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88岁患有“病窦综合征”、合并阿尔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的刘奶奶从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出院了。就在3天前,刘奶奶在医院成功植入了Micra无导线起搏器。她也成为医院首位接受无导线起搏器植入的患者。该起搏器不足2g,续航寿命超12年,且无需在胸前开刀,该技术是目前起搏植入领域的最高水平。这标志着成都市五医院正式开启了无导线起搏器治疗心律失常的新时代、医院心律失常诊治水平迈入了省内先进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复晕厥,植入心脏起搏器是唯一治疗方法

今年88岁高龄的刘奶奶因反复晕厥跌倒多次入市五医院治疗,入院时,刘奶奶的心跳每分钟仅30次,被诊断为“病窦综合征”。该病目前无有效药物治疗,随时有发生猝死风险,植入心脏起搏器是唯一治疗方法。

心内科主任郎明健说,刘奶奶还患有老年痴呆、体重仅40公斤,如果植入传统起搏器需要开刀植入皮下,术中术后患者均无法配合,伤口管理困难、发生起搏器囊袋出血、感染的风险极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能够避免风险呢?

郎主任带领市五医院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团队经过缜密的方案分析,认为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技术能更好地解决困扰刘婆婆的问题。无导线起搏器无需在胸前开刀制作囊袋、无切口、无伤疤,能有效减少创伤与感染风险。与患者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后,最终决定为刘奶奶植入Micra无导线起搏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胶囊”起搏:手术22分钟、续航超12年

Micra无导线起搏器,顾名思义就是没有导线的起搏器。它不足2g,就像胶囊大小,又被称为“胶囊起搏器”,体积和重量仅为传统起搏器的十分之一。

8月6日上午,在成都五医院麻醉科及介入室的全力配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指导下,成都五医院心内科起搏团队成功将起搏器通过导管植入到刘奶奶右心室室间隔中下部。手术顺利,用时仅22分钟。术后,刘奶奶心跳恢复到了每分钟60次,并且几乎感觉不到起搏器的存在。术后恢复良好,并在8月9日出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郎主任介绍道,Micra虽然小,但是寿命却长达12年以上,同时还能够兼容3.0T核磁共振扫描检查,可为心脏提供持续稳定的动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与传统起搏器相比,无导线起搏器具有体积小,功能强大,抗核磁共振检查等优势,由于植入难度相对较大,目前省内仅有少数心脏中心可开展该技术。成都五医院成功开展此项新技术,将给更多心律失常患者带来微创、高效的治疗新选择。

四川在线记者 石小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