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秦攻伐东晋和西晋灭吴之战,两者之间具备很多相同之处:

一是两次战争,都是北方强国对南方弱势政权的攻伐,西晋强于东吴,前秦国势也强于东晋;

二是在地利条件上,前秦和西晋都具备上游顺流优势,西晋灭掉蜀汉占据巴蜀,前秦灭掉仇池等政权占据长江上游。

三是两次战争的主帅都曾反对南征,西晋灭吴的贾充曾是晋灭吴的反对者,而前秦苻融也是多次反对苻融的南下。

虽然两者具备很多相同之处,但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结果,西晋灭东吴最终得以成功,而前秦伐东晋最后以失败告终,由此可见这些相似之处并非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真正决定两场南北方战争的结果不同的必然是两者之间存在的不同之处,这些不同之处起到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 两次战争的差异比较:
一、前秦伐东晋和晋灭吴的准备程度不同

一、前秦伐东晋和晋灭吴的准备程度不同

看前秦伐东晋和晋灭吴之战的准备阶段,两者也存在巨大不同,相对而言西晋灭吴之所以成功,而前秦伐晋之所以失败,与西晋准备充分有着很大关系。

(1)西晋对灭吴之战的准备过程

西晋的灭吴之心在司马昭时就得到体现,司马昭曾经提出“先定巴蜀,三年之后,因顺流之势,水陆并进”的伐吴之策,而看之后司马炎所执行的灭吴方案,也与司马昭的策略相似,由此可知司马氏对东吴的企图是一直存在的。

司马炎代魏称帝后,从公元269年便开始准备灭吴之战,任用重臣分布各地方镇准备灭吴之战。以尚书仆射羊祜任荆州刺史,镇襄阳,而羊祜所行“绥怀远近”之策致力民事,又加紧农事发展,让荆州之地有“至季年有十年之积”的粮食储备,为之后灭吴打下了很好的物质基础。

并且羊祜建议司马炎任王濬为益州刺史,在巴蜀之地建造大船,以备司马昭所言“水陆并进”之策。而看之后灭吴过程,王濬所率从上游出发的水军战船,也是灭吴之战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

今若引梁益之兵水陆俱下,荆楚之众进临江陵,平南、豫州,直指夏口,徐、扬、青、兖并向秣陵,鼓旆以疑之,多方以误之,以一隅之吴,当天下之众,势分形散,所备皆急,巴汉奇兵出其空虚,一处倾坏,则上下震荡。——《羊祜传》

公元276年,准备数年的羊祜认为灭吴之战时机成熟,便谏言司马炎伐吴,上呈著名的《请伐吴疏》。羊祜所建议伐吴策略主要内容是,以徐州、扬州方向兵力牵制东吴主力,集中精锐夺取长江上游重镇夏口,让上游兵力得以顺流而下直取建康。这种伐吴思路,在以后灭吴之战中得到了体现,大致跟羊祜所表《请伐吴疏》的思路相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羊祜所上表的开战建议虽然得到了司马炎的同意,但是当时西晋北方受到鲜卑族的侵扰,西晋内部贾充等人反对南北两个方向同时开战,因此灭吴之战被暂时搁浅。公元278年,羊祜去世,临终之前羊祜举荐杜预取代自己的位置,杜预在之后的灭吴之战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直到公元280年,灭吴之战开启,西晋由准备到开战花费了十几年时间,准备充分,并且解除了其他外部威胁,最终利用羊祜之策,计谋上有阳谋有奇谋让东吴疲于应对,最终才成功取得了灭吴之战的胜利。

(2)前秦伐晋之战的准备情况

吾统承大业,垂二十载……四方略定。惟东南亚一隅,未宾王化。——《苻坚载记》

在一百多年后的前秦伐东晋之战前,前秦苻坚认为自己已经平定了北方,具备了平定南方的基础,于是决定发动对东晋之战。前秦对东晋之战的准备,除了先后灭掉前燕、仇池、前凉和代等北方政权,完成了北方的基本统一之外,还有其他准备。

首先,基于关东作乱在先,苻坚认为关东之人太多,容易成为前秦内部隐患,所以迁关中氐人分布关东要镇。此举虽然有效避免了前秦内部其他胡族力量反叛,但却让关中氐人力量薄弱,为之后前秦覆灭埋下伏笔。

