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好故事(蒋鑫富 浙江组稿 俞志仁 供稿)翰墨凝香,古韵丹青,风云十载,甘为民耕。浙江省杭州市的“萧山农民书画协会”经历了十年的成长与发展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默默无闻到扬名省内外,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萧山农民书画协会”创立发起人、首任会长王柏根在协会驻地。

记得当时跟王柏根老先生谈起,萧山有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再创办一个农民书画协会是否多此一举?“现在农民都富裕起来,一些人有空就打麻将、玩扑克,不然,就是家长里短,八卦邻里之类的陈旧业余生活。何不搞点高雅文化,画画、练字,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该多好呢!”这是当时王老的回答,也是他创办协会的初衷。当时他已经年逾古稀,却有如此强烈的决心,不图名,不求利,以繁荣农村文化、提高农民素养为己任,并且默默为之坚守努力十年了,这份真情,这份奉献,这份执着在深深打动我的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他为人的深度和厚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年来,萧山农民书画协会会员队伍不断壮大,举办了一期又一期的培训班,组织了一个又一个的书画展,多名会员参加省市各级书画大赛,多次获奖,多名会员被吸收到省市专业协会,成为真正的草根书画家,国内多位名家也慕名而来,如浙大的倪集裘先生,西冷印社的沈颖丽老师,美院的严幼俊先生等。受到萧山农民书画爱好者们孜孜不倦追求艺术创作的热情感染,相继加入了萧山农民书画协会,成为会员;协会活动也办得如火如荼,创建基地、开办画院、组织研讨、文化下乡、横向交流、赈灾义卖等等,还跨越海峡,到台湾开展书画交流,和台湾同胞搞起了文化走亲。旌旗猎猎,声名大振,绍兴等周边县市区,纷纷效仿萧山农民书画协会的做法,杭州学界名流,省市书画协会更是将其推广为典型,协会被评为“全省最有组织凝聚力单位”、“浙江省优秀视觉艺术创作群体”,并被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认定为“杭州创作采风基地”。协会真正成为了农民朋友共享书画魅力的圣地,成为萧山书画艺术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载辉煌,协会以“奔竞不息 勇立潮头 敢为天下先”的萧山精神,晒出了优异的成绩单。究其成功的原因,我想主要有四:一是致力于讴歌时代,传承华夏文化、弘扬正气,配合中心开展活动,举办抗战胜利70周年、迎接G20峰会、庆祝建国七十周年等大型书画展,用百姓的身边事,用笔墨丹青书写,歌颂正能量,充分发挥书画作品讴歌时代风采、宣传先进典型、培育核心价值、凝聚奋进力量的积极作用;二是致力于服务百姓,使农耕和笔耕巧妙地结合,让“下里巴人”在书画艺术殿堂登堂入室,培养了大批萧山草根书画家,为书画艺术的普及和书画文化的传承建立广泛而坚实的基础;三是致力于文化交流,不仅组织在省市区内多地交流办展,还以翰墨丹青为桥梁,搭建起两岸文化交流的平台,用书画传情,拉近两岸文化认知、感情互融,受到了各界人士的真诚欢迎,接触层面之高,参与书家之多,社会影响之大,谱写了两岸书法艺术交流的新篇章;四是致力于社会公益,文化下乡使书画高雅艺术飞入寻常百姓家,赈灾义卖为灾区贡献一份萧山农民书画协会的爱心,更值得一提的是,协会配合区委、区政府家风、家规、家训教育,花大量心血,组织会员创作多篇高质量的文章字画,出版了《书画说孝道》一书,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出版《萧山农民书画》会刊,开展经验交流,传播农民书画佳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协会这十年的累累硕果,固然离不开区委领导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但是与王柏根这位用生命拥抱事业的好班长也是必不可分的。协会创办伊始,面对缺人少钱的现状,王老倾其所有、置办器具、租赁场地,也竭尽所能,四处奔波,广见领导寻求支持,广拜名师觅求指点,广邀同好谋求力量,广访贤能探求资金,经过几番努力,终于搭建起了这个书画平台,把协会办得有声有色。中途曾主动请缨让贤,自己在激流中勇退;不过,从不袖手旁观,且一直在关注着,辅佐着这颗亲自培育的嫩苗。己亥晚冬,缘于当时协会状况和广大会员的要求,这一位年逾八十的耄耋老人,本应颐养天年,享享清福,但他不负众望,毅然再次出任会长,不减当年之勇担当了起来。他有拼搏奋斗的傲然风骨,有心系百姓的公仆情怀,有严于律己的高尚情操,用积极工作的热情,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服务奉献的精神,联上下,系左右,把自己全部的心血与热情奉献给热爱的书画事业,相信在他的带领下,萧山农民书画协会一定会更加光芒闪耀。

十年之树,绿叶初成;点滴笔墨,绿荫漫城。衷心感谢萧山区农民书画协会为萧山普及书画艺术大众化,培养更多优秀书画人才作出的积极贡献,衷心祝愿萧山区农民书画协会成为萧山书画界在全国的“金名片”!(写于2020年7月21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