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新生儿黄疸,很多家长应该都不陌生。大部分宝宝尤其是早产儿,在新生儿早期都会出现暂时性黄疸

大多数的黄疸会逐渐消退,但有的黄疸却可能隐藏着致命危险。

某些血型的女性怀孕后可能宝宝会出现一种病,导致缺氧、出生后出现黄疸等,甚至需要“换血”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案例一:孕妇李女士在医院生下二胎男宝小鸿,一家人还没从喜悦中回过神,护士就发现了异常:出生1小时后,小鸿皮肤出现黄疸,并迅速加深。此后,他的脸色越来越差、呼吸急促,生后12小时黄疸指标已经达13mg/dl(正常孩子不超过5mg/dl )。血常规检查发现,宝宝出现严重贫血,他的血红蛋白仅为75g/l,约为新生儿正常值的一半。进一步检查后发现,小鸿妈妈是罕见的 Rh阴性血型。

案例二:黄女士通过剖腹产诞下一子,夫妻二人喜获二孩!可是没过多久,陈先生发现自己儿子皮肤黄得厉害,像个“小金人”。医生一查,发现小宝贝黄疸指标高得离谱,居然高达390umol/L!一检查发现是极少见的新生儿Rh抗-E血型不合溶血病!最后刚出生的小宝宝进行了近3小时的全身大换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儿科重症监护室,由于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新生儿溶血”是很常见的。到底新生儿溶血是怎么回事?

举个例子:如果准妈妈是O型血,而准爸是A型血,那么胎儿的血型则是A型或O型。如果胎儿也是O型血,就和孕妈相安无事地相处;但如果胎儿是A型血,它的红细胞中会存在抗原A,而孕妈血液中的抗体A则通过胎盘脐带进入胎宝体内,抗体A和抗原A就会产生凝结,最终造成胎儿溶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母婴ABO血型不合,并不等于溶血病。虽然母婴ABO血型不合的比例高达15%,但是绝大部分不会发生溶血,只有其中的4%(也即所有新生儿中的0.6%)会发生溶血。

即使溶血发生了,绝大部分症状非常轻微,只有少量的红细胞发生破裂,导致出现黄疸。大多数新生儿即使不发生溶血也会有黄疸,发生溶血的结果只是让新生儿的黄疸严重一些。新生儿溶血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光照疗法,也就是照蓝光,简单而有效,此外还有药物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熊猫血”妈妈要小心!

与ABO溶血不同,RH溶血在宫内就可能发生。“熊猫血”的妈妈只要曾经怀过一次孕,在第二次怀孕时,就很容易出现胎儿宫内溶血。这时抗体跑进红细胞里,导致红细胞大量"爆破",可以立即引起胎儿贫血、肝脾肿大、腹水肿、水肿性心脏病,直接导致胎死腹中。

原理:Rh阴性妈妈在首次怀孕中,若胎儿为Rh阳性,那么在孕末期Rh阳性的少量胎儿血会进入母体,使得母体产生少量抗体(此时胎儿已娩出);再次怀孕时,一旦少量胎儿血进入母体,就会产生大量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溶血。

由此也可以了解到,Rh溶血病一般不发生在第一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RH阴性血妈妈要注意什么?

第一次怀孕:医生通常会建议妊娠结束后的24小时内注射抗D封闭抗体,这可以大大降低体内抗体的产生,减少二次妊娠时,出现宫内溶血的风险。

第二次怀孕:在怀孕期间应进行相应的检测,包括抗体检查和超声检查。就算发生了RH溶血,孕妈也不必担心,现在医学技术发达,即便是严重的溶血胎儿,也可通过宫内输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