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社会,皇帝是至高无上的存在,是九五之尊。在人们眼中,皇帝金口玉言,所说的话都一定是正确的。这句话并不是从决策正确性来讲,而是从皇帝的地位来讲。如果皇帝有错误,一定不是自己的过错,而是奸臣作祟。但是“罪己诏”确实流传于世,甚至还不少。这就说明皇帝也曾主动承认过错误,公开发布检讨书。而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皇帝,不仅是发布过检讨书,更是将检讨书保留在史书之中,将自己犯错的“罪证”留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皇帝并非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古籍之中,很容易就能找到“罪己诏”范文,如《尚书》中的《汤诰》和《秦誓》等等。如果说“史无前例”肯定是不切实际的,但能将全文保留下来的真的不多,所以也算是一位知错就改的皇帝,他就是汉武帝刘彻,而经过应允被保留下来的检讨书就是《轮台罪己诏》。从某种程度来说,刘彻写检讨书的习惯很有可能是遗传于爷爷汉文帝,因为汉文帝在位期间,被记载的罪己诏就不止一篇两篇那么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罪己诏”有自己的标准格式,虽然格式并不完全一致,但是其内容相对规范化。皇帝乃是万民之首,即使是写检讨书也不会像百姓一般寥寥几个字把事情说一下,道个歉就完事了。如“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朕既不德”、“愚而不明,未达其咎”等等,内容涉及往往很是全面。而被记载的最会写检讨,最能写检讨的便是周成王,据不完全统计,其所写的检讨书也有200余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大汉天子,汉武帝在位时期军事、外交、经济方面都有长足发展。不得不承认,汉武帝在位期间南征北战,开疆拓土功绩斐然。结果看得见,固然是好的,但是过程却无比艰辛,最重要的就是百姓的利益。汉武帝虽然雄心壮志,但属实能花钱,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没有一件事没有钱能够完成,甚至都是劳民伤财的典范。“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一位将军敢说出如此豪言,背后必然站着一位具有雄心壮志的皇帝,在中国古代史上,敢于支撑如此豪言的也就只有汉武帝一人,而这样的豪言,无疑是建立在“劳民伤财”之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轮台罪己诏》颁布于汉武帝晚年时期,即征和四年。轮台是地名,而起因就是当地的官员请求增加税负,用来强化边防,希望能多派兵驻守。从罪己诏的颁布就可以分析出,这一奏请最终被驳回,这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汉武帝晚年时期的执政风格。如果换做早年间,也许又是另一番光景,而这一切从汉武帝当年的花钱方式就能看出。如果不是景帝积攒家业,汉武帝即使想要开疆拓土也是有心无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轮台罪己诏》的颁布有一定的原因,按日常分析,在古代时打仗一定不会是在严冬,则只剩下春夏秋。这三个季节要么播种,要么收获,如果打仗征兵则需要农民离开田地。农田中的劳动力减少则意味着粮食产量的减少,这对于物产不丰富的古时是致命的。所以汉武帝不仅仅驳回了请求,更是颁布了罪己诏对自己以往的行为做出反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轮台罪己诏》中,能够看出汉武帝的谨慎与反思,谨慎是因为过往五十年间,自己穷兵黩武,给百姓带来了影响。而反思则是因为早年的劳民伤财而面对天下百姓承认错误。在《轮台罪己诏》中承认“曩者,朕之不明”。此时的汉武帝已经不再年轻气盛,而是回顾五十年间的动作,明显与汉朝开国初年的休养生息相悖。虽然有一定成绩,却无形中伤及了根本。在《轮台罪己诏》中提到“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而随后汉武帝真的停止了一切劳民伤财的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轮台罪己诏》颁布之后,汉武帝重启休养生息的政策,使汉朝经济再一次步入稳步发展的轨道。面对千疮百孔的大汉朝,汉武帝五十年间的所作所为历历在目,他做的对错已经不再重要。作为皇帝,英明君主固然有之,但昏庸的也比比皆是。能够正视自己的错误,敢于回首往事,把自己的问题摆在台面上,就是汉武帝独有的气魄。罪己诏并不稀奇,但勇于承认问题,让自己的功过都被历史评说,其气魄独一无二,“雄才大略”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