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说,他的画,笔墨之间隐约透出些许古代传统山水画的味道。艺友许长峰曾评价,“其画,胎息润元明山水,墨求苍润,敷色素淡,勾皴得宜;兼作写意花卉,亦明丽清致。”就连个性耿直,“不会捧人”的知名画家寿觉生老师看了他的画也给予称赞和鼓励。

对于这样的评价,刘晖琦谦然一笑:“我只是画一方心境,求一卷安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如若不是工作需要,刘晖琦这辈子应该不会与书画结下这般缘分。上世纪80年代,刘晖琦毕业分配到了三明博物馆工作,文物管理必不可少要接触一些字画,而且接触的都是有一定年代,一定层次的作品。后来,他回到泉州的文物商店工作,负责古陶瓷和字画鉴定。

这个岗位经常要与海关、公安、工商配合,鉴定一些涉案的古玩字画,文物商店的日常交易,也需要严格的鉴定把关。这些都容不得半点差错,都需要专业、高水平的鉴赏鉴定技能,这也倒逼刘晖琦要补充大量的书画知识。唐宋元明清,以及近现代的书画名家,都是他学习研究的对象,单位还让他参加了闽浙两省古陶瓷鉴定学习班和厦门大学文博研修班学习。老刘从中学到了不少文博及书画专业知识,也是在那时,他被那些清旷幽远的名家画作深深折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作的际遇,让当时已人到中年的刘晖琦拿起画笔后,竟有了水到渠成之感。他以古为师,以书为友,在八大山人那里探寻文人画的真谛,在梁树年那里求索笔墨的意境。他说,梁树年先生曾经说过的这句“我拜大千先生为师,主要是开眼界,老师的技法我也学,但总是学不像,到头来依然故我。学画、画画,要有主见,要有个性……”从始至终影响着他的创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每每下笔,他总要在心中描摹无数次,然后问自己,这是自己想要的意境吗?当内心回应是肯定时,下笔有如神助。不多时,一副心仪的作品完工后,他总有一种“闲对湖山晓,静观天地阔”的舒畅感。

师古造新,是一个有艺术追求的画家亘古不变之标准。刘晖琦的创作,在尽量避免太过写实的手法。他还设想如何把闽南建筑巧妙融入山水画卷中,力求用简洁的笔墨表现闽南红砖建筑的宏伟庄重。他觉得恰到好处的写意更能抒情达意,在似与不似间给人留有畅想的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老刘住所的厅堂里,摆放的一架钢琴在无声地告诉我们他家庭与音乐的渊源。老刘说二叔刘叔宪,三叔刘季宏是他走上音乐艺术道路领路人。他毕业于福建省艺术学校,是地地道道的音乐科班出身,他的老师都是当时颇有名气的音乐名师。毕业后,原本分配到剧团的刘晖琦,竟然阴差阳错来到三明博物馆。四十年前,坐在教室里苦学音乐的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一生的艺术追求,最终归落于山水画卷。也难怪,刘晖琦的画作中总是若隐若现淌动着音符的律动。

除了音乐,年轻时的刘晖琦还涉猎书法、篆刻。提及这些,他谦逊地称之为“爱好广泛,十艺九不精。”不曾想,正是这“九不精”滋养成就了他的画艺。书法中的章法、篆刻中的线条、音乐里的律动成了他画作中不可多得的天然养分,使他的作品朴逸间多了一份恰到好处抑扬顿挫的灵动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城烟波长渺渺,人间岁月漫悠悠。如今,刘晖琦的儿子刘浩也走上了艺术的道路,成了一名专业的钢琴演奏员和钢琴教师。退休后的刘晖琦把更多时间留给了自己喜欢的事。兴至时,琴声起后,笔墨下,山水依依、清风徐来、落红满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日锦 林良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