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很多人一样,王法胜会把对文化、文明的思考记录下来——

不一样的是,他还去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法胜 本报记者潘爽/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庆书友会·邂逅湖读书会”启动仪式暨第一次书友见面会。(资料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5年“共迎世界读书日·大庆书友会大型书友见面会”上,包括邂逅湖读书分会在内的大庆书友会首批十个读书分会正式宣布成立。(资料片)

十年前,杭州西湖湖畔,他的心被西湖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点”了一下;十年后,“邂逅湖”在大庆声名远播……

他叫王法胜,他不一样。

他爱读书,与很多人一样,喜欢畅游书海,地理、历史、政论等门类颇有涉猎。在翻阅大量资料后,他撰写出版了《大庆城事》,道尽大庆历史。

他爱旅游,与很多人一样,信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几乎走遍了中国,还去过20多个国家。但他每到一处都将当地值得借鉴的经验记下来,回来后就将文化的种子“播下”:看到很多地方公共设施上有指路标识,他在大庆发起第一家民间“旅游咨询服务”站点;受英国湖区“比特兔”启发,他正在创作“百湖童话”……

他爱文化,与很多人一样,喜欢写作,将对文化,以及对文明的所思所感记录下来。但他的思考与笔触常锁定在如何厚重这片土地的文脉上,于是有了《美丽的邂逅湖》《邂逅湖情歌》《邂逅湖的夜晚》歌曲,这三首歌曲开创了我市为百湖而歌的先河……

一个文化爱好者的十年

王法胜,市作协副主席、市大众音乐协会副主席、大庆石化作协主席、邂逅湖读书会会长、大庆市全民阅读首批主讲师。

“以上身份相对而言,您更喜欢哪个?”采访时,记者问王法胜。

“都不是。我觉得文化爱好者更好。”王法胜答。

“哦?那您怎样定义文化爱好者?”记者又问。

“参与文化、引领文化,心底常怀这份责任。”王法胜答。

文化圈的人谈到王法胜,多会提到一本书、一座湖——

一本书与一座城

王法胜又要出新书了。算上这一本,他已经出了三本书。不过,最让人熟知的,还是他在2010年出版的30多万字的《大庆城事》,这本书甚至被誉为“全面解读大庆自然与历史文化第一书”,很多人对王法胜的认识,也是从这本书开始的。2010到2020,已有十年,这也是他作为一名文化爱好者身体力行的十年。

《大庆城事》为何能获得如此赞誉?书中从开篇概述、自然风光、古文化探寻、石油会战、石化建设、民俗宗教、旧城往事、书香大庆八个方面,对大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重大事件、民俗传闻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解读。

很少有人知道,《大庆城事》在出版前历经了七年的铺垫。

那是2003年,当时王法胜在大庆石化公司二级单位的综合部门工作,接待是他工作的一部分。不少外地同僚、朋友对大庆还停留在油城、井架、荒原的固有印象,来了之后才发现,原来大庆的生态景色如此美丽。总有外地朋友指着一处处景观问王法胜:“这是什么?什么来历?”被问得多了,王法胜萌生了一个想法——大庆不只有石油和石油文化,这座城市的文化是多元的,应该展示出来,让世人知道。于是,他找报纸、查网络,翻阅县志、市志等,找到线索上百处,而后逐一进行实地采访。五年多走访、一年多整理,书出版了。

后来,大庆本土作家李建刚成了放漂这本书的第一人,他的推荐理由是:以游记的方式解读这座城市鲜为人知的精彩故事,是这本书的动人之处。

除了当年石油会战萨1井、杏1井、喇1井“三点定乾坤”的功勋井,在油田发现和开发中其实还有另外13口功勋井;萨尔图区的“萨尔图”三个字除了满语中“有风的”、“有月亮的”解释之外,还有被学术界更趋公认的另一种说法——“泥沼或湿地”……翻开此书,就像翻开尘封时日的历史。读完此书,任谁都能将大庆的城市历史说个八九不离十了。

