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霞,乌龙集港北(今淮滨老城东区)生人,因受宠爱,其父李霞飞以其名择字,起名“少霞”。

本文称其为“戏嘴”,并不是说李少霞像戏中人物那样,圆滑狡辩。李少霞并没有唱过戏,但他与演戏却有着一段传为佳话的结缘。

李少霞少年时曾过继给其伯父为义子,成年后便随伯父经商,多见世面, 练就了处事应变的机巧和巧舌如簧的口才。

乌龙集有个京剧团,大都由集上京戏爱好者们组成。虽是民间性质戏班, 但生、旦、净、末、丑行当俱全。演出水平在方圆一带也是“一叫一个好”。

剧团也是知能善用,竟看中了李少霞善于交道的能力与口才,硬是把李少霞聘去,做了“业务联系”。

可别小看了这业务联系人,虽然不比团长、副团长头衔,可在剧团上下人眼里,业务联系人就是剧团的“第三把手”。业务联系人在外联系业务也是很辛苦的差事,可权力却是特别。他可以不经请示,自主决定职责事项。即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再说,那时候又没有电话之类的通讯工具可以联络请示, 剧团自是“用人不疑人”,信任放心就是了。

那个时期,戏曲班团都是民间性质的。剧团要想“打得响,吃的开”,就必须不断有“名角儿”担纲演戏,方能使剧团红火起来。因此,外请“名角儿” 己是戏曲班团的普遍现象。不少有名气的“角儿”们,也就是这样流动四方演出。这些角儿大多是科班出身,功底扎实,表演技艺精湛,票房价置较高。因此, 外请“名角儿”也就成了剧团业务联系人的主要重任之一。

李少霞自小天资聪慧,头脑灵活。每年都能从外地给剧团请来新的“角儿”, 使剧团常演常新。其中,不少角儿是来自信阳、开封、蚌埠、南京、上海、徐州等地的“名角儿”如:赵虹珠、崔艳芳、周东洋、贾金凤、张若秋、边凤琴、 金凤楼、金雅琴、张美娟等等。

乌龙集是淮河岸畔一个集镇。建县后也只是一般县城。当时的演出设施比较落后,对于热衷于和习惯大台口、大场面的城市“名角儿”来说,一般是不会愿意到县城集镇“小舞台”上来献艺的。而李少霞竟能把一个个“角儿”请到了淮滨来,每每让人钦佩、称奇。

李少霞请“角儿”即有传奇色彩,又有搞笑情趣。淮滨城关紧临淮河,西有台头集相距12里,北有栏杆集相距18里,南有谷堆集相距18里,这些看似平常的地理现象,却成了李少霞请“角儿”的优势条件。他走南闯北,凡遇到或闻说有名角儿演出,便去看戏邀“角儿”。

比如一次,他在安徽正阳关出差,正赶上“名角儿”边凤琴与其父在那里演出。看罢戏后,李少霞更觉得边凤琴这样的“名角儿”应该请到淮滨演出,让家乡人开开眼界。于是,他便来到后台门口守候。等边氏父女卸完装,收拾停当, 他便客客气气地上前自我介绍,并真诚邀请到园子外茶楼处说话。虽素不相识,但一介绍都是演艺圈的人,“和尚不亲帽子亲”,边氏父女还真给了面子。

边氏父女对淮滨并不了解,但要说服其到淮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这一点,李少霞心知肚明。这就凭其“三寸不烂之舌”了。于是,他把早己在心里酝酿好的“说词”搬了出来。茶话中,李少霞绘声绘色地极力夸耀淮滨,什么淮滨“水旱码头”,号称“小汉口”,什么淮滨“一抬(台)头十二里长街”, “有十八里桥栏杆”,“十八里古(谷)堆”等好景致,并以迫切的诚意与热情极力相邀。说的边氏父女还真的动了心,当时就与淮滨剧团签订了演出合同。边凤琴父女竟在淮滨演了五个多月的戏,大受好评,票房收入和演员收入都非常可观。至于那些景致,有实有虚,也就不刻意计较了。

边氏父女走后,当问及如何请得边凤琴父女,李少霞才洋洋自得地讲述了 他那一套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招儿。说得大伙捧腹大笑,从此传为佳话。也就是从那之后,李少霞的这一招,还真请来了众多的“名角儿”,给淮滨人带来了无数欢乐。淮滨京剧团那个时期的兴旺,李少霞功不可抹。(淮滨论坛特约整理:秋岗)参考文献:乌龙集“戏嘴”李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