其次,战前苻坚征召三万“羽林郎”,大抵都为富家子弟,缺乏作战能力;苻坚命苻融慕容垂等人所组成的二十五万前锋军队,长途跋涉,无法与主力之间形成呼应。这是最后淝水之战前锋军队溃败后,后方主力无法及时驰援稳定战场形势的重要原因。

还有,前秦一方开战之时也拥有上游水军之利,但却与西晋在巴蜀建造战船筹备伐吴的充足准备不同。前秦的水军是在开战前一年,由裴元略筹备,缺乏一定的战斗力无法对东晋形成威慑。并且,苻坚要姚苌在战时开赴巴蜀,缺乏实际战略意义。

以上可知,与西晋伐吴之战准备充分相比,前秦战前准备很仓促,只是苻坚急于统一南方实现“大业”,但是东晋却并不是如同前凉、前燕等政权那般轻易战胜,最终前秦对东晋的战争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两次战争的战略过程对比

二、两次战争的战略过程对比

除了在战争准备上的不同以外,之所以两次战争取得了不同的结果,与战争过程的战略也有着极大关系。

西晋一方所推行的灭吴之策,与司马昭的“水陆并进”和羊祜的《请伐吴疏》策略大致相同,在各方军队筹备完善准备充分的基础上,司马炎分兵六路,一起伐吴。

第一路由司马伷自徐州发兵涂中方向,第二路王浑自扬州发兵江西,第三路由王戎自豫州攻打武昌,第四路由胡奋攻夏口,第五路杜预自襄阳向江陵进军,第六路王濬与唐彬自巴蜀顺江而下直指建康。

这六路军队上下游呼应,司马伷和王浑牵制了东吴东部主力,杜预、王戎、胡奋攻打上游重镇,为巴蜀出发的王濬扫平江上阻碍,让王濬得以顺江而下,最终与司马伷和王浑攻陷建康。

西晋灭吴之战经由十几年准备,开战之时多路齐发,最终成功覆灭东吴。而与西晋多路齐发多方牵制兼备奇谋的战略不同,看前秦一方对东晋作战过程,有着明显的战略缺陷。

八月,戊午,坚遣阳平公融督张蚝、慕容垂等步骑二十五万为前锋……甲子,坚发长安,戒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旗鼓相望,前后千里。——《资治通鉴》

看前秦开战的军队安排,先由苻融率领张蚝、慕容垂作为前锋,六天之后苻坚亲率八十多万主力随后,部队从长安出发,绵延千里。这样的开战行军安排,虽然声势浩大,但却有着致命的弱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是无法让前锋和主力之间形成很好的呼应,前锋一旦受挫,主力无法及时驰援,淝水溃败之事便是其体现。其次,千里大军统率困难,看淝水之战溃败后,苻坚一路赶回长安时,才收复了路上的十余万军队,可知当时绵延千里的前秦大军缺乏统率,无法形成有效战斗力。

九月,坚至项城,凉州之兵始达咸阳,蜀、汉之兵方顺流而下,幽、冀之兵至于彭城,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运漕万艘。阳平公融等兵三十万,先至颍口。——《资治通鉴》

而且,从前秦其他各处兵力的行军动态看,明显与前方各路主力、前锋脱节。苻坚率军抵达项城之时,凉州兵才抵达咸阳,蜀汉水军才开始动身,幽州冀州兵到达彭城,东西方上下游之间相隔万里,根本没有与西晋灭吴是那般形成呼应。也没能为苻融的前锋军队形成助力。

再看苻坚所行战略,在苻融的前锋军取得成绩后,就贸然前进率八千轻骑前往寿阳,而将主力部队留在了项城,这给了东晋一方有了可趁之机。并且,轻易相信前秦计谋,最终导致淝水之战大败。

由双方的战争时所采取的的策略,可以看出两者最终不同结果的一些原因。西晋伐吴筹备充分,多路齐发,上下游能够形成呼应,让东吴疲于应对。而前秦作战虽兵力极多,但没有形成很好的配合,让东晋集中兵力击破前军后边溃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前秦和西晋发动战争前内部政权形势不同

