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有泥土,才能写出好文章。"谈起自己刚到胜利油田时的工作经历,蒲创科这样说。从2005年自西安石油大学毕业进入胜利油田,到如今成为主任记者,蒲创科用勤奋与信念写好了职业发展的这篇"大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蒲创科,陕西杨凌人,1981年9月生。西安石油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05届毕业生。任胜利油田宣传文化中心综合办公室副主任,主任记者。

2005年7月,蒲创科刚到胜利油田,被分在油田供电公司下属基层队一个偏远的小变电所里。孤身一人离开陕西杨凌的家,蒲创科决心学好技术,用好专业,干出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来。

蒲创科工作勤恳踏实,性格开朗乐观,业余又喜欢体育锻炼,和同事们关系很好,很快在工作中脱颖而出,常常被派出去进行各种进修和培训。2009年3月的一次培训中,他被培训老师看中,推荐给了电力管理总公司宣传科:"这小伙子脑子活、身体壮,扛得了大摄像机!"不久,又有另一个培训班里的老师看中了他,把他"抢"到《胜利日报》去干记者。原本当作电视记者培养的他,莫名干起了文字记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做记者。上大学的时候,我是校报的通讯员,也发过几篇文章,日常也有写日记的习惯,但《胜利日报》是全国企业十佳报纸,到这样的大报社去工作,我还是觉得很困难的。"蒲创科回忆道。文字功底弱,对石油和油田方面的知识一知半解,这是蒲创科当时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但是既然来了,作为西安石油大学出来的学生,无论干什么,都要把它干好!"蒲创科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0年,是蒲创科"魔鬼训练"煎熬的一年。他每天保证看4个小时的报纸,仔细研读《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经济日报》等大报,文章的大标题、小标题怎么起,导语怎么写……他认认真真地分析记录。2010年10月18日,这是蒲创科难忘的日子,那一天,他写出了自己的第一个头版头条新闻。"我感到很欣慰,经过魔鬼训练,总算赶上了别人的节奏,没有被拉下很远。"蒲创科笑道。

这些年,他平均一年要写200多篇稿件。对石油相关的知识和胜利油田的整体情况也越来越熟悉,写起文章渐渐得心应手。如今,他主要负责撰写油田大型综述性特稿。2019年,蒲创科凭借多年新闻工作累积出的敏锐性,完成《胜利油田勘探开发55年累计产油12亿吨》的新闻报道,被中国能源报、新华网、光明网、央广网等40多家媒体不同渠道转载。

2019年8月,因北京外闯市场项目表现突出,蒲创科被调整到综合办公室负责材料工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主动承担起单位疫情防控期间新闻宣传、运行管理、应急演练脚本等多项材料撰写工作,确保了单位正常生产经营平稳运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的记者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提高'硬核'能力。要想把文章写得真实生动,深入人心,首先思想上要沉下去,到油田生产一线去,要对基层工作流程、员工工作生活、甚至心理状态都有所了解。"蒲创科说,"帮助我了解这些的,是我在基层工作中的摸爬滚打和多年沉淀,这是很珍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