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句话出自鲁迅先生《故乡》,相信不少80、90后,对当时语文课本里“月光下的闰土和猹”,对鲁迅先生的文笔一定印象深刻。

但对于00后来说,鲁迅先生的文章,他们读过、理解过的俨然减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并不怪学生和老师,而是在源头上——教材编撰时,教育工作者有意地“去鲁迅化”。

  • 2003年,高中阶段的语文课本,鲁迅作品仅剩两三篇,删去了《阿Q正传》《药》等;
  • 2013年,初中的语文教材删除了《风筝》,保留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2017年,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本,小学阶段仅有2篇鲁迅作品,初中有6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语文教材“去鲁迅化”,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看法:

有的家长认为,鲁迅的文章太难懂,不适合学生学习,应改删

有的家长认为,鲁迅的文章极具家国情怀和批判精神,应该留

01为啥要“去鲁迅化”?从这几方面看并不难理解,甚至对孩子有好处

一、鲁迅的文章多晦涩难懂,孩子理解起来吃力

对于删去鲁迅先生的文章,教育专家有自己的看法:

对于刚读初一的孩子来说,要想理解鲁迅先生在《风筝》中想表达的内涵和深度,是有一定难度的。

这种情况是不可否认的,鲁迅先生身处的时代和其思想深度,决定了他的文章必定是会投射社会现状的。

学生读起来自然很难理解,不那么有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孩子需要开阔眼界,而鲁迅的文章占比太大

其实和鲁迅先生同期的文学家并不少,他们也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可为什么孩子们提起来如雷贯耳的,只有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祝福》呢?

很重要原因是,过去的教材中,鲁迅先生的文章占比太大了,没有给其他优秀的文学作品留地方。

而孩子要开阔眼界,就必须“博览群书”,得“去鲁迅”引新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青少年时期正在确立三观,需要积极向上的能量

小学乃至中学阶段,是一个孩子的思想初步建立,由幼稚逐步向理性过渡的阶段,而老师、课本、学校作为很重要的思想来源,在给孩子们灌输知识时,尤为重要。

鲁迅先生生活在那样的时代,他笔下的人物必定是在水深火热中挣扎的,阴暗、讽刺的也自然会涌动在文章里。

但孩子是未经风霜的花朵,能不能接受这一切,还值得商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那鲁迅先生的文章,究竟值不值得读?听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怎么说

不可否认,“去鲁迅化”会给孩子带来轻松和愉悦,再也不用背那些绕口又难懂的句段了。

同样不可避免的是,“减负”的少年们会少一份批判精神,少一点家国责任,少一丝嫉恶如仇。

著名鲁迅研究专家、北大教授钱理群,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中小学教育教不教鲁迅”的本质问题是——我们这个时代,还需不需要鲁迅这样的知识分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个问题,不少文学家都曾做过“回应”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曾坦言:我所有的长篇小说加起来,都不如鲁迅先生的一篇中篇小说《阿Q正传》。

而这篇文章,却被语文教材删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着》的作者余华,青年时期第一次翻开《狂人日记》就被震撼到了,曾公开说:鲁迅是我唯一的精神领袖。

文坛“鬼才”贾平凹,从鲁迅的《药》中获得灵感,创作了大量类似的文学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么多文学家、作家,为鲁迅“背书”,足以证明鲁迅先生的作品是有意义的,是值得孩子去拜读的。

讨论话题:您对鲁迅先生的哪篇文章,印象最深刻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大家分享您的观点和看法

(文中配图全部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