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刘旭强

抱着娃走家串户,个性坚韧,帮扶热情,做事踏实。提起杨淑红,整个兵山村的人都竖起大拇指:“就是带着孩子扶贫的那个女干部!”

2019年3月,巴中市巴州区财政局开展扶贫工作人员抽调,还没休完产假的杨淑红执意参加,多次跟局领导说情,加上基层缺乏人手,终得局里同意。从此,她抱着两个月大的孩子开始了在巴中市花溪乡兵山村的扶贫旅程。

担任扶贫队员的三百多天里,“小杨同志”用炽热的心赢得了村民们的爱戴,带着娃娃来扶贫的的事情也在周边乡村广为传开。帮扶工作中,她收获村民100%的满意度,向组织交上了合格的答卷。

因娃娃感冒萌生退意

家人支持下坚持扶贫工作

“从没想过这里的条件会这么艰苦。” 来到兵山村,杨淑红发现这里与印象中的农村相距甚远:兵山村是巴州与平昌两县(区)交界处的一个贫困山村,平均海拔800多米,山高路险、水源匮乏,完全靠天吃饭。村辖5个社,除一条横穿全村的村道路外,到社的路都还没修通,最远的群众家里要步行1个多小时才能到达。

辛苦可以适应,就是对孩子愧疚。为了多陪孩子,杨淑红走家串户都带着孩子。春夏雨多,山高天寒,昼夜温差大。入村后不久她感冒传染给了孩子,让她心生退意。

丈夫劝她:“既然当初决定要来扶贫,就要坚持下去,我忙过这一阵就来协助你,一起并肩战斗。”丈夫的支持下加上自己的不甘心,杨淑红坚持扶贫工作。为了不影响工作,杨淑红还将母亲接过来,陪自己走村串户照顾孩子。

“带着孩子不容易,还是找个人顶替一下吧!”局领导和同事们都劝她。让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是,杨淑红很是倔强,她觉得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承诺,一份责任。

抱娃扶贫事迹流传开

打消了心中的疑虑,杨淑红坚定信心投入到扶贫事业当中。为登记扶贫工作所需台账,杨淑红白天外出走访调查,晚上做台账。她帮扶的3户贫困户,1户在山上,2户在山下,相隔甚远,走一次要一整天。几个月时间,杨淑红来来回回不知走过来多少次。为了多些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只要时间允许,杨淑红便总是抱着娃娃外出走访。

由于兵山村距巴城50多公里,为不影响工作,杨淑红常常住在农户家。凌晨一两点,杨淑红的住处时常灯火通明:孩子哭了,喂喂奶;孩子不哭了,把孩子放在床上继续工作,订规划、算账、填表……带着娃娃来扶贫的“小杨同志”渐渐在乡亲间传开,一个个竖起了大拇指。

村民竖起大拇指

通过几个月的接触,兵山村的老老少少从心底里信任并喜欢上了杨淑红这个做事认真、手脚勤快、热心耿直的扶贫干部。

贫困户向旭东由于前几年投资失败,债台高筑。一家人全靠向旭东做点化肥销售代理小生意,勉强糊口。她通过朋友亲戚给他联系客户,帮他宣传、推销,又争取一个私人企业捐助的免费学车名额。向旭东说今后运输就不再请人了,一年赚个3、5万没问题。

贫困户向荣金一家6口人,妻子、儿媳常年多病,仅靠儿子外出打工养家糊口。孙子孙女由于文化不高,又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偶尔打点短工。杨淑红帮助孙子孙女参加技能培训,联系进厂务工,每月有了稳定的收入。由于家里常年只有两个留守老人在家,她时常买些猪肉、糕点等去看望他们,并与他们的儿女微信联系,让他们随时了解父母的身体生活状况,好安心在外工作。

贫困户张孝联一家3口人,妻子是残疾人,儿子早年车祸死亡,儿媳离家出走,留下一个孙女还在读小学。杨淑红多次到学校和教育局争取各种补助,让张玉梅的生活得到了保障。并随时与学校班主任联系,了解关心张玉梅的学习生活情况。

她帮扶的3户贫困户一说起杨淑红都感慨万分:“小杨带着娃娃来扶贫,整天东奔西走帮助我们,她就是我们的亲人啊!”

杨淑红也从内心感受到了兵山村村民的质朴、善良和热情,看到了他们对改变贫困现状的渴望。她说:“真心喜欢上了这个地方,喜欢上了这里的人,希望能早日看到他们脱贫致富,兵山村真正变成‘金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