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8月10日讯(记者陈咏 通讯员侯伶俐 郭刚)9个月大的女宝宝芊芊(化名),正是满屋子到处爬的年龄段,对什么都很好奇。前几天,她趁着家人不注意,竟将3颗“巴克球”塞进嘴里,结果导致了肠穿孔。8月7日晚,孝感市中心医院小儿外科专家团队紧急手术,在芊芊的肠道取出了3颗“巴克球”,随后孩子转入重症监护室进一步观察和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取出的巴克球

8月5日,芊芊好端端的忽然一吃东西就呕吐,腹部也胀得鼓鼓的,还不会说话的她只会用哭闹来表达身体的不适。家长以为孩子生病了,带到当地医院就诊,彩超提示芊芊肠管扩张、肠蠕动减弱,诊断为肠梗阻,建议转入孝感市中心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6日下午,芊芊在孝感市中心医院小儿外科就诊,CT提示芊芊小肠扩张,肠内有异物,遂进一步行腹部X线平片检查,发现肠道内有3颗连在一起的小钢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芊芊肠道内的巴克球

芊芊妈妈这才晃然大悟,想起家里有一款大女儿玩的“巴克球”,可能让芊芊误吞了。

当晚,小儿外科专家团队为芊芊紧急手术。术中发现3颗“巴克球”分布在不同的肠段里,并吸粘到一起,肠壁被压穿,发生了肠穿孔;同时还将部分肠子卡压在中间,形成了“内疝”,导致肠梗阻

经过一个小时的手术,专家团队为芊芊取出了3颗“巴克球”,并对穿孔肠道部位进行了缝合。由于后期面临着肠道穿孔愈合恢复问题及后期感染风险,术后,芊芊被转入重症监护室继续观察治疗。

据了解,“巴克球”是一款网红玩具,色彩鲜艳,磁球彼此吸引可变换不同的外形,其卖点在于高磁性,这也正是它的危险之处。记者在淘宝上看到,商家宣称“巴克球”具有强磁特性,不适合14周岁以下儿童玩耍。而在网络上,关于儿童误吞“巴克球”的新闻时而有之。有报道称,“巴克球”的磁力高达4000高斯,一颗直径仅几毫米的小球,就能吸起两三枚一元硬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克球

孝感市中心医院小儿外科主治医师杨坤介绍,幼儿分次吞入的磁球随小肠蠕动向下运动,由于肠管柔软、狭长和弯曲,当不同位置的磁球运行到邻近的肠曲部位时,强大的磁力相互吸引,立刻夹挤双层肠管,此时磁球不能再运动,压住的肠管逐渐缺血、坏死,最后穿孔。如果肠管其他部位还有磁珠,就会依次再发生吸引夹挤肠管,最后磁珠形成链珠状,夹挤的肠管相互折叠,形成肠梗阻。

近年来,儿童误吞磁珠的意外频发,有的病例发生在13岁大童身上。杨坤提醒家长们,要对孩子负起监护责任,严格禁止儿童接触巴克球(磁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