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多么典雅的一个名词!书而能旧,更是高人赏玩之资,拍尘相见,老丑相对,仿佛都是劫难余生的邂逅相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上海爱书人沈先生

如今这年头,家里不劈个书房点个几千万把册旧书,都没资本出去自吹自己是个文化人。连我们时下最火的“流浪大师”沈先生,席地而坐,天地为家,蓬头垢面,扪虱而谈,但手上的几册《左传》,永远光洁如新。这是爱书人的典型。但是,具体到旧书这东西,该如何对待,家中的那些不用或者堵位置的旧书,该如何处理,可能还真得要看人。有一种舆论认为,“卖藏书、旧书就是在毁灭文化”,调子很高。

我想,可能是有些知识分子,觉得旧书这什物吧,古色斑驳,桂馥兰薰,终日摩挲可以忘食,可以意淫出很多风花雪月,或班上某个女学生的倩影来。特别当聚沙成塔,一多,堆垒起来,放在玻璃框里,框比人高,但不及栋,那些书脊在飞利浦牌子的灯泡照耀下闪闪发亮,会感觉是神仙梦境,仿佛可以逢凶化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家冯唐在书房:有一间属于自己的书房,可说是天下所有寒士的梦想

偶尔,微信朋友圈里,人有意无意晒兰博基尼钥匙,我展览下旧书图片,也是可以藉以骄人的风雅之事。可以说,藏书,买旧书,善待旧书,再在贷款买来的局促小房几尺宽的走廊一角,顶住黄脸老妻的碎碎念,整个装这些老东西的书房,真是文化末法时代赤贫读书人最后的虚荣。

这些人,“爱书”本身就是他们的人生观,他们卖儿卖女卖血卖良心,都不会舍得去卖旧书。

但有的人,如我,吾少也贱,虽也每天会找书看,但对书籍这东西,只求一个实用,用完就甩,确实没啥感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怎样算“读书人”难以判断,但不逛旧书店的,肯定不是“读书人”

一些书籍,版本装帧印刷质量比较差的,并没觉得比用过的套子高级多少。 尤其是旧书,看多了就碍眼。也许我无福享受世间藏书诸君子“士大夫之家”敞亮书房的缘故,尤其讨厌旧书的馊臭异味。有时,闲逛犯贱买一点旧书回来,在不大通风的房间里散出来的那一股味道,请别发昏和我狡辩那是所谓的书香。

那味,根本就是霉烂浸久之后混杂的难以形容的怪味好吗!我对付这些旧书,很简单粗暴,有人要拿走,不要垃圾堆伺候!我都花钱买你了,还要我当你祖宗供奉不成。真的,有这心思,还不如移去多找几个知心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情景喜剧《布莱克书店》,就是二手书店的故事

所以,从个人经历和情感角度看,我特能理解当下那些把家里的旧书当垃圾卖掉的家庭。这和卖书的人家是否尊重文化关系不大。如果一种文化,只因为你卖了几本普通破书就毁掉了,这样浅薄的文化倒畚斗垃圾堆也不可惜。

还有,旧书,留不留或卖不卖,关联的其实就是书籍要不要收藏的问题。这和卖书人家看不看书,爱不爱书,也没有必然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多少好书,最终的归宿,就是废品收购站?

我看到有个中文系教授都把旧书清理这个平常举动,都上升到了民族文化存废的高度了。还杜撰出了一个日本学者特意到中国来考察,发现国人都在卖旧书,然后幸灾乐祸的故事,直接把卖旧书行为和中国人日益粗鄙、民族文化日渐衰败连在一块。在他,可能很为自己的大寂寞、大悲悯感动;在我,只觉得现在的中国文史知识分子也真是的,文化素养没见长,整体学问被日本汉学家们奚落得跟街头一般,虚张声势瞎扯淡的脾性倒是三日不见魔高一丈了。

要我直接说,中国当代文化倘若真的是日益粗鄙、民族文化真的是日益衰败,首先要检讨的,不是大众,而是知识分子的不争气,糊涂过日,无聊,乱搞,学问丢人,最大化拉低社会文化层次。你们自己顶着高级知识分子的名头招摇过市,写的东西里外不通,说几句道理漏洞百出,也好意思嘲弄普通大众清理几本不要的旧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剧《彼布利亚古书堂事件记事簿》,也是书与人、人与旧书店的故事

也就是说,实际情况是,藏书满家的人未必读书,而把家里的旧书当垃圾卖掉的家庭未必不读书。我自己,生平就见闻过不少有名的知识分子,不但不藏书,甚至连正经的书房也没有,根本不妨碍他们作正经的学问,写出有益的著作出来。比如,在港中大,很多教授办公室门口每天都堆一些旧书任取任弃,里面的人都是誉满华人圈的名学者;再举个更极端的例子,钱钟书先生那样的博学鸿儒,也不藏书,别人送的那些,或者自己看后不再需要的那些旧书,不少就在废品店。

你说像他们这样的人,这么狠心,差不多把旧书当狗屎,是不读书之人吗,非得收一堆断烂朝报,不顾自己的自私让老婆孩子爹娘怨声载道,才可以读书?

而且,从另一方面讲,当下很多家庭把不堪无用的旧书卖掉,让它们四海流转,像接龙比赛一样,不断腾挪到需要它们的人手中,不但不值得批判,还是功德无量之事,理应鼓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铁里的阅读,似乎成了一种反潮流的行为

本来,藏书与读书就是两回事。藏书容易读书难,文化吸收这玩意说说简单,可大部分读书人修炼两辈子未必修得到:汤圆也不是人人吃到胃里都可以化得了的。有些人,家里满坑满谷的书籍、旧书,不过就是装潢,好来衬托绅士和知识分子之状,跟黑道大哥脖子偏要挂一串黄灿灿的链子是一个德性。

这样的“藏书之家”,你与其说他们爱文化,不如说他们爱占有之欲。这些尘封柜锁的旧书籍,布置的再琳琅满目,再镂簋朱纮,再山节藻棁,就其价值而言,还真不如统统拉倒废品收购站,再让老板倒腾给旧书店老板,再让它们起死回生,更有意义吧。飞红已逐东流远,莫道春情浅,孰优孰劣,谁该“鄙其小器”,还需要认真思索去抢答拿奖金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要知道,现在要读书,便出多途,真读书人,也不必要一定要家里存书了。空时到家门外图书馆借阅一批,或者干脆买个kindle,电脑里存个几千几万本电子书,都不是难事,不分时地随时翻阅,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我自己就是这么干了多年,只感谢科技的慈悲为怀,从不觉得少了什么。

有人觉得卖旧书是一种丢份,可有人视为生命寄托,以为造福功业。比如当代日本著名的旧书铺店主坂本健一,在旧书店里卖书的同时,也坚守了67年的爱情。他说,“人活着就是要学习、阅读、选择书本,以渺小的生命,竭尽所能出售好书”,不管新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坂本健一每天给妻子、给顾客的“情书”

所以,与其大义凛然批判当下很多家庭把旧书当垃圾卖掉,不如切实从我做起,提倡多读书,大家一起好读书,真读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收藏只是占有欲,卖书无非选择,一切还是要回到阅读本身,只连身心,无关名利。让爱藏书的人继续藏书,让不留书的人接着把家里的旧书当垃圾卖掉,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挺好,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