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拉里·埃里森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时放浪形骸、满怀理想主义,尽管换了三所大学,却连一个毕业证明都没有。埃里森32岁前一事无成依然自命不凡,觉得自己这一辈子不可能在一家公司终老。

后来依靠中情局的数据库单子一朝发迹,成立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数据库公司甲骨文。据最新相关资料显示,拉里·埃里森如今的身价高达66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4632亿元),位居世界第6位。

作为俄罗斯裔移民的拉里无疑是成功的,但是对如今新时代下中美关系的判断上,拉里却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失败者。

若细数埃里森的人生信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特朗普所称“美国优先”的口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有人认为,在2019年5月的900人裁员事件中,甲骨文对海外员工实行N+6的补偿是其人性化的一面,但不可否认的是,甲骨文从来没有把海外市场作为它的“钱袋子”,这在很多方面也都有体现。

首先,甲骨文的核心研发中心从来都在美国,在海外的研发中心只是对针对海外版本做一些更新、解决方案和API相关的工作,从2015年就有坊间传闻甲骨文要建海外的研发中心,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下文。

比尔盖茨重视海外市场的理念不同,甲骨文M5级别以上的大陆员工几乎没有,仅有的几个高管也是台湾或者香港户籍人员。埃里森有意无意地与海外市场保持一种“安全”的距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如此执着于谁是第一、谁是老二的态度,极大地影响了甲骨文在海外市场的发展。虽然甲骨文公司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数据库公司,甲骨文无处不在,却久久不能发展自己的云数据中心。

一方面,甲骨文过于爱惜自己的羽毛,云技术势必会拉长盈利回报周期,甲骨文不愿意轻易变动自己最有优势的数据库业务。

另一方面,就是绝不让海外工程师有机会染指自己的核心技术,甲骨文在海外本土化方面进展犹豫,一直以高傲的姿态示人。像微软、亚马逊和SAP都找了本地公司来落地,突破政策壁垒,“但甲骨文一直很自大,它谁也不找,等着别人来找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甲骨文也不是没有努力与海外本土公司合作,也找过腾讯云合作,只可惜甲骨文占腾讯的业务比重实在太小了,业务量不对等,又岂能长久?

而且除此之外,甲骨文也想了些其他逃避监管的方式来推自己的云产品,比如以神州数码的名义推出云一体机。这样冒险的方法虽然可以尝试,但是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如果要长久发展,还是要借助全球化趋势的。

平心而论,许多外企在海外水土不服,大多是犯了和甲骨文一样的通病:文化认同没做好。一言以蔽之,就是又想在海外开展自己的业务,又不愿意把自己那点宝贝技术与别人共享。在犹犹豫豫、扭扭捏捏之中,错过发展自己的良好时机,战略上以高姿态示人,战术上又不重视新兴的大数据云整合的优势。

甲骨文或许现在是世界第一的数据库公司,如果没有及时应时而变,谁能保证这样的优势又可以保持多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不学习中华文化中最精妙之中庸,既不拘泥于固有技术形式,又可以适当放权海外区技术中心。或许一开始是不适应的,但是长远来看,公司得到发展壮大了,自己的优势自然扩大化,海外市场这么大,又何愁保不住第一?相比于埃里森死守“美国优先”这一贞节牌坊来得划算多了,不是吗?

本文由BOSS说财经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平台、渠道,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