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今年刚毕业的 90 后女博士李晟曼正在经历自己人生中的「15 分钟」。

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来了年轻人,年仅 26 岁的李晟曼在博士毕业后来到非金属材料与工程系出任副教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湖南大学官网

根据官方简历,这位女博士在华中科技大学完成全部专业教育,没有做过博后,也没有出国经历。

论文方面,虽然列出九篇,不过其中一篇是去年发表的 Nature Materials,最新影响因子38.66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Nature Materials

剧本还是那个剧本。年轻、无留学经历、拿到 985 高校副教授,一系列的标签促成了李晟曼的走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知乎

在某乎的相关问题下,有网友认为,26 岁博士毕业生且没有海外留学经历,「文章也并不算顶尖出色」的她,能拿到 985 高校的副教授,难免有点让人浮想联翩。(说实话,笔者觉得这些网友对顶尖出色存在什么误解......)

还有更多人认为学界很多青年才俊的发展都很迅速,李晟曼稍有特殊,但也没有那么特殊。

那些受到关注的女博士们

虽然并未明说,但李晟曼受到关注,显然离不开她女博士的身份。

高等教育名额的持续扩招下,高学历女性早已不再罕见,曾经被污称为「第三性别」女博士也越来越多。

人多是非也多,有关女博士的新闻,每每总能博人眼球。这部分显示出大众传媒的庸俗化取向。

与李晟曼受到关注形成鲜明对应的,就在同样的学院还有一位 90 后的教授和博导却少有人关注。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技术系教授李东,在同济大学完成专业教育,没有留洋经历,2018 年来到湖南大学,目前已成为博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湖南大学官网

以履历估算,2018 年李东博士在没有任何海外经历的情况下,毕业后来到湖南大学的职称应该不低于副教授。两年时间获评正教授,并且成为博导。如此火箭般的速度,不知让多少同龄人羡慕。但李东并未引起关注,两年前如此,现在仍是如此。

仔细回忆,那些进入公众视线的 90 后教授副教授们,主要都是女性。

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官网 2019 年 9 月 16 日更新信息显示,出生于 1991 年的女博士李琳已于当年 7 月起任该学院教授,并担任博士生导师;

同样 1991 年出生的女博士刘惠颖担任了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特聘教授,号称中国最年轻的社会学教授;

还有一位出生于 1991 年女博士王虹,两年前已经是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的教授博导……

这些女博士不但学术优秀,多数还面容姣好,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却偏偏要拼才华。媒体追捧,自然也不在话下。

只是,这套路未免俗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知乎

如今,越来越多的女博士遍布各行各业,逐渐颠覆大众意识中女生的刻板印象。特别是李晟曼这样的理工科女博士,更是把「女生理科弱」这样的谣言击得粉碎。

从这个意义上说,媒体宣传她们,也算起到了传播正能量的作用。

但这些有颜又有才的学术女神们,显然并不想把自己过多曝光于聚光灯下,她们只想安心做学术,做该做的事情。

留洋质疑声的背后是高校招聘的困境

长江后浪推前浪,90 后在学术界已经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90 后教授博导也越来越多。

但高校在用人方面,似乎仍然面对很大的压力。

高校的人才招聘,落脚点在科研能力。对于刚毕业的博士,如何评价或者预测未来的科研能力,这几乎是任何一个高校都想解决的问题。

有的高校明里暗里,先看本科学历。

这种操作在刚开始的时候也遭受了诸多批评,但现在已成为大家默认遵守的规则。甚至招聘非科研岗位的辅导员都要求 211 或 985 全日制本科的第一学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知乎

这种现象在社会上的企业招聘中也很常见,目前尚不知双方谁是始作俑者。平心而论,这种「看出身」的做法或许能够为用人方提供一个快捷的筛选机制,但对于那些本科「双非」的优秀学子太不公平!

刚毕业的博士,没有工作经验,明面上能够比较的,只有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这点倒是与高校的需求匹配,因为在管理者的眼中,所谓的「科研能力」无非只是发论文能力的代名词。与之对应的,很多高校增设「非升即走」的特聘研究岗位也仅是高校为了满足科研绩效中的论文需求而已。

然而,这种导向已经遭到学界和官方的反对。年初,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 SCI 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破除唯论文是举、唯指标说话的恶劣风气,要塑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教育部官网

上月底,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任务承担单位科研作风学风和科研诚信主体责任的通知》。第三条明确提出:

科学、理性看待学术论文,注重论文质量和水平,不将论文发表数量、影响因子等与奖励奖金挂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官网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学界也在推行各种改革。从国家角度,中国的科研需要赶超的目标还有很多,人才缺口很大。要想人才辈出,就必须破除陈旧的人才思维,特别是要在高校招聘中形成健康的选拔观。淡化年龄、资历,重视人才的能力和岗位贡献。所以,笔者举双手赞同新政策。

只是,不看出身不看论文,那高校招聘应届博士的时候,应该看什么?从现实操作来看,看出身看论文,仍然是高校招聘中最重要的依据。

有网友提供了自己的例子。27 岁理学国内博士,今年 6 月毕业拿到了某部属 211 的副教授职称。成功得到该岗位,至少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本硕博皆毕业于一流大学;读博期间发表过重要论文;个人材料送几所 985 高校外审,并全部通过。

坦白讲,这三个要求同时达到绝非易事。而且,即便有专家评审,评审的依据,恐怕最重要的仍然是出身和论文。

当然,在这个评价体系中,留洋经历不应该是必要条件,只是加分项。

留洋执念,无知又可笑

很遗憾,对于留洋这个加分项,很多人仍然抱有执念。

在理工科领域,特别是四大天坑专业,留洋似乎成了一块金招牌。很多人认为,国外的教育资源比国内好,理念前沿体系完善,更关注于培养学生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更与国际接轨。几十年前,这可能是描绘了部分事实。但现在若仍抱有这种想法,则无疑有些崇洋媚外了。

目前,国家的顶层设计中已经包括打造高质量的优秀学术期刊,国际顶尖高校的建设更是搞了几十年,仍然在锲而不舍地持续推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教育部官网

还是拿数据说话。不管是顶级期刊还是全球高校排名,中国力量早已不可忽视。

在 7 月刚刚发布的 ESI 排名中,中国上榜科研机构数为 577 所,占比 8.7%,比 5 月增加 11 所。其中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进入全球前 100 位。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留洋仍有执念,一味要求留洋背景,显得既无知又可笑。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只有不拘一格地给年轻人提供创新、创造平台,中国科研才会有希望,中国才有希望。

这些优秀的 90 后年轻教授们,在面对质疑的时候,千万要保持平常心,用实力说话,用时间说话。

封面来源: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