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区放牛娃

1934年6月,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已苦苦作战近一年。根据地内到处硝烟弥漫,断壁残垣,红军节节失利,处境危急,以博古为首的指挥班子知道取胜无望,被迫决定放弃毛主席和朱德开创多年的苏区,8万红军主力向西突围,开始了长征。

为掩护红军主力突围,他们决定采取声东击西之计,将红7军团改称“北上抗日先遣队”,向东边的福建、浙江和安徽等省开进,吸引一些"围剿"的蒋军部队从苏区调回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油画:红军时期的粟裕】

红7军团仅有4000余人的战斗人员,不到1300支的长短枪,孤军深入重兵集结的敌后,任务艰巨而危险,很有可能“风萧萧兮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因此,在苏区首府江西瑞金,博古和李德、周、朱等人面色凝重,特别与红7军团军团长寻淮洲、政委乐少华、参谋长粟裕和政治部主任刘英当面交代任务,给予他们许多慰勉。

这是粟裕离开苏区总部和红军主力部队的开始,从此有很多年天各一方,天涯孤旅。暮年岁月里,他回忆这一场景时还动情地说:“我们即将远征,对苏区的前景分外关注,对主力红军下一步行动更是一无所知。聊以自慰的是,我在毛主席、朱德的领导下学会了带兵打仗。我怀着革命事业最终一定会胜利的信念和克服一切困难的决心,又踏上了漫漫的征途。”

经过简单准备,红7军团开始出征,进入敌统治区后。不久,博古、李德突然命令他们改变行程和计划,伺机袭取福建省会福州,说福州市内的地下组织将予以策应和配合。然而,福州城墙高大,工事坚固,守军兵力雄厚,武器精良。而红7军团仅有区区数千人马,装备简陋,又是长途奔袭,不熟悉守军情况,这怎么打?因军团长寻淮洲坠马负伤,承担军事指挥之责的粟裕不赞同这种盲目硬拼,但军令如山,他不得不调整行军计划,制订了作战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裕

8月7日深夜,急行军赶到福州城下的红7军团开始攻城。红军官兵作战勇猛,前仆后继。然而他们没有攻城器材,而城内地下组织又已被破坏,没有任何人前来策应。因此,几次强攻均未奏效。第二天,蒋氏又紧急出动飞机轮番轰炸、扫射,红7军团损失巨大。粟裕忧心如焚,他多次劝说军团最高负责人曾洪易、乐少华,说明当前的危险,要求撤兵。曾洪易和乐少华不愿违背博古、李德的命令,起初不同意。粟裕灵机一动,说上级只是命令伺机袭取福州,并非绝对要求,情况不利时需要灵活处置。曾洪易和乐少华觉得有道理,终于勉强同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裕长长松了一口气,立即组织部队撤离,忙而不乱,井井有条。当晚,红7军团驻扎、歇宿于福州东北20公里的桃源一带。官兵连续行军作战,早已疲惫不堪,很快沉沉入睡。粟裕却不能歇息,因为红军的宿营地距福州不远,他不敢丝毫大意,派出一支分队前去侦察,以防蒋军尾追袭击。果然不出他所料,福州敌军出动一个团的兵力悄悄尾随而来。因暗夜漆黑,人地两疏,粟裕派出的侦察部队走错了路,与尾追的敌军面对面错过,使其悄然摸上了红7军团驻地。幸而警戒部队机警,发现敌情后立即开火。粟裕果断下令部队投入战斗,将突入驻地的一股敌军击退,挽回了危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他又紧急部署抢占阵地,迎击对手更大的反扑。天亮后,双方又开始激战,你来我往、短兵相接,敌我双方僵持不下。蒋军的援兵从福州源源开来,准备两翼包抄一举吃掉红7军团。粟裕知道不可恋战,主张迅速撤出战斗,得到政委乐少华的赞同。8月10日夜晚,粟裕指挥部队悄悄离开战场,迅速向闽东游击区转移。闽东游击区位于宁德、福安之间,有两个红军独立团,力量不强,主要负责人是粟裕后来的老部下叶飞等人。

红7军团进入游击区的罗源后,当地游击队请求帮助攻打罗源县城,得到了曾洪易、乐少华等人的同意,攻城战斗由粟裕负责。罗源城内仅有地方民团驻防,但红7军团官兵刚在福州城下受挫,吃亏不小,听说又要攻坚,脸上便很有畏难情绪。粟裕决定智取,以作战胜利来提高大家的信心。

他和游击队负责人商定后,派出一队侦察兵化装混进城内,摸清了守军的兵力部署、工事设施和地形交通。随后侦察兵又按他的部署分为两部,一部出城汇报情况,一部隐藏在城内做内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月13日下午,粟裕召开战前会议,决定声东击西,佯攻东门和西门,真打南门。当晚,趁着夜色迷蒙,他果断发出了攻城命令。守军果然中计,慌乱中将主力放在东门、西门防守。南门内应的红军侦察员乘机放火为号,策应主力部队攻城。战斗仅两个小时便结束,活捉了包括县长等要员在内的1000余名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