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凡凡

昨晚,《潮玩人类在哪里》正式上线。

加上爱奇艺的《潮流合伙人》,优酷的《720潮流主理人》,至此,优爱腾三家入局的潮流综艺,都已经全部浮出水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来看,三档节目,都采用了流量+时尚icon或品牌主理人的配置,讲的是故事,也都是推广国潮、分享时尚理念的路数。

最先出发的爱奇艺,讲的是潮流经营体验故事;之后优酷的则定位为潮流文化纪实类真人秀;而最新上线的《潮玩人类在哪里》,定位为潮玩创意真人秀,玩选拔那一套,最终目的是决出一位最具影响力的潮流偶像。

根据BOF的相关消息表示,曾有投行估量中国潮流市场的商业体量在5000亿元规模。近两年潮牌与球鞋类的二级市场有多火热大家也有目共睹,无须多言。想想看球鞋发售时的盛况,层出不穷的各类转售app,也就不难理解,各家为何前赴后继生怕掉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潮玩偶像?

互联网最擅长的,果然是造词。

潮玩偶像。

解释一下,就是潮流时尚界的舆论领袖。

《潮玩人类在哪里》邀请了吴亦凡、吴建豪、李灿森组成“潮玩发现团”,然后在召集的百位潮玩人类,挑选各自的队员,组建三大厂牌。在历经进阶式限时创意任务考验后,决出一个“最强潮流厂牌”和一位“年度潮流MVP”,获得顶级潮流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醒一点,潮流当然是有阶级的)

粗暴的说一下,就是搞“潮玩101”。

也就是说,百位创意潮人,分出胜负,选出一个赢家。

海选规则是分两轮,第一轮是每个潮人选一件经典物品按自己的理念进行二次设计,然后由三位明星嘉宾点评并决定是否通过,两个人通过即可进入第二轮。

但有意思的,“潮流”的关联词,是差异与独特,在这样的概念下,要如何决定胜负?

街舞、篮球、嘻哈,都有一些显性的尺度可以让作品与作品之间形成对比,那潮流要如何对比?比谁贵?比谁更能自圆其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为止,这档潮流届选秀节目只上线了一期,尚且停留在“选秀”常规的“认脸”和“初舞台”环节,也没有什么品牌故事与理念的讲述。

一上场,就先给句空话“我不需要活在框架里面,我可以突破自己任何的限制”“很有信心能够成为一个潮流icon”;学院派、草根独立设计师、服装从业者、第一代爆款设计师、漫画作者、未来感的守护者、快乐平凡的人,倒是挺会给自己分类、贴标签的。

有一说一,节目倒也不是没有业界相对有知名度的OG,苏五口、陈以溪,都是不错的招牌,还有陆仙人这样起于短视频平台,登上国际时尚T台的戏剧性人物,也足以吸引到大家看热闹的眼睛。

但就整体节目效果而言,第一期,潮人们的脸,除了陆仙人,一上场就得到大家哄抢的李隽,娱sir反正是没记住别的;而“初舞台”,能记住的,就更是寥寥无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登场,就来个《中国好服装》,还没来得及消化潮人带来的作品,明星们就已经开始抢人了;第二个潮人,来了本《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玩梗就是潮玩?那此处建议大张伟也参赛;紧接着battle就来了,潮流不潮流的,娱sir不确定,但选秀味,确实还蛮足。

而登场时最后一个出场的,大家称为og的苏五口,第一轮的表现堪称一绝。

玩的一手好文字游戏,他拿来的就是一双他试穿过的鞋子,并且把它称为Remake,给出的解释充满哲学的气息——小到(尺度)一定的程度也是改变。

这个小到一定程度的改变指的是,他穿了那个鞋,那个鞋子变大了,就是remake。

换个哲学常见黑话——人不能两次穿进同一双AJ。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不是提前了解他是个大神设计师,大概要误以为他是金牌球鞋销售了。

你们“艺术家”的世界,太难懂。

传播上,《潮玩人类在哪里》采取了嘻哈吴亦凡同款策略,吴亦凡造词、相关文化的词语重复出现,比如“太嗯了”“remak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能否达到“skr”的效果吗?

大概需要吴亦凡老朋友B站up主们的帮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好吴亦凡?

当娱乐属性的综艺节目,与潮流文化结合,看着好像无比适配,“大明星,全身上下穿着一线奢侈品,他们肯定懂潮流”。

如节目的潮人选手子涵说的,“看吴亦凡穿什么,穿什么就潮了”

这无可厚非,仔细想想,无论“潮流”“潮玩”其实是资本赋予的奢侈概念,而这个概念要依靠这些行走的流量昭告世界“我正流行”。吴亦凡的潮流指数与带货能力有目共睹。

那么“文化”呢?能仅仅依靠上身这件事情来完成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去年吴亦凡的表现为例,早在17年,他就上身了SANKUANZ,但对品牌主理人上官喆却几乎不认识。

这里面透露了一个核心问题:顶流艺人与真正的时尚从业者之间,其实有着不可忽视的专业差距。这当然不是说吴亦凡不懂潮流文化,只是术业有专攻。

这一点《潮玩人类在哪里》肯定也知道。

因此节目给吴亦凡配置了李灿森——Subcrew主理人,这个常年与陈冠希、余文乐放在一起被问谁最潮的名字。可他的作用,第一期来看,不太明显,吴亦凡依然是主导,这也没毛病。

毕竟流量为王,他也不用是潮流学术专家,正如那些音乐节目也不爱请真歌手一个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艺的大众、娱乐属性,注定了内容与潮流文化强行结合之后,操作层面会存在悖论,比起硬核主理人能带来的科普,综艺节目更在意的是顶流能带来多少讨论度。

热度,影响招商。这一点,从做节目的逻辑来看,没什么问题。

潮流综艺,尤其是选择了类选秀模式的,也是这个道理。

无论目的是或招牌是普及潮流、文化、还是综艺届一直在谈的全产业链开发的商业化,综艺使用的能够在大众层面辐射的基本操作手法,与潮流文化推崇的个性之间,难以兼容。一旦,主艺人对相关“文化”储备欠缺,科普力度就更弱了。

不是说吴亦凡不“潮”,而是,潮流节目,需要把潮流文化的软知识做足,才能把“吴亦凡”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当从他口中说出“陈以溪,我穿过她的衣服”这条绝佳广告语的基础是,吴亦凡认识了陈以溪。

虽然也没多介绍相关的理念与风格,但总归是知道这个名字的。Wuli凡凡有做功课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体上,从目前各家的潮流综艺成品来看,首先,娱乐性与专业度的兼顾,各家依然还得努力。最有效、快速的方法,就是督促相中的艺人,上节目前多做点功课。然后就是,对带货的渴望,可以稍加掩饰一下,毕竟谁也不愿意“潮人”没当上,还被冠了韭菜之名。

潮流是什么?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均可各抒己见。

但潮流综艺目前是什么?

显而易见——娱乐与卖货与吴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