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多年来,湖南一批又一批的援疆援藏工作队员响应国家号召,舍小家为大家,在边疆以责任与担当书写初心使命。为进一步展现新时代湖南援藏援疆工作新形象,红网、红星网联合推出《我的初心在边疆》专栏,通过援藏援疆工作队员手记,记录他们在支援受援地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工作以及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故事和感悟,讲述大漠边关和雪域高原上的湖湘情。

山南市贡嘎县森布日极高海拔生态搬迁安置点一期工程是去年开始建设的,那曲市安多县色务乡,双湖县嘎措乡、雅曲乡、措折强玛乡三千多名群众已分批次入住新家,配套的小学、农贸市场、卫生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均投入使用。回想起在搬迁安置点项目驻点的日子,仍令人难忘。

森布日极高海拔生态搬迁安置点项目是高海拔生态搬迁的核心区之一。作为职能部门,山南市幸福家园建设管理局积极主动履职履责,安排干部驻点值班,每日查看项目情况,报告项目进度,发现并协调解决问题。根据安排,我前往森布日极高海拔生态搬迁点项目现场值班一周。听去过项目现场值班的同事描述,那里环境恶劣,条件艰苦,而且通信不便,部分地区手机信号甚至都无法保证。本着服从组织是党员天职的信念,我鼓起了适应艰苦环境、战胜恶劣条件的勇气,简单收拾了一下行囊,便匆匆出发赶赴工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班项目工地简单的住宿环境。

到达目的地,上周值班的郭力杨同志已经候在大门口多时。他带我来到我的住处——一间简易工棚,工棚内只有一张床,加一条没有被套的被子。“就这些?”“是啊,就这些,床是项目上的,被子是我带过来的,看你没带被子,这个被子我就送给你了!”可不能小看了这床被子,在这高寒之地,它可是关键的生存物品,算得上“大件儿”了。随后力杨同志认真细致地把工作内容以及职责一一跟我做了交接和交代,生活方面的注意事项也进行了体贴周到地提醒,让我倍感温暖。

为了查看项目情况,报告项目进度,我每天需要在项目工地上来回奔走,工地走一遍就要需要两个半小时。我一次又一次地查看984套安置房以及相应的村委会、镇政府、学校、警务站以及排水管等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情况,每天微信步数轻轻松松破万步,并蝉联朋友圈微信运动“五连冠”。

工地上的人,除了手机外,没什么贵重物品,门也没锁。可能是知道我带了几本书,书中又有黄金屋,工地上一头奶牛便每天在我宿舍门口边欣赏盛开的格桑花边饱食被工友们夜尿浇灌起来的小草,顺便替我看门,偶尔也赠送几坨黑金在我门口。到了晚上,鼠弟就会接班,不时地在房里咬咬这咬咬那,把我从缺氧的睡梦中弄醒,以防有人把我从睡梦中掳走。当然,在我无聊望着天花板的时候,还会有几十只藏香蝇在被子一米以上的地方,听着隔壁工友手机抖音的“随浪随风…”飘舞,抑或是整齐划一的左边右边“画”着“龙”。

由于交通不便,足不出工地待了三天后,隔壁宿舍项目甲方的家门小哥看我每天越吃越少,就以庆祝他过生日为由,开车带我到附近贡嘎机场的饭店吃了一顿湘菜。我疑惑说怎么就我和你庆祝,你老婆不就在贡嘎县吗?他则憨憨地说:邓哥,我这不是怕你不肯来嘛,所以骗了你一下,对不起啊!这顿晚餐不仅温暖了胃,更暖了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项目现场办公。

在值守的七天里,几乎每天有自治区和山南市的领导带着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到现场办公,查看项目建设情况,解决具体问题。印象最深的是,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普布顿珠与四川大学设计院的专家顶着烈日,在沙地上、河堤边、草地里实地走了将近三个小时,中午两点才匆匆吃了个午饭,两点半便又在项目会议室开会研究论证,为的就是把每一条道路,每一个水渠,每一块地的用途,每一个群众的房屋搞准确,规划好,科学发展,不留矛盾。项目上,各路人马汇集,高峰期多达2000人在工地上建设,大家不讲条件,齐心协力,克服高原施工的各种困难,昼夜加紧施工,才有了984套安置房和相关配套设施的建成。

( 作者系湖南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队员 邓斌)

来源:红网

作者:邓斌

编辑:胡冲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8/09/8110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