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评论员 屈旌

最近一段时间,有不少大学生发现自己莫名“被入职”。近期,税务部门与公安、教育等部门依法查处了一批冒用个人身份信息涉税案件,涉及北京、河北、宁波、深圳等地多家企业和部分地区高校学生。(据8月9日新华社)

眼下正值求职季,很多大学毕业生为了找工作奔波忙碌,牵肠挂肚,但是也有一些学生,“有了工作”却更加焦头烂额,因为,他们虽然能在个税APP上查询到工资记录,却没有签订过入职合同,也没有收到过一分钱,甚至连公司名称都没有听说过,妥妥地就是在毫不知情地情况下“被入职”了。

这种事乍一看上去,似乎短期内,表面上没有什么明显的损失。但是,个人信息被冒用,潜在的风险是无穷无尽的,可能会产生信用问题,也可能影响以后正常就业,甚至可能被动参与不法行为,对于个人来说,是重重的麻烦,不绝的危机。好在,现在个税app普及之后,大家都可以及时上网查到自己的个税缴纳情况,一旦发现有问题,就能及时处理,避免后患。

盗用个人信息涉嫌违犯《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多项法律,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犯罪,为什么好好的企业,不惜踩红线,也要雇佣“影子员工”?当然是逐利为贵,利令智昏。企业将这些还在念书的大学生冒用为员工,虚增了人工成本,再利用国家的税务优惠政策逃税漏税。相关信息多半以非常低廉的价格从网上购取,为挖国家的墙角,将无辜的学生置于信用风险之中,可以说是以非法的手段,达成非法的目的,简直是罔顾法律法规,昧着良心赚钱。

这种明显违法的行为,当然应该受到法律的严厉打击,大学生的个人信息和合法权益,也应该有更为周全的保护。但实际情况却往往是,不法交易多为网上操作,线下追溯需要跨地域跨部门,大学生相关经验又不足够,申诉起来十分困难。因此,相关部门除了对不良企业追查到底,严管重罚,提高其违法成本,展现法律的震慑力之外,也应联合高校、税务、劳动等部门,对“被入职”的大学生给予帮助和指导,让他们不至于无辜受害之后,还申诉无门。如果类似情况依然频繁、广泛地出现,更应打破行政和地域壁垒,建立更为安全、严密、便利的申诉渠道,不可让坏人做坏事容易,好人自证清白却困难重重。

同时,更需追问的是,为什么生活圈子相对封闭单纯的大学生,个人信息反而频繁被冒用?一方面,大学生本身尚未就业,平时很少关注个税缴纳等情况,发现猫腻的机会少很多,不法分子会有更多操作空间;二来,大学生所参与的集体活动较多,涉及信息登记的更是不少,如果学校相关组织者里有“内鬼”,信息安全很难得到保障。此前,不少类似案件中,就存在同学、老师、辅导员为谋私利,卖人情,将学生信息拱手予人的情况。

鉴于此,各高校也要进一步加强对于学生个人信息的安全管理,如有“内鬼”作祟,一定要坚决揪出,绝不姑息。更重要的是在日常行政和教务管理中,具备相应的安全意识,对学生个人信息的采集,也要遵循“合法、正当、必要、适度”的原则,尽量降低大学生个人信息被泄露的风险,为他们能安全清白地走出校园,走入社会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