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上来说知识是可以改变命运的,不过人在任何时候都要有自己的想法和目标,如果连自己为什么读书都没整明白,读书又有何用,

看过这件事情的报道,他本来可以成为一名医生,拥有稳定的工作和高收入,本来可以成为中产阶级,然而他却晕血,不能进行手术工作。这一点就让人费解了。既然晕血为什么还要干医生这个行当呢?我是不理解,或许是有关的文章表述有误。

知识能改变命运是肯定的,但也有一些条件,第一要真正的学到知识,第二要善于把知识运用到该用的地方,第三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要调和好各种关系。

这类人说不定适合做研究。所以有关单位应该管这个事情。可惜至今无人管这个事情。

这位北大博士和当年的猪肉才子陆步轩如出一辙。陆步轩北大毕业后,进入一家企业工作,然而企业倒了,他也就只能去卖猪肉了。如果不是媒体报道,估计他还在卖猪肉。幸好有了媒体的聚焦,他的命运又不一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大,清华学生确实有些奇葩的案例。当然普通大学的学生也有许多奇葩的。所以说,要说这是个例,是个人的问题,我就不赞同了。

说白了,我要表达的不是鸡汤,而是我个人的一种看法。昔日的大学生还是比较值钱的,一旦考上大学,那就是国家干部了,这就是一种身份的兜底。有了这一层身份兜底,即便一个大学生混得再不如意,那也不至于沦落成低保户。而现在的大学生早已经成为普通的劳动者,考上大学并不足以改变命运,尤其是农村的大学生,没什么人脉关系。唯一能够自豪的就是自己耗费了十几年光阴换的的一纸毕业证书。然而在学历贬值的当下,这一纸证书的含金量越来越低。这些大学生没有人脉,也没有资本,还要面临高房价的压力,日子过得如何也就冷暖自知了。

现在的大学只管发毕业证,也很少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有过调查,甚至一些大学还要对所谓的就业率进行造假。普通人想要靠这种大学所教授的知识改变命运简直是天方夜谭了。

而凭借自己的本事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在智力上应该没有问题。如果沦落成低保户或者去卖猪肉等,只能说国家层面没有对这些毕业生有所兜底。按理说这类大学生已经是高考制度的胜出者了,这些人放到古代至少是秀才级别以上,但他们的基本权益其实比不上秀才,考上秀才,国家就有一定的禄米发放,也不需要纳税了,见了当官的也不要下跪了,在地方上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这种待遇也相当于一种兜底制度。而现在没有这种兜底制度,一切推向市场,大浪淘沙,一些人只会死读书,也没有人脉关系。自己也不会拉关系,混得不如意也难以避免。

这对于个人来说,是一种悲剧,对于国家来说是一种人才的浪费。因此笔者建议,国家层面的兜底制度应该有所恢复,不如一切推给市场,高校也不能做文凭加工厂,只管发文凭,其余的一概不问。

一切放任自流,既不利于人才发挥自身的价值,也不利于高校的发展。

另外我还要说的是我们的学校所教授的所谓知识,有的脱离现实,有的已经陈旧不堪,有的内容存在争议,有的甚至是错误的。知识不及时的更新、纠错,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这样的知识学得越多,越和社会脱节,学了这样的知识恐怕只能成为书呆子,靠这样的知识改变命运如同缘木求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