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有关中俄合研的CR-929宽体大飞机项目受阻一事,在各界引发了广泛讨论。前不久,俄罗斯伊尔库特哦公司总经理拉维尔·哈基莫夫称,CR-929的交付时间可能推迟至2028年至2029年,即比原定时间表延后了3到4年。至于深层原因,则是俄罗斯方面的目标是“不分享技术”,而中方则“渴望获得技术”。显然,若是在技术转让和转让比例等问题上无法谈妥,那CR-929项目的进度必将大为受挫,甚至不排除就此告吹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大体上看,中俄两国在CR-929大飞机上的合作,基本可视作“中方出钱,俄方出技术”,最终成果由双方共享,各自在国内建立生产线,可实现独立生产,并均可对外出口。不过,即便面对中方“诚意满满”的钱袋子,“战斗民族”似乎仍不愿意将核心技术倾囊而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变故的背后,一种可能是俄罗斯想以技术为筹码,向我们开出更高的价格,即想要俄航空技术就要给更多的钱;但还有一种可能,即俄罗斯人真的不在乎CR-929大飞机项目的“死活”,毕竟其手中还有另一款宽体大飞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不久,俄罗斯国内消息显示,俄制新型宽体飞机伊尔-96-400M已启动认证测试活动,该机装备了俄制新型民用大涵道比喷气式发动机PD-35,以及可满足欧盟最新标准的俄制现代化导航系统。不出意外的话,预计伊尔-96-400M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所有认证测试。与采用双发布局的CR-929不同,伊尔-96-400M是一款四发客机,也是当今世界上唯一在研的新型四发客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民用航空发动机性能与安全性的提高,如今的双发宽体客机已经可以在航程和安全性上接近乃至媲美曾经的许多著名四发客机。要知道,发动机越多,油耗就越大,客机为此付出的重量与结构复杂性代价也越大。因而无论是波音还是空客,在747系列和A-380后,都再无新型四发客机研制项目,而是将精力投入到了远程双发客机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个角度来想,有了经济实惠且性能不差的CR-929大飞机项目后,俄罗斯却依然执意保留和推进成本明显毫无优势的伊尔-96-400M四发客机,这显然说明其并不在乎该机在运行成本上的劣势。那么反过来想,不注重使用成本的飞机会作何用途?合理的解释并不多,其中一个可能性就是军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民用领域不同,军用领域对装备性能的要求更加苛刻,为了追求某些性能,生产成本和使用效费比等因素往往都会“靠边站”。由此想来,在双发客机大行其道的今天,俄罗斯却坚持研发四发的伊尔-96-400M,很可能是想将该机投入军用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俄罗斯现役军用大飞机平台基本只有伊尔-76和安-124两款运输机,其中安-124因体型过于巨大,且对机场跑道要求较高,故改装难度和适用性都不够好。如此一来,伊尔-76就成了唯一可用的特种大飞机平台,如改装成加油机和预警机等。然而,与西方国家普遍以民用客机为平台改装加油机和预警机的做法相比,军用运输机出身的伊尔-76有着典型的先天不足,如机舱内部的降噪与减震不够好,发动机油耗过大导致留空时间和航程都较短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想来,伊尔-96-400M未来极可能拥有“军民两用”的身份。至于CR-929项目,其固然不能算作是俄罗斯对华合作的一个“骗局”,但也不能完全排除一个可能,即俄罗斯以某些核心航空技术为饵,诱使我们拿出更多的经费资金,而俄方在拿到钱后,或以此反哺自己的伊尔-96-400M。如此一来,既可让伊尔-96-400M的问世时间早于CR-929,提前抢占一些市场,同时也让本国的军用大飞机得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