这是书的故事,还有湖的故事。

邂逅湖与百湖

与王法胜渊源颇深的湖,叫“邂逅湖”,位于大庆石化体育馆旁。

这湖原本没有名字,很多年前大家叫它“人工湖”,是王法胜给它起了“邂逅湖”这个美丽的名字,又赋予其文化意义,使它成为百湖城里靓丽的一景。

如何为湖赋予文化意义?一篇《邂逅湖记》阐述“邂逅湖”名字的寓意,让人印象深刻。

而后,便是以湖名为符号开展文化活动,邂逅湖逐渐声名远播。

第一项文化活动,是成立大庆书友会邂逅湖分会。这件事,得从大庆书友会说起——

2012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大庆书友会成立了。随着活动不断开展,在百湖城掀起了不小的读书、漂书热潮。

王法胜注意到了这项活动。一天,他遇到大庆书友会负责人,两人商量后,决定在卧龙地区成立一家大庆书友会分会,带动喜欢读书的人有组织地读书。王法胜和自己熟悉的、喜欢读书的书友们商量后,发动起一大批喜欢读书的人,在2015年4月18日,成立了“大庆书友会邂逅湖分会”。

邂逅湖读书分会成立后,先后举办了“关东文化”讲座、书画艺术讲座、体验油陶艺术、“当西湖邂逅百湖”文化主题访谈等一系列读书活动,团结带领全市万余名书友和文化爱好者,开展线上线下活动近两千场次。目前,邂逅湖读书分会有会员500余人,其中石化员工占40%左右,年龄30岁到70岁居多,有企业干部员工、政府官员、老师、军人、学生、个体从业者。

后来,王法胜又带头打造邂逅湖文化:联合大庆市大众音乐协会为邂逅湖创作了《美丽的邂逅湖》《邂逅湖情歌》和《邂逅湖的夜晚》三首歌曲,开创了为百湖而歌的先河;与大庆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合作,为邂逅湖创作书画和摄影作品,把一座城市的美集中展现在一方湖水之中;与市作家协会联合创作了中篇小说《邂逅湖》和众多赞美邂逅湖的诗歌、散文,用文字把美丽的邂逅湖镌写在百湖之城的大地上;与龙凤区兴化街道联合建立了邂逅湖群众艺术馆,为社区群众打造一处独具特色的文化基地……在邂逅湖畔设立了“邂逅湖地标”、“余秋里题词”、“李敬题词”和“邂逅湖七夕文化节”碑刻,还建立了大庆书友会耕读基地、作家创作基地和城市湖畔书房,提高了邂逅湖文化名片的实体感召力,使自然的湖泊散发出浓厚的人文气息。

邂逅湖成了大庆百湖之中极具文化品位的一个。为城市文化建设所做出的努力,使王法胜受到人们的称赞。

对话王法胜:城市文化有前人留下的,也有我们创造和正在创造的

记者:您出书,并打造邂逅湖文化的初衷是什么?

王法胜:历史文化如果不被挖掘出来,就成为了尘埃和碎片。我1984年来到大庆,在这里生活了36年,青春在这里挥洒,梦想在这里启航,一点一点看着这座城市的变化,心早就被这里的一切牵引。当一个人对一个地方有了“故乡”的情结,从内心深处就会产生做点儿事的动能。尤其是一个有理想的人,到了中年,感觉“反哺”的时候到了。

城市的文化,有的是前人留下的,有的是我们创造和正在创造的。我写《大庆城事》,是为了把大庆的文化挖掘并展示出来,这是对历史的尊重。尊重历史就是尊重城市,也就是尊重这块土地上的人们。那年,我因为寻访辽国道宗皇帝(耶律洪基)的墓碑,来到肇源新站镇古城村,辽时这里叫“龙虎台”。曾听祖辈讲过有关故事的佟刘氏已经87岁了。那时我就想,如果现在不记录整理,多年后谁还能找到这块遗迹?谁又能说明白当年这块土地上发生的历史?这种想法坚定了我做这件事的信心。

文化的传播,需要一个符号。杭州西湖以中国山水哲学典范而闻名,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大庆是百湖之城,如果我们将百湖打造成哲学的百湖,那么百湖的文化传播开来,是不是会有更多的人了解大庆,来到大庆?我觉得邂逅湖可以说是一个试点。

记者:您的这些理念是怎样产生的?

