宛回来,经过杅冞,知道了这事,就派人去龟兹交涉。

李广利打了胜仗,是很骄傲的,他派出的使者这样说:“西域诸国都臣服于汉,龟兹算老几,敢接受杅冞国的质子?”

李广利兵多,又携攻破大宛之威,龟兹也没得话说,就让李广利把赖丹带到了长安。

后来,昭帝时,帝国得以休养生息后,就按照桑弘羊当初请求汉武帝屯田轮台的建议,重新开始了在渠犁、轮台附近的经营。

而杅冞太子赖丹就被派到了渠犁担任校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上图,龟兹的都城在延城,轮台在延城东125公里附近。

这让龟兹国上下都感到了威胁。

一个叫姑翼的贵人就跟当时的龟兹王说:“赖丹这小子本来是我们从属国的人,现在却做了汉朝的官,在离我们这么近的地方屯田,一定会对我们不利。”

龟兹王觉得有利,就派军队入侵轮台,杀了赖丹。之后又上书向汉朝谢罪。

当时,汉朝的主旋律仍然是休养生息,所以,这事就搁置下来,没有给龟兹应有的惩罚。

到降宾继位为龟兹王时,常惠护乌孙大破匈奴后,二次出使乌孙归来,传令乌孙,龟兹以西、以东诸国,合计征发五万人,围攻龟兹,战争理由就是杀汉校尉赖丹。

盟主亲自下场,众小弟出钱出力,这时候,龟兹连强烈谴责汉帝国主义的霸权行径都忘了,赶紧派使者向常惠请罪,随后交出当年的谋主姑翼。

姑翼被常惠公开处决。

而龟兹王降宾本身就仰慕汉朝文明,这一次,感受到汉帝国的力量之后,更是一心向汉。

于是,龟兹王玩了一出抢亲!

解忧公主和乌孙昆弥翁归靡有个女儿叫弟史,当时被解忧公主送到汉朝学习鼓琴乐器。

学完后,汉朝派遣侍郎乐奉送弟史归国,途经龟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龟兹王此前就派人去乌孙求亲,希望能够娶解忧公主的女儿,使节这时候还没回来。

现在,弟史送上门来了,龟兹王降宾就把弟史扣留在了龟兹国,随后再次派人向解忧公主说明求亲的意图。

解忧公主也没办法,另外这事也是好事,就答应了。

这一答应,直接促成了龟兹的彻底臣服。

先是,解忧公主请求让自己的子女可以像刘姓宗室子弟一样定时朝见。

而后,龟兹王降宾因为娶了弟史,向汉朝上书,说明自己娶了汉武帝外孙女的事情,并请求与弟史一起入朝。

降宾的请求很快得到批准。

公元前65年,降宾携夫人弟史入朝。

降宾和夫人都被赐予汉帝国的印绶,除了龟兹王及王后的身份外,他们有了另一个身份,汉帝国荣誉官员。

而弟史被赐予公主称号,赏赐给车马依仗,及其他价值千万的绫罗绸缎、珍珠宝玉。

龟兹王降宾和弟史公主足足在长安住了快一年,才依依不舍地归国。

降宾回国后,怀念在汉朝的待遇排场,就学着造宫室、设置车马依仗、出入传呼、撞钟鼓,活脱脱一汉人王爷。

龟兹王降宾的作为,再次证明:先进与富足,对落后于贫穷,有天然吸引力

我曾经看过改革开放初期,高层大佬们出国访问的记载,一个西方普通家庭的家居陈设就让他们震撼不已。

而改革开放四十年后,一个中国中产家庭都能对西方世界保持平常心了。

土共与龟兹王降宾的区别是:土共看到了发达国家的先进与富足,带领全国人民奋勇直追,大家的日子普遍过好了;而降宾看到了汉文明的先进与繁荣之后,只学会了自己搞个人享受。

所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越来越多人相信这句话,而龟兹人民和其他西域诸国人民却讽刺降宾“马不像马,驴不像驴,真就是个骡子”。

从这个角度看,在汉文明辐射下,与降宾之流相比,高句丽、日本、越南,都是杰出的学生。

扯远了。

尽管降宾从汉帝国只学到了个人享受,但从他开始,直到汉哀帝年间,六十余年里,龟兹都与汉帝国保持了极亲密的友好关系,仍然是一件好事。

不过,就像现在,有全盘西化的第三世界国家,有培根固元、兼收并蓄的我国,还有朝鲜这种一半无奈、一半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奇葩。

