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蓝藻将湖水染成绿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巢湖蓝藻将湖水染成绿色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随着汛情逐步缓解,合肥巢湖水位从百年不遇的13.43米最高水位一路下降。受高温天气等因素影响,近期巢湖蓝藻快速生长、腐臭味重。8月9日,记者沿环巢湖旅游大道探访发现,虽然巢湖水位已降至12.50米,但坚守在当地防汛、“除藻”的工作人员没有丝毫松懈。守护家园的广大一线党员和志愿者在风雨中筑起一道道冲不垮的“精神堤坝”,成为环巢湖沿线最美的风景。

巢湖24小时不间断“除藻”

8月9日上午,记者在合肥市环巢湖旅游大道巢湖段看到,巢湖水位虽然降至保证水位以下,但是湖面上的蓝藻大面积爆发。目之所及,水体变成了浓郁的绿色,水面上漂浮着泡沫、树枝、篮球、水桶、矿泉水瓶等物体,站在岸边能闻到明显的腐臭味。

在环巢湖旅游大道长临河观景台,天空虽然下着雨,岸边打捞蓝藻的工作仍在有序进行中。“水面上漂浮的东西都是五花八门的。”卡车司机凌先生称,“8月8日,我们从水面上捞出一条破旧的船,已经连续两天忙着清运湖面垃圾的工作。”

“夏季巢湖盛行东南风,湖面起风后,大量蓝藻和漂浮物就会被吹到巢湖岸边。”凌先生说,为保证巢湖周边居民生活不受影响,他和所在的车队每天负责清运湖面垃圾工作,“每天早上6点半到晚上8点,打捞湖面垃圾的工作一直进行中。”记者了解到,连日来,面对巢湖蓝藻问题,合肥采用人工、机械、打捞船等治理方式多管齐下,24小时不间断“除藻”。

日巡三万步 化解14次大堤塌方险情

合肥市庐江县同大镇党委委员孔德才记得,他带领同事将“同大镇防汛指挥部第九指挥所”的旗帜插在同大镇临圣村时,是今年6月23日。那段时间,合肥市降雨量增多,防汛形势越发严峻,孔德才和市、县、镇以及村各级工作人员共18人便常驻村中。每天巡堤,查缺补漏,成为他们日常的“规定动作”。

“无论刮风下雨,每天24小时不断人,为临圣村的堤坝查漏排险是我们最重要的任务。”8月9日,记者联系上老党员孔德才时,他和同事们仍在坚持巡堤。胶鞋和雨衣是他们的“抗洪装备”。巢湖水位渐涨期间,孔德才和同事们共发现和处置了14次大堤塌方险情。

“由于附近的自来水厂被淹,直到现在指挥部的民房还不能通水,没水洗澡,也没水做饭。”孔德才说,虽然双脚日夜泡在胶鞋里,脚掌早已磨出水泡,但他和很多同事每天还是坚持巡堤查看,每人全天要走3万步。

记者了解到,为了满足一线防洪工作人员的基本需求,同大镇安排送水车往一线送水,孔德才和同事们就是靠着这些送来的一桶桶水,坚持到了现在。“目前临圣村的堤坝水位从最高峰的13.43米下降到12.36米。”孔德才说,“也许防洪工作还要一段时间,我相信无论再难,我们都会坚持到最后。”

水上巡逻队为百姓守卫家园

为保城市安澜,7月19日,合肥市果断启动肥东十八联圩蓄洪。蓄洪区人民“舍小家,为大家”的坚定付出再次被铭记。

8月9日下午,在肥东县长临河十八联圩蓄洪区内的罗洪村,水上巡逻队志愿者王朝阳和同事刚驾乘冲锋舟返回岸边。过去近一个月,在蓄洪区内巡逻、喊话,确保没有群众滞留以及排查是否有险情发生,成为王朝阳们的“必修课”。

“十八联圩生态湿地是全国在建的面积最大的人工湿地。作为巢湖的蓄滞洪区,十八联圩能够缓解大城市的防洪压力,总蓄洪水量可达1.3~1.6亿立方米。”王朝阳介绍,7月19日13时,十八联圩启动蓄洪。至7月26日夜,十八联圩蓄洪区水位与南淝河水位基本平齐,达到蓄满状态。为守护一方平安,他与20名水上巡逻志愿者已连续大半个月坚守在此,每日24小时巡查不间断。“看到家乡遭遇百年一遇洪灾,我想为家乡出一份力。”王朝阳说,在蓄洪区日常巡查险情之余,他们还会同其他志愿者装包、搬运、压实防洪沙袋,层层接力,处置隐患,为家乡人民垒起“安全防护墙”。十八联圩内共有900多户居民,目前已经全部安全转移。(记者 吴洋 刘玉才 实习生 赵璇)

[1] [2] 下一页 尾页

【专栏】众志成城 坚决打赢防汛救灾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