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 瓦叔

在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上,中国企业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2020年8月8日,在一年一度全球最大的SNEC光伏展会期间,李俊峰、吕芳、张雷、李振国、曹仁贤五位新能源行业大佬的手紧紧的握在一起。

五位大佬分别代表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光伏专委会、远景科技集团、隆基股份、阳光电源,共 同签署一份倡议书——“RE100中国倡议”,呼吁中国企业推行100%绿色电力消费,推动中国能源革命,应对全球气候危机。其中三家企业是首批加入RE100的中国可再生能源龙头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左到右分别是李俊峰、吕芳、曹仁贤、张雷、李振国

在签署这份倡议的背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极端气候愈演愈烈

7月25日,台湾一个地区气温升至40.0℃,是自1897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二次出现40度及以上高温。7月28日,在伊拉克一个地方测到了56.1℃的高温,破世界纪录。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近日在其博客中再次发文,敦促政府以与新冠病毒危机相同的"紧迫感"来应对气候变化。他说,如果没有采取适当的措施,那么后果可能会比新冠病毒更具毁灭性——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死亡率是每10万人中14人,预计40年内,全球气温升高将造成类似的死亡率。可是到2100年,死亡率会攀升到每10万中73人,也就是新冠肺炎的5倍。

这是人类不可承受之重。

RE100 是一项全球性的合作倡议,由气候组织发起,与碳信息披露项目(CDP)合作,联合了苹果、谷歌、微软等全球极具影响力的跨国企业,共同承诺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最迟到2050年)实现全球范围内100%可再生电力,为全球低碳经济发展及气候目标承担更大责任。

虽然中国新能源企业加入RE100并不算早,但是力度很大。如远景科技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绿色科技企业,于2019年9月正式加入全球RE100倡议,成为中国大陆首个承诺2025年实现100% 绿色电力消费的企业。这一时间进度超过许多跨国公司。

不能让不可逆转的全球气候风险发生

近年来,气候变暖导致的极端气候,在全球频繁上演,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在我们身边,2019年冬季,上海出现1873年有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一个冬天,整个冬季竟然没有低于0℃的低温。夏天的热浪,则年甚一年。今年以来,南方暴雨、洪涝频发,造成巨大损失。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相关数据显示,1961-2018年,中国年累积暴雨(日降水量≥50毫米)站日数成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 3.8%;中国极端降水量事件的频次也呈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多17站日。

在国外,最近的一个严峻现象发生在加拿大。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最新影像显示,由于全球变暖,在寒冷的加拿大埃尔斯米尔岛上,两个曾经巨大的北极冰盖已经完全消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7年拍摄的两座冰盖的卫星图像

这两个冰盖已存在几个世纪,却在短短40年间消失了。科学家曾在2017年预测这两座冰盖或将在5年内消亡,一语成谶。科学家认为,它们的彻底消失或将对环境产生巨大影响。

更受关注的是南北极冰川融化危机。在遥远的北极,根据NASA公布的数据显示,过去40年里,由于全球气温不断变暖,北极圈夏季海冰面积减少了近一半。对北极熊来说,简直如同灭顶之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的北极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的北极熊

近期科学家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期刊上的一篇文章指出,南极的变暖速度接近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南极对全球海平面上升的贡献日益增加,对地球的其他地区“可能具有灾难性影响”。

美国专家们在跨党派的政策研究所"气候与安全中心"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即使升温幅度偏低,未来30年,世界每个地区都将面临国家和全球安全的严重风险。更高的变暖水平则将为整个21世纪,带来灾难性的、可能不可逆转的全球安全风险"。

根据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网站上发布的一份报告称,气温上升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所有传染病的总和。 这份文件首次对气候变化引起的未来气温升高造成的死亡风险进行了全球性和系统性的评估。

联合国也已经给出非常严重的警告,到2100年,全球升温应限制在1.5℃,否则地球将面目全非。

可再生能源将发挥决定性作用

如何解决气候变暖问题?一个共识是,全球气候变暖最大的元凶,是人类对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过度使用。

数据显示,从全球来看,2017年全球能源产量133.2亿吨油当量,全球能源结构中,石油占32.93%、天然气占23.76%、煤炭占28.29%、新能源占15.02%。这意味着化石能源依然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虽然过去十几年新能源发展增速较为迅猛,但是占比依然很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BP世界能源展望》2019年中文版

在实现1.5℃温控目标的道路上,必须要加快可再生能源力度。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做过一个模型,预计到2050年,在全球升温控制在2℃和1.5℃情景下,全球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必须要达到50%和74%。

