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常有信徒会因为人际关系的不和谐而感到苦闷,故而来到寺院礼佛烧香,以期排遣烦恼。放眼当今社会,人际关系已然成为人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有人为之困扰,苦于复杂的人事相处中,从而产生种种心理障碍的疾病;而有人为之潜心钻营,为达目的便趋炎附势,从而丧失人格,这两种极端皆不可取。因此,在面对信徒的困扰时,我们要运用佛法的道理,使信徒在人际关系中能够顺遂无虞,进而体悟到佛法的智慧。

人际关系,它并不是复杂的代名词,它应该是我们在处理社会关系中,能做到建立家庭和睦、增进大众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争取国家和平的积极引导。

在佛法中也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即:“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可见,人际关系无论是在社会交往中、佛法修持上,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因此,佛教特别强调“摄受众生、亲和众生、与众生为友”。这种摄受的理论方法,其实就是人际关系学,而这些理论和方法,也是指导我们为人处世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为了更好地把为人处世的原则切实地贯彻到现实生活中,《法界次第》中说:菩萨欲化导众生,须以四法摄受,然后导以正道。即:

布施:菩萨随顺因缘而行布施,若需财,则行财布施;若乐法,则行法布施。”指以财物布施给经济处在困境的众生;以佛法开导在精神上困惑的众生。布施的出发点是慈悲利他。它与那种为了追求某种目的而暂时给予他人小恩小惠,以图更大的回报是有本质区别的。它不是收买,不是金钱交易,而是纯粹的悲心利他之行。

爱语:“菩萨随顺众生根性,善言抚慰。”即根据众生的根性,在肯定他们的优点、尊重他们的人格、理解他们的处境前提下,用善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摄之以诚。鼓励并引导他们,使他们踏上修学佛法的正道上,佛教常讲 “口吐莲花”,即是指爱语摄,它是解冻人际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爱语摄不同于世俗的花言巧语,花言巧语是以自私为目的,且言不由衷,浮华不实。而爱语摄则完全是从爱护他人出发,是诚挚的善巧智慧之语。

利行:“菩萨起身口意善行,利益一切众生。”即多做有利于他人的事;多说有利于他人的话;多起有利于他人的悲心慈念。利行与利己是相辅相成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所以难调,就是因为大家心里只装着自己,缺乏一种利他的精神。若凡事都能做到多从他人角度考虑,利行摄便是圆满协调人际关系的利器。

同事:“菩萨见众生根性,随其所乐,同其所作。”即是与众生同工作同快乐,同事与自我封闭是相互对立的,在与他人工作、学习、生活中,自主地建立一种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相互鼓励的和谐平等关系,从而渐渐地达到敬业乐群的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作为佛教徒,面对人际关系的处理,必须在出世与入世的协调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达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圆融无碍境界,将人际关系变为有利于处事与修行的法器。而佛教的四摄法,正是有利的法器。因为四摄法是以慈悲利他为出发点 ,并达到帮助他人摆脱烦恼、获得解脱为目的。所以,它们不仅适用于人际关系中,还对和谐社会、净化人心、完善人格等方面具有不可思议的积极作用。

在生活中,我们若能依此而行,必定会拥有一个和谐、健康、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这种人际关系,也是我们在佛法修持中得到“法喜”的现实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