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以来,德州市武城县以绿色公墓建设为突破口,着力破解土地、资金与传统观念“三大难题”,积极稳妥推进殡葬改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难”破冰

截至目前,全县首批14处绿色公墓试点已基本建成并投用,不仅实现了消灭“增量”,原有“存量”土坟迁入到新建公墓,也为补齐农村地区殡葬领域公共服务短板,打造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发挥了积极作用。

推进绿色殡葬改革势在必行

今年5月,武城县四女寺镇卧虎庄村,小麦颗粒饱满,田间日渐金黄,一派丰收在望的美景。四周环望,麦田间零星散落、长满荒草的“土丘”却显着有些“不和谐”。“现在农业生产都讲究机械化,这些在大田中的散布的坟墓,不仅占用耕地,还不利于大型机械作业。”卧虎庄村支部书记张子平说,麦收后,这些散落在外的坟墓都会迁入到新建成的公墓。去年11月,卧虎庄村腾出原来的老墓地,在原址上建设成高标准的新公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女寺镇卧虎庄村公墓

近年来,由于土地资源有限、成本不断上涨,提倡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大势所趋。尤其是农村地区,传统“公共坟地”坟头早已是密密麻麻,再无立“坟”之地。群众为了能够土葬,四处寻找无主荒地或占用基本农田。不仅浪费了土地资源,也极易因占地引发基层矛盾,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殡葬改革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多数陈规陋习集中在殡葬这个环节,比如逝前修坟、骨灰装棺再葬和丧事大操大办现象等,给群众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很多群众不认可,但囿于传统观念和碍于情面,又不得不“随大流”。

近年来,各地殡葬改革加速推进,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改革探索或中途流产,或因方法不当,激化了矛盾。各地推广更加节地和环保的生态殡葬形式,如树葬、草坪葬等,也是叫好者多,响应者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女寺镇卧虎庄村公墓

“在绿色公墓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充分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工作宗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让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政策优惠。”武城县民政局局长田瑞华说。

目前,武城县首批14处农村绿色公墓试点全部按照“花园式”公墓建设要求,统筹规划好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严格按照标准建设墓穴、安装卧式碑,配齐配全集中焚烧炉等附属设施。在公墓设置绿化隔离林带,碑前墓后空闲地见缝插花、立体布绿,营造出既庄严肃穆又清新优美的祭祀环境,与老式坟头形成鲜明对比。

破“三难” 扎实推进绿色公墓建设

推行绿色殡葬知易行难,除了传统观念这一公认的“老大难”,还受限于缺少建设用地指标,基层财政无力投入等多重困扰。武城县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基础上,充分利用传统墓葬区新建绿色公墓,有效增强了群众参与殡葬改革的主动性和创造力,破解了困扰殡葬改革的难点、痛点。

(一)土地指标奇缺?“乱坟岗”原址建成新公墓

“地根”日趋紧张,如何保障土地供给是突破绿色公墓建设的首要关口。一方面,在要素跟着项目走的背景下,为公墓建设提供建设用地指标并不现实;另一方面,公墓的选址要符合土地规划、村庄规划,严禁占用基本农田。

“符合条件的土地指标紧缺,必须要在现有条件下充分挖潜资源。”武城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罗瑞生说。经调研发现,武城农村各村庄普遍存在“传统墓葬区”,如果能够利用这些特殊用地新建公墓,不仅可以增加可利用面积,更为关键的是通过旧坟腾挪消灭“存量”,将殡葬改革引向深入。

据武城县民政、自然资源部门联合调研摸底,全县仅“传统墓葬区”共有119块,涉及土地达1718亩、林地60449亩、未利用地4494亩。基于此,武城县确定了以传统墓葬区就地新建为主,林地、未利用地为辅的绿色殡葬建设思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统墓葬区就地新建

目前,武城县已建成绿色公墓用地全部合规,8处为特殊用地、3处为未利用地、3处为林地。其中,老城镇南街村通过迁走40座坟墓,腾空土地4.6亩,设置合葬墓穴350个,不仅能容纳周边所有坟墓,还能满足附近村庄5000人口20年的安葬需求。

同时,武城县按照《山东省公益性公墓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要求,结合第三次国土调查及正在进行的国土空间规划,规范特殊用地手续,为绿色殡葬建设提供用地保障。

