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的语文教材中,为了更好地迎合教学,不少经典的文学篇目都存在一定的删改现象。很多人诟病教材的大幅度删改,其实本质上是诟病断章取义的害处。因为很多经典的篇目,在部分关键信息缺失的情况下,核心主旨不免要遭到扭曲。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那些年我们所误读的《卖油翁》。在七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欧阳修的《卖油翁》堪称经典,年年入选课本。现在提起这个故事,相信很多人下意识还会下意识地想起“熟能生巧”的典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卖油翁》出自北宋文学欧阳修的《归田录》,全篇135字,讲述了北宋年间,高官陈尧咨与一个平民卖油老叟的故事。这则小故事简短生动,深入浅出,讲述了为人处世、做学问的世俗道理,某种意义上来讲可称之为“寓言”。

在这则寓言中,陈尧咨其人精于箭术,但是十分自负,而卖油的老翁见他心高气傲,自以为高明,指出他的“高明”不过是因为熟练,于是当众也演示了一通自钱孔滴油的技能。

在课文中,陈康肃公陈尧咨显然是一个被批判的对象。在他和卖油翁的对话中,他连续反问道:“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意思是说,你一个卖油的也懂射箭吗?你瞧我这箭法精妙绝伦吧?欧阳修用短短两句话,就让陈尧咨的傲慢、自矜的形象跃然纸上。

当卖油翁对陈尧咨表现出质疑时,陈尧咨不以为然,甚至表现出了“忿然”之态,他对老翁的称呼一下子也从“汝”变成了“尔”。在老翁演示完“钱孔滴油”的技艺后,陈尧咨的态度却是“笑而遣之”,给人一种打发的感觉。而文中的故事到此便戛然而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到现在还依稀记得,在学完这篇文章后,老师邀请同学们轮流讲述这则文章的寓意,而大家的答案全都不外乎“熟能生巧”、“为人要虚心”等。直到多年后,我读到了这篇文章真正的结尾,我才发现大多数人都因为教材而误读了这篇文章,扭曲了欧阳修的本意。

翻开欧阳修的《归田录》,我们会发现在这篇文章的最后,其实还有被教材编者删去的最后一句:“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在文章真正的结尾,欧阳修其实引入了《庄子》中的两个典故,即“庖丁解牛”与“轮扁斫轮”。

“庖丁解牛”和“轮扁斫轮”这两个典故,一个讲的是解牛,一个说的是做轮子,都在强调反复实践对于掌握事物客观规律的重要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句话所放的位置是在“康肃笑而遣之”之后,其实,这句话就已经解释了康肃公的“笑”。

陈康肃公陈尧咨在这里笑的是什么呢?通过最后一句,我们其实可以得知,这不是尴尬的笑,也不是单纯傲慢地笑了,他其实笑的是卖油老翁没有分清射箭和倒油这两件事情在性质上的不同。

在几则故事中,解牛、制轮、倒油这几件事情都有异曲同工之处,那就是花费时间在一件工艺上反复实践、打磨,发现背后的规律,从而做到极致。放到当下,这种钻研精神就可以称之为“匠心精神”。但是相对于这些可以通过练习而达到登峰造极的技艺而言,箭术对实践者本身有较高的门槛。

如果一个人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射手,仅仅依靠后天的反复练习是不够的,练习者本身一定要有一定的先天身体素质和天赋。否则,无论如何练习也是枉然。正如你让一个五音不全的人去钻研音律,让一个四体不勤的人去参加体育竞技,是同一个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于这个发现再去看《卖油翁》这篇课文,欧阳修的用意其实就并非是单纯的批判陈尧咨,赞许卖油翁的“熟能生巧”了。细读文章,很多不经意的小细节其实也可以印证这一点。

首先,在这则故事中,欧阳修一直以陈康肃公称陈尧咨。而“康肃”二字事实上是朝廷在陈尧咨死后追封的谥号,“康”意味着他生前安乐抚民,“肃”乃身正人服之意。欧阳修用这样一个美谥来称陈尧咨,其实也可以看出他对其并非全盘批判。

其次,我们一直在批判陈尧咨的高傲,其实是站在卖油翁的视角在看待这件事。如果转换角度,那么在陈尧咨看来,卖油的老翁真的没有一丝骄傲吗?关于二人对话的起因,文章开篇提到:

“陈康肃公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文中开头已经交代,陈尧咨其实是在自家的院子里练习射箭,那么他这一举动就不能称之为炫耀和卖弄。反观卖油的老翁,我们通过“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这几个动作也不难发现,卖油翁在这里似乎并非歇脚那么简单,我们甚至可以理解为,他被陈尧咨的箭术所吸引了。从“但微颔之”,老翁微微地点头可以看出,他对陈尧咨的箭术是赞许的。

但是这又和老翁在下文对陈尧咨的不以为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实这个转折也不难解释,陈尧咨对老翁说的那句“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其实完全是站在一个居高临下的角度在发话,盛气凌人,老翁心中不快,有意损之,也在情理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老翁说出那句“无他,但手熟尔”时,我们可能会觉得暂时解气,因为陈尧咨的确过于傲慢,但是相对而言,老翁也并非谦虚之人。哪怕是对于陈尧咨这个一个官员,老翁甚至没有在“无他”之前给他加一个称谓,足见他也是心高气傲之人。

其实基于这两点暗示,我们都不能再说,这篇文章是在批判谁,赞许谁。自古以来,读书人都信仰“文以载道”,每读完一篇文章都急于寻找这篇文章所昭示的学问和道理,这无可厚非。但是与此同时,一定要切记文学解读永远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

但是当教材将《卖油翁》的最后一句删除,这就成了一篇“非黑即白”的文章,所有中学生都知道熟能生巧,做人不要骄傲这些表面上的浅显道理,却很少有人能明白 “方向正确大于努力”的事实,以及“批评之前需要自省”的哲学。

很多人说,《卖油翁》删除最后一句是为了避免给部分学生造成“读书无用”的消极心态,但是我觉得这未免太过小题大做。文学不是“鸡汤”,也不需要一味的正向和积极。教育的核心应该是让学生去发散,而不是给他们太多的框架,限制了他们的视野,造成许多“买椟还珠”的遗憾。

END.

在阅读中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更多名人轶事,文学解读,欢迎关注我的账号,记得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