能源消费必须向电为中心转变,电力是终端能源消费的核心载体。2050年,2℃和1.5℃情景下,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必须分别达到50%左右和65%左右。在2℃情景下,2050年全球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80%。在1.5℃情景下,2050年占比要达到90%。

在未来的电力时代,可再生能源将占据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这不是无法达成的目标,主要取决于各国的态度。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认为,“控制气候变暖的本质是将发展放进环境的笼子里面。”

“从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远景科技集团CEO张雷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可再生能源的本质是技术,未来的风电和光伏就是新煤炭,电池和氢燃料是新石油,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机器成为新的电力传输网络,只有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人类才有可能真正进入一个零碳排放的美好世界。而远景就是致力于技术创新点燃能源革命。

可再生能源的经济性也完全可以支撑上述目标。隆基股份创始人李振国说过三个不担心:不用担心光伏成本,10年内将低于1美分/千瓦时;不用担心储能问题,储能市场将很快成熟;不用担心供应,全球产能将在5年内达到400GW。

张雷同样不担心风电的竞争力。据他介绍,当前在内蒙古一些地区,风电成本已经可以实现0.1元/千瓦时。“我想在未来五年这个成本可能还有30%下降空间。”

新能源发电稳定性,一直被认为是影响其承担更大社会责任的绊脚石。但是在中国企业家眼中,这并非难以攻克的技术。储能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未来的储能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储能,更关键是未来储能的智能。知道什么时候储能、什么时候放电,每次储多少、怎么有利于电力市场的交易。只有进一步把握好能源市场变化和电力市场交易规则,以及风电光伏的预测,才能做好储能。”张雷表示,远景自有的智能风机、分布式光伏、储能、智能物联操作系统EnOS的产品与解决方案,都将成为加速实现100%绿电消费的技术支撑。

对于储能市场前景,李振国也充满乐观。他此前在一次公开论坛上表示,储能分成三个层次来看:一是抽水蓄能非常成熟且经济性较高;二是电动汽车普及对电力的调节平衡十分有益。如今,全球一年的用电量是26万亿度,平均每天大约700亿度。20年后即使翻倍也就是每天大概1400亿度电。而20年后全球家用电动车一定会发展到10亿部规模,对应储能总量将会达到700亿度电。从理论层面上,仅靠电动汽车的储能作用就可以调节整个电网的用电需求;三是化学储能,目前储能成本为每度电0.1美元,是十年前的三分之一,未来十年时间内,储能完全可以做到现有成本的三分之一。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加入将引领世界

过去的历史表明,中国新能源创新力引领全球,这让中国新能源企业家充满信心。但是这还不够,他们呼吁,希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加入到“RE100 伙伴联盟”。

远景为人类可持续未来解决挑战的使命不是写在宣传册上,而是用具体行动体现的。如果我们要推动世界零碳转型,而自身没有提前实现;如果我们要帮客户设计零碳解决方案,却没有先解决自己的问题,那我们就违背了我们的使命。”张雷说。

这不仅是责任,更是机遇。2020年代,是全球应对气候危机的关键十年,也是中国推动能源革命的关键十年。张雷认为,能源革命不仅是挑战,更是孕育绿色经济的巨大机遇,将有望培育全球领先的智慧绿色能源战略产业。中国若能越早向零碳坚定转型,将能越早在全球绿色产业中占据引领位置。

当前,全球资本正在加速向可再生能源投资,已经带来清洁能源技术成本大幅下降。

在新能源领域,中国已经站在世界舞台中心。这也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行业。

截至2019年底,全球风电总装机量为637GW,其中中国总装机为210GW,占比为32.97%;全球光伏总装机量为580GW,其中中国总装机为205GW,占比为35.34%。

从制造环节看,中国企业生产了全球绝大部分光伏产品和近半的风机,引领世界。2019年全球光伏组件产量约为102GW,其中中国光伏组件产量达到了98.6GW,占全球产量比重不断上升;2019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为60.6GW,中国风机制造商在全球市场占有率高达40%左右。

中国企业还生产了全球超过一半的电动汽车。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全球占比超过50%。

不仅如此,中国也生产了全球超过60%的动力电池。2019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为71GWh,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占比高达60.89%。2019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排名前十的企业中,中国企业有五家。

落基山研究所专家认为,目前,中国与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一样,正在规划经济刺激方案,寻求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恢复经济。此时大力投资清洁能源,正是一个绝佳机会,不仅可以解决短期经济挑战,还能开创绿色低碳的新经济增长路径,在未来至少十年内持续提供就业岗位。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