(二)钱从哪里来?多方筹措,分类奖补鼓励多村联建

武城县持续加大财政投入,积极整合各方资源,通过“上级扶持、部门争取、县级统筹、镇级自筹、社会捐助”等方式多方筹措资金,保障绿色公墓建设需求。

全县首批14处农村绿色公墓已投入资金1500万元。武城县民政部门牵头争取省级财政对2019年至2022年节地生态绿色公益性公墓建设奖补资金,目前已落实资金37万元。由发改部门牵头争取将县殡仪馆公墓建设列入新增中央投资项目,目前已申报项目资金398万元,已报省发改委待批,武城县财政出资750万元予以支持。

为节约投入,武城县提出鼓励多村联建集约化公共墓地。县财政按照“分类奖补”的原则,拿出“真金白银”制定鼓励政策。其中,对覆盖人口超过5000人的,县财政承担60%;超过10000人的,承担65%;超过15000人的,承担7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类奖补”鼓励多村联建

各试点镇村将公益性公墓建设、运营、管理纳入政府基本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范畴,优先保障建设资金。同时鼓励发动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捐助,不断拓宽资金渠道。

“第二批试点将以多村联建公墓形式为主,探索由县乡财政统筹,以土地流转形式‘租用’村集体土地,为村民提供公墓管理维护等岗位,把绿色公墓打造成集体增收、群众受益的公益项目。”田瑞华说。

(三)观念怎么改?既要讲清道理,也要算明账目

推行绿色殡葬的重点在于破除群众的观念问题,而重点中的难点是如何处置“旧坟”的问题。“起初有村民认为这是对先人的不敬,还不能坦然接受。”老城镇南街村支部书记张风水说。

不搬走旧坟,如何新建公墓?于是,南街村“两委”班子不厌其烦地给群众讲政策、谈道理;他们注重发挥群众的主体地位和意愿,组织村民代表到外出参观学习先进经验,了解绿色公墓建设情况。

武城县乡村三级联动,帮助群众算好经济账、土地账、环保账、安全账、和谐账“五笔账”,以实打实的数据赢得群众信赖。例如,推行绿色公墓,仅取消棺木、丧架队一项,就可节约3000至10000元,每起丧事办理费用由2万元下降到5000元,逐步获得群众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群众受益的经济账

绿色公墓建设过程中,既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也要敢于承诺、兑现承诺、取信于民。比如,去年迁坟过程中,南街村向主动迁坟的群众承诺,2020年春节前搬入新公墓。“既然已经答应村民了,我们冒着天寒地冻、缺少人手等不利因素,也要把工期赶上。”张风水说。

此外,武城县实施“五免”惠民优惠政策,即动用机械、接运骨殖骨灰、骨殖火化、骨灰盒、骨灰寄存全免费,全面激发群众迁坟积极性。目前,14处农村绿色公墓安葬新死亡人员骨灰32例,迁移坟墓164座,免除群众费用17.7万元。

乘势而为,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

一直以来,殡葬改革是公认的全国性难题,也是很多地方党委政府不敢轻易触碰、也难以推动的敏感区域。武城县立足实际,通过在农村传统集中墓葬区原址新建绿色公墓,不仅实现了消灭“存量”“增量”问题,也为将殡葬改革引向深入打下了群众基础。下一步将顺民意而为,乘势追击,持续深化殡葬改革,树立绿色殡葬新风尚。

(一)顺民意而为,注重发挥群众的主体地位

近年来,随着移风易俗等工作深入推进,基层群众对绿色殡葬并不陌生,可以说心理上是接受的。改革的关键在于怎样将一家一户想办却办不成的事变成一种群体行为,进而形成全民自觉。武城县在推行绿色殡葬过程中,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充分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比如,武城镇肖邢王村根据群众意见,将墓园按照村里14个家族划分“庭院”,一个家族葬在一块,这样群众迁坟的意愿就更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郝王庄镇草一村祠堂

实践证明,将党委政府主推工作与群众利益紧密捆绑在一起,注重发挥群众的主体地位,变群众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是推进绿色殡葬改革成功的关键。

(二)由单点突破到全面开花,将殡葬改革走深走实

破陈规,除陋习,不止于传统丧葬模式由无序“乱葬”变为逝后入公墓,而更在于文明新风从理念到行动、从过程到点滴细节的系统革命,这需要党委政府的系统性谋划和强力推动,需要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支持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推动移风易俗

推进殡葬改革走向深入,应以营造良好移风易俗舆论环境为先导,充分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村民自治重要作用。同时,提供减负、让利等有“温度”的政策性激励,获取群众认同。武城县推行“全民惠葬”,凡在武城县域死亡的当地户籍居民从遗体运输、火化到公墓安葬等费用均由财政承担;当地政府推行的丧事礼仪改革逐步获得群众广泛认可,“丧事俭办”“厚养薄葬”新风正在逐步形成。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海峰 通讯员 杜春明 王先攀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