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职业,相信你所从事的职业,可以带来信仰的力量。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这点,那么整个社会就会更加和谐。”这是眼科医生陶勇,经历了那场意外之后,慢慢回归日常生活的原动力。很多人说,这场疫情中的每一位医务人员都是英雄。其实,在踏上从医之路的那一刻起,他们对职业的热爱就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总有足够的力量面对所有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入武医门 一往而情深

2016年8月,邵丽敏怀着一腔热忱进入武进人民院工作,这也是她梦想起航的地方。像所有新人一样,面对全新的工作,她也有一丝忐忑。但静下心来,她从未质疑过自己从事护理工作的初衷,这便让邵丽敏可以披荆斩棘、无所畏惧。她在工作中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努力提升理论水平,一身技能也在日复一日的临床工作中愈加精湛。

在同事眼中,她是积极向上、性格爽朗的好战友;在患者眼中,她是嘘寒问暖、无微不至的小姑娘。内分泌科的病人多是老面孔,除了疾病本身的性质原因,很多病人因为做不好自我管理和家庭护理,总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每到这时,邵丽敏总是能换位思考。不管是日常工作还是定期宣教,她都把患者的康复摆在首位。

“工作每天都有,如果只是重复,就很难进步。”休息时间,她坚持读书,有专业书籍,也有很多其他类别。也正是这些静下来读书的时间,让邵丽敏可以自我调节,可以有渠道认识更广博的世界。护理部举办的各种竞赛,不管是操作类的还是报告演讲类的,邵丽敏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院内其他的文体活动,她也积极参与,她觉得这让自己的生活更加饱满和立体。

号角方吹响 武装即应战

农历春节刚过,抗击新冠病毒的战“疫”全面打响。邵丽敏主动报名作为第一批战斗一线的护理人员,听从上级安排。大年初一,邵丽敏放弃休假,投入到党校隔离点的工作中去。她没有问自己去了隔离点后具体的工作,也没有在意什么时候休息、什么时候回家。她只觉得,需要她的地方就是战场,她就必须像一位战士一样,守住脚下的每一寸土地。

为了让自己尽快熟悉隔离点的工作,做好职责范围内事情的同时,也有能力应对一些突发情况。邵丽敏积极参与各项流程的制定和执行、完善医学观察人员信息、整理物资等工作,一直坚守在党校隔离点上。她一直说,和奔赴武汉的同事比起来,自己做的很微不足道。隔离点是保障公民健康的第一个哨岗,只有不失分毫,才能取得这场战役的最终胜利。

面对隔离人员出现烦躁不配合的状况,邵丽敏非常理解,也积极在能力范围内帮他们解决问题。“这种情况下,缺少家人的陪伴,对未知的担忧,都会产生焦虑。”邵丽敏回忆说。她在护士长的指导下,按照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心理特点,及时给有需要的人员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感受到切实的人文关怀。

守防线不退 藏初心诚恳

从党校撤回后,邵丽敏主动投入到医院发热病房运行的工作中,护理暂时需要隔离的患者。她本着吃苦耐劳的精神,不退却、无怨言,把隔离区的每一位病人都当作自己的亲友,用细心、耐心和责任心去面对他们。当听到一位老年被隔离人自述有痛风病史时,她坐在老人旁边,唠家常一样地询问他平时的饮食习惯,指出需要调整的地方,事后更是细心地为他手抄了一份痛风饮食单备忘。虽然在发热病房停留的病人,都没有和邵丽敏有太长时间的接触,但她还是因为细心体贴获得了“小棉袄”的称号。

每次听到这样温暖的呼唤,邵丽敏都笑得合不拢嘴。一天半夜,又是邵丽敏值班,她在巡视病房的过程中发现一名老年患者突发心衰需要抢救。她寸步不离地守着老人,配合医生做各项治疗,还轻声细语地安慰急得发慌的患者家属。老人转危为安,这份敬业,令老人和家属十分感动。疫情以来,我院“升级版”的发热病房跨越了三个季节,冬春夏,每一季都有邵丽敏默默的身影。

有了信仰,肃杀的黑夜里便有了炽热的光芒;有了信仰,茫茫的海面上便有了灯塔的瞭望;有了信仰,战士们就有刀有盾,不畏前路、风雨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