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也同样讨厌各种针对“女司机”的言论,现在有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公布的权威数据为你撑腰了。

然而,人们认为“女司机”发生事故更多,很可能是因为每次女性司机发生车祸时,媒体报道更爱强调性别。
甚至同一媒体、同一作者,在报道男女司机事故时,也会只在标题中点出女性司机的性别……
镝数此前一项基于央视新闻、慧科新闻数据库的数据调查显示,对于2016年南京、杭州、济南三城交通事故,媒体报道的女司机事故是男司机的3.8倍,而现实中,男司机导致事故是女司机的4.6倍。现实比例与媒体呈现出来的完全相反。
然而,这份报告中已经注明,按公安部发布数据,2019年男性驾驶人为2.98亿人,女性驾驶人为1.27亿人;2018年男性2.86亿人,女性1.23亿人;2017年男性2.74亿人,女性1.11亿人;2016年男性2.60亿人,女性9738万人。
面对权威的数据报告,仍有一部分人认为数字说明不了什么,男性驾驶人是明知故犯、不愿遵守交通规则而已,不像女司机是“应变能力差、易紧张失误”。
参考文献:
1. http://www.law-lib.com/fzdt/newshtml/fzjd/20200806172338.htm
2. https://www.studyfinds.org/testosterone-traffic-men-more-dangerous-drivers-than-women-study-find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会倒车?女司机吧!”

“珍爱生命,远离女司机。”

“世界上有三种司机最可怕:新手司机、女司机、女新手司机。”

……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女司机”成了“马路杀手”的代名词。这个称呼甚至已经发展成了一个特定网络词汇,拥有了自己的百度百科词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图片来自镝数

且媒体在报道“女司机”时,标题中会更多使用涉及肇事原因或者造成伤亡的词语,例如“逃逸”、“油门”、“撞倒”、“碾压”;而司机为男性时,新闻标题也会想办法带上女司机,标题中的词语多为中性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图片来自镝数

最近,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公布了《交通肇事罪特点和趋势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为“女司机”有力地正了名。报告数据为全国法院刑事一审新收、审结案件,统计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报告分为三个部分:交通肇事罪概况、交通肇事行为人分析、交通肇事罪案件特征。“交通肇事行为人分析”中显示:

交通肇事事件中,近95%的被告人为男性;女性驾驶人平均万人发案率为0.25,男性驾驶人平均万人发案率为2.20,是女性驾驶人的8.8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刑法,交通肇事罪包括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等。

数据一经发布,便有网友评论质疑其真实性,认为男性驾驶人本就多于女性驾驶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性司机数量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少,且占比逐年上升。此份报告正是通过以上数据,估算万人发案率而非发案数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外也有研究显示男性驾驶人发案率更高。一份发表在《英国医学期刊》上的研究通过调查2005年至2015年英国道路数据,发现男性开汽车或客车时,伤害其他车辆行人的概率为女性的两倍;开货车时为四倍;骑摩托车时更是高达十倍。

威斯敏斯特大学的首席研究员Rachel Aldred博士据此指出,英国公路运输工作者大多是男人,如果雇用更多的女卡车司机、在公路运输上促进就业者性别平等,道路将会更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这类顽固的、辩解式的偏见,小爱只能说:对于心中早已预设好的结果,大概再多证明都是无用的吧。

文 | 阿尔

图 | 网络、Giphy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