三、前秦和西晋发动战争前内部政权形势不同

除了在准备和战略上的差异之外,战争发动之前,前秦和西晋内部的形势也有着极大的不同。

西晋时,经历曹魏时司马氏篡权,先后靠高平陵之变、废立魏帝、杀曹髦等方式,司马氏基本解决了内部反抗势力。由此在司马炎发动灭吴之战时,内部并无反抗力量。司马昭杀曹髦这样的大逆不道之事,曹魏内部并无力量来反抗司马氏的统治,由此可见当时司马氏实现了政权内部的稳固。这也是司马炎得以称帝建立西晋的重要基础,也是西晋灭吴能够成功的重要保证。

而与西晋相比,前秦内部并不稳定,王猛在临终之前阻止苻坚伐晋时说“鲜卑、羌虏,我之仇也,终为人患,宜渐除之,以便社稷”,便指出了当时前秦内部所面临的危机。虽然前秦经历迅速的崛起,先后平底了鲜卑等胡族势力,但却并未将这些力量整合在一起。前秦之所以失败,与内部胡族势力并未稳定有着很大关系。

前秦大军在淝水之战失败后迅速溃败,苻坚作为前秦皇帝一路收复后方主力部队,却直到抵达长安才收复了十几万的部队。由此来看,前期内部力量并未实现整合为前秦皇权所用。前秦内部依旧保持着部落联盟的模式,未经之后如同北魏内部封建制改革,部族成员无法为皇权所用。这是前秦大军迅速溃败的原因所在。

而淝水之战失败后,前期内部迅速分裂,羌族姚苌、鲜卑慕容垂迅速独立,更能印证前秦内部并未形成稳固的政权局势。鲜卑、羌等胡族势力,的确如同王猛所言,并未成为前秦的助力,反而最终覆灭了前秦。

再看前秦发动对东晋之战前夕,有苻洛、苻重等人叛乱,虽然迅速平定,但可以看出前秦氐族贵族之中也并不安定。这都是前秦对东晋之战失败的原因所在。

由此看来,双方在内部政权形势上存在很大的差别,相比西晋内部司马氏的统治稳固并无反抗势力,前秦内部依靠无力让鲜卑、羌等胡族势力臣服,但却并未解除这些隐患。而且,前秦氐族高层之间也并不团结,是前秦内部崩乱的危机。这都造成了前秦在对东晋之战中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两次战争时东吴和东晋内部发展形势相差较大

四、两次战争时东吴和东晋内部发展形势相差较大

除了开战一方的准备、战略和内部政权形势不同之外,西晋灭吴之所以胜利,而前秦伐晋最终失败的原因,还与南方政权内部发展形势的不同有着很大关系。

先来看西晋灭吴时的东吴政权,与当初曹丕伐吴时不同,司马炎伐吴时东吴内部已经内乱频发,东吴政权摇摇欲坠,靠着东吴陆氏等人在苦苦支撑。而吴主孙皓昏庸,嫉贤妒能任用昏庸,当初王濬在巴蜀造船,木屑顺流而下被东吴守将发现,上报给孙皓时,孙皓并未在意。

并且,蜀汉灭完之后,东吴无法与三国鼎立时期那般联合蜀汉对抗西晋。东吴一方被动防守,对待西晋的灭吴之心,只能消极等待。这些都是西晋能够迅速灭吴的原因所在。

而反观前秦伐晋时的东晋一方,桓温在世时多次北伐,应对北方力量作战积极,能够看出当时东晋内部国力尚存。而桓温死后,谯国桓氏和陈郡谢氏虽然互相之间有矛盾,但在面对前秦大军时,上游桓氏与下游谢氏联合对抗前秦。

并且东晋军事力量沿江而设,尚有守江必守淮的谋算,这是在地利形势上的作战保证。看战时符融攻陷洛涧阻碍谢玄北府军西进,谢玄派刘牢之获得洛涧大捷,这确保了江淮地利形势不被前秦尽占。

由此可知,东吴国势衰落,内部抵抗消极,而东晋内部军事力量团结,能够主动出击,作战态度积极。这也是两次战争最终结果不同的重要原因所在。

五、结语

五、结语

综上所述,从政治和军事的角度来分析西晋伐吴和前秦南征东晋,就会发现其中的军事准备、战略战术、北方政权内部政局、南方政权内部政局都完全一样。西晋的国力远胜前秦,而东吴的国力远逊东晋,由于这两次战争的内外条件不同,所以西晋伐吴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前秦南征东晋是逆流而动、不顾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