王法胜:一个是书,一个是路。我喜欢读书,成立大庆书友会邂逅湖分会,就因为我的读书情结。历史类、地理类、政论类、小说、散文等方面的书我都愿意读,其中最愿意读的书是余秋雨老师的著作,《霜冷长河》《文化苦旅》等书籍读了几遍,咀嚼了几遍,这些书也启发我去创作哲学性的文化散文,创作更有文学色彩和意义的地域性、历史性文章。

我走了很多地方,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会有所思考和收获。比如那年在西湖边,我就想,其实人们写西湖,往往不是醉心于它的美景,而是倾心于它对人心灵产生的长久震撼的、藏在历史文化故事里的不易被人体会的哲学镜像。由此,我想到,该如何增加大庆百湖的文化亮点?有了思考后,回到大庆,能力所及之处,我会将思考付诸于行动。再比如,我在韩国、英国等地,看到许多城市的公共设施上都有指路的标识,像中国的地图一样。回到大庆,我把这件事讲给有爱心的志愿者,大家就自发建起了“旅游咨询服务”站点,相当于问询处的功能,为来庆的观光者提供帮助。这件事完全是公益性质的,由志愿者自行解决费用。

记者:“邂逅湖”这一文化概念从无到有,再到逐渐被群众和文化界认同,这个过程中您有怎样的感受与收获?

王法胜:有这样一句话,“文化,是城市的生命。”既然城市与文化具有天然的粘连性,那么文化在城市中被生产出来之后就面临一个关键问题,即传播的问题。文化的发展与传承需要根植在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上,如果没有传播,人们就无法接触到文化成果。

但传播需要很多条件,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准确定位和招揽人气。

城市文化由一连串象征性符号组成。那么每一处景的文化符号该是什么样的,怎样因地制宜不落俗套?这需要定位规划。而文化符号的打造,需要一批文化志愿者,他们有想法、有责任、愿付出。吸引更多的人做这件事,往往事情就成了。

如何以文化的力量助力城市转型发展?我觉得就是让这方水土上的人们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引导,让文化自信变为文化自觉,开始思考、开始行动……

记者:您的新书《渔樵的文脉斜阳》的视野更为开阔,是从全国范围内写起了历史文化的文章。我能理解为,您的视角已经拓展向外了吗?

王法胜:这本书,主要是我在走中国各地文化遗迹的时候的心里感触。记录下来,是希望读者也能获得一些感受。先有感受,才能有行动。

所以在写这本书之前,我就有一个想法:在不破坏结构和阅读效果的情况下,尽量要把史实叙述出来,这样做的好处是读者可以很轻松地了解一些历史故事的全貌,而不用再去翻查典籍,也尽量给读者留下一个系统和清晰的文化映像。

我只是希望有更多的人,来思考和研究中国历史文化。余秋雨说,中外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一个国家的文化兴衰,完全决定于能否涌现大批超越传统的勇敢开拓者。可是,想超越传统,首先得了解传统,传承传统。先传承再创新。

记者:听说环球网聘请您为文旅专栏作家,您的新书也即将出版发行。在创作的过程中,您有哪些体会?

王法胜:如我之辈的草根文人,出一本关于中国文化的书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写作过程的艰辛自不必说,单是文章成稿后的忧虑就让人心神不定。

好在互联网的兴起,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发声的平台,所以感谢网络上那些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是大家的鼓励给了我坚持写下去的动力。这其中尤以于艳春、贾英、张丹、潘晓磊、范恩瑞、祝清林、张海龙、张莉莉、彭媛和于伟对我的帮助最大。文章即成,首先发给他们品鉴,全书成稿后也是他们帮助全面整理和订正。茉清、青铜、敖然、姚红梅、石远等人也都不辞辛苦,用朗诵的方式对这部作品进行了二次创作,使我这些绵长拗口的文字让人产生了听和读的愿望。

就像出这本书有这么多人帮忙一样,在大庆,有很多志愿者在为建设文化大庆而努力着。他们的这种精神,其实是这座城市孕育出来的。作为这座城市的一分子,我很骄傲。(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