莎车国就是一个奇葩。

解忧公主还有个儿子,名叫万年,长期在汉朝任职,并兼当人质。

莎车王很喜欢万年,临死的时候,没有儿子,就千里迢迢派使者请求汉朝皇帝派万年去莎车当国王。

汉宣帝答应了莎车王的请求,并派使者奚充国送万年去莎车继位。

不过大概因为质子的生涯很无聊、也很孤独,万年在汉帝国没学到什么,倒有了心理问题。

万年成为莎车王后,行为残暴,不得人心,不久之后,就被前莎车王的弟弟呼屠徵杀死,汉使奚充国也被杀。

呼屠徵自立为王,他知道只有3049名军士的莎车国,必将无法阻挡汉帝国的报复,于是就想把水搅混了。

当时,刚好匈奴又一次在北道攻打车师城,呼屠徵就对周边诸国散布谣言,说匈奴已经攻下了车师,重新控制了北道诸国。

难道诸国一听匈奴又杀回来了,还真被吓住了,几个小国就与呼屠徵结盟叛汉,攻劫南道的汉朝使者和屯田兵,南道从鄯善往西都无法通行。

然后,我们本文的主角,宣帝朝的第二名将就出场了。

冯奉世,祖上是上党太守冯亭,就那个引发长平之战的韩国太守。

秦帝国将相冯毋择、冯去疾、冯劫,汉初名臣冯唐,都是冯亭的后代。

冯奉世在武帝时,以良家子的身份被选为郎。昭帝时,以功补官担任武安长。

后来,三十多岁,失官,成了无业人士。然后,他去学《春秋》,读兵法,被前将军韩增举荐担任军司空令。曾经随军出击匈奴,战罢又被拜为郎。

汉五路伐匈奴之战后,在西域的威望空前高涨,诸国都派使者朝见。

来而不往非礼,汉宣帝打算选一个人送还诸国使者,顺便访问西域诸国。韩增就向宣帝推荐冯奉世以卫侯的身份持节出使。

冯奉世走的是南道,走到伊循城,伊循都尉宋将向他汇报了莎车叛乱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情况是,都护郑吉和校尉司马意都在北道与匈奴僵持,无暇南顾,冯奉世想继续向西,就得自力更生。

于是,冯奉世与副使严昌商量一番,觉得应该趁着莎车叛乱刚起,叛乱联盟还不牢固,立即打击莎车。

计议已定,冯奉世派人持节通告附近还没有叛汉的诸国,组织起一支一万五千人的联军,迅速挺进莎车,攻下了莎车城。

而莎车那些所谓的盟友们,没有一个敢动的,莎车王无奈自杀。

打头的被搞定了,叛乱联盟当即瓦解,各参与国马上派使者的派使者,派质子的派质子,纷纷表示忠于汉帝国。

冯奉世完美完成出使任务,回朝后,受到了宣帝的嘉奖,韩增也被宣帝表扬慧眼识人才。

按汉朝的军功爵制,冯奉世评定莎车之乱,封列侯绰绰有余。

当然了,冯奉世存在矫诏的问题,但丞相、御史大夫都站出来说了:“按照《春秋》大义,大夫到国外,有可以让国家安定的事情,可以权宜行事。”

当时的丞相是魏相,御史大夫是丙吉,这两位虽然说没什么军事经历,但学问通透,对边疆战事能有超出自身经历局限的理解,这话说得可谓公道。

当时没有即时通讯,冯奉世如果不能便宜行事,北道都护主力在跟匈奴纠缠,南道如果全部叛汉,恐怕当时,汉朝势力就要被挤出西域。

而冯奉世当机立断,无疑化解了汉帝国在西域的一次重大危机。

然而,哪里都有萧望之

萧望之堪称宣帝朝第一搅屎棍,日常定体问,动辄小民幸福,除了上纲上线,没有一点用处,堪称汉朝的方方。

萧方方说了:“冯奉世虽然这次干得不赖,但如果以后出使外国的使者都学他,在外惹是生非,那还得了!”

萧方方说的没有道理吗?太有道理了!但都是正确的废话!

使节远在万里之外,针对突发情况,汇报请示来不及,我很好奇,萧望之面对这种情况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大概率没有!他们这种竖儒,高官厚禄,却只会日常背古书,提不出任何建设性意见,处理不了任何具体性问题。

陈汤不说了,从张骞到常惠,到郑吉,到段会宗,哪一个西域外交大佬,不是皇帝指定大概方向,大佬就地便宜从事?

风筝飞得越高,手里的线越是不能扯得太紧,帝国中心政治,当然要紧密控制,帝国边缘,却必须给直面具体事务的官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但就像萧方方反对救车师屯军一样,他又赢了。

汉宣帝没有封冯奉世为侯,从这方面看,宣帝在制衡之术上或许还超过汉武帝,但在魄力上,就显著差了些。

宣帝在官职上补偿了冯奉世,他封冯奉世为光禄大夫、水衡都尉。

光禄大夫,秩比两千石,又是汉武帝设置,掌顾问应对,是皇帝的近臣。

水衡都尉由汉武帝设置,掌管皇室财政,和九卿之一少府类似,但职权范围比少府扩大许多。

今天就这样了。

仅仅平定莎车之乱,冯奉世不足以成为宣帝朝第二名将,到元帝时,冯奉世还将平定西羌之乱,就此奠定名将地位。

不过,西羌之乱在两汉历史上连绵不绝,堪称帝国大姨妈,年年失血。

而以规模算,冯奉世评定的这次西羌之乱,只能算是汉帝国历史上第二次西羌之乱。

明天:第一次西羌之乱,以及宣帝朝第一名将的故事。

你好,我是不明山人,正在写简明中国政治史,每早六点,厕上一观,可通天地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