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或许不会再回来了,她心想,或许他会回来,却变成另外一个人。他们现在拥有的将一去不复返。然而对她而言,孤独的痛苦远比不上她曾经的痛苦,那种觉得自己一文不值的痛苦。他将美德赠给了她,现在它是她的东西了。与此同时,他的人生在他面前展开,通往四面八方。他们为彼此做了很多好事。真的,她心想,真的。一个人真的可以改变另一个人。
——节选自小说《正常人》结尾
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正常人》在2020年春季由英国BBC、美国Hulu联合推出,风靡全球,成为了2020年一大“文艺事件”。小说作者是凭借第一部长篇小说《聊天记录》便引起西方文坛广泛关注的“90后”爱尔兰女作家萨莉·鲁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常人》(Normal People)书影,剧名又译作《普通人》

在《聊天记录》之后,萨莉·鲁尼在她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正常人》中探索微妙的阶层关系,初恋的激情、脆弱与危机,家庭关系和友谊复杂的纠缠。这部作品在2018年入围布克奖、都柏林国际文学奖、英国女性文学奖、迪伦·托马斯奖,被水石书店评为“年度图书”,获得科斯塔年度最佳小说奖、爱尔兰年度图书奖、英国图书奖年度最佳图书奖。目前它已被译成46种文字,成为全球畅销书。在2020年上海书展期间,《正常人》由上海译文出版社与群岛图书联合推出简体中文版。
8月8日,文艺评论家孙孟晋、作家祝羽捷、作家走走和出版人、《正常人》策划彭伦做客朵云书院上海中心旗舰店,在“英剧《正常人》原著中文版发布会”上分享各自的阅读感受,并畅谈当代青年的爱情与成长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剧《正常人》原著中文版发布会

在“不正常”中获得了成长的动力
《正常人》的两位主人公——康奈尔和玛丽安都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玛丽安的母亲是一名律师,家庭富有,康奈尔的母亲就在玛丽安家里做清洁工。在高中,康奈尔备受欢迎,玛丽安则被视为怪人,两人展开过一段“地下恋情”。一年后,两人都来到都柏林的圣三一大学念书,此时的玛丽安活跃于大学社交圈,康奈尔则成了边缘人。两人各自与他人交往,但似乎总有一种不可抗拒的磁力将两人彼此拉近。他们如同“一盆土中的两株植物,环绕彼此生长,为了腾出空间而长得歪歪扭扭,形成某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姿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剧《正常人》剧照

“经历了数次分分合合的感情也让他们有了成长与变化。”彭伦提到萨莉·鲁尼在小说中着重塑造了主人公的“人格”,为小说的走向做了铺垫:“玛丽安一直认为自己是不正常的,是有缺陷的。她家里虽然有钱,但她十三岁就没了父亲,父亲在世时还会家暴。她哥哥也打她,母亲则对她不管不顾。她一直没有安全感。但在小说结尾,当康奈尔申请去美国纽约学习创意写作,玛丽安鼓励他勇敢追梦。如果说一开始玛丽安是一个‘不正常人’,那么到最后她成长了,蜕变了,从认为自己不配被爱的‘不正常人’变成了敢于追求温暖与平等的‘正常人’。”
说到“正常人”,这里还有一段翻译小插曲——一开始有读者说为什么normal people不译作“普通人”?“normal people的字面意思就是身心没有受到严重伤害的人。”彭伦称,“如果翻译为‘普通人’,就完全背离小说表达的意思了。”
走走也对“正常人”做了详细解读:在两位主人公的中学阶段,男孩是受同学欢迎的体育明星,成绩好,长得也帅,更像一个“正常人”。而女孩因为她的封闭、孤僻被归为了“不正常”。但到了大学,因为女孩来自有钱人家,她立刻备受欢迎,所有的冷漠都被视为一种风尚,男孩反而因“讨好型人格”被孤立。
“有意思的是,上了大学后,两人都想要成为对方那个样子。女孩给自己‘戴上面具’,成为交际花,换男朋友、喝酒、抽烟甚至吸毒。男生则总是独来独往,两个人倒过来了。到了第三个阶段,他们才真正找到自己。”走走说,“什么是正常?或许就是当你愿意面对自己的不正常。”
祝羽捷坦言自己读了这本小说后“有被安慰到”:“很多人都是‘不正常人’。或许别人的言语、行为曾对你造成阴影,在不经意时那种阴影就会浮上心头。这本书特别宽容,让你会觉得哪怕自己是一个不那么正常的人,也值得遇到一些特别好的情感或者理解。”
“其实绝对意义上的正常人并不存在,每个人都有不正常的时刻,忧郁、悲伤、歇斯底里。话又说回来如果人人都正常,这个世界也会变得非常的无聊。我们正是在不正常中获得成长的动力。”她说。
这是一部超越了爱情的人生成长史
萨莉·鲁尼作为千禧一代的代表,记录的更多是这一代年轻人的情感状况与人生态度。祝羽捷说:“这和过去的传统观念不太一样。《正常人》里的两个人像是男女朋友,又各自约会,接受异性邀约,结果却像磁铁一样紧紧地被吸在一起。这种非常复杂、矛盾的情感关系,在现在的英国年轻人中也非常普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萨莉·鲁尼

在祝羽捷看来,小说中写到的情感议题都非常现代,包括两个年轻人对性的态度、情感关系,还有原生家庭、年轻人的政治态度、忧郁症、网上遗产等。“很少看到中国作家能把年轻人的性关系描绘得如此细致。但你看《正常人》中的性描写,你不会觉得不适或者不洁,可以非常坦然地接受并体会到他们心情的变化。”
走走也提到中国作家很少有人能写出《正常人》这样的书。“萨莉·鲁尼对现在热门的关键词——比如阶层、金钱、原生家庭、暴力,把握得非常深刻。”
“中国的‘阶层’问题在文学中没有表现得那么激烈和明显。但其实人要遵从自己的内心和本性去做一件看起来很正常的事,代价是很大的。康奈尔在选择读文学专业时很犹豫,因为他知道富人可以有非常多的选择,但对穷人来说学文学很难有出人头地的那一天。后面他也确实为此付出了代价,他所有的精神阴影都告诉你想跨越阶层到另外一个世界必然要面对种种考验。”
孙孟晋评价《正常人》不仅仅只是一部爱情小说:“每个男性从男孩变为成熟的男人,他在这一跨越过程中付出的代价,就是爱情。爱情会让人走向真正的成长。如果要我赋予这本小说另外的含义,我想说是‘人生的成长史’。”
“这本小说不仅是玛丽安和康奈尔的成长史,更是萨莉·鲁尼自己的成长史。”他说,“其实萨莉·鲁尼这个女作家也在成长期,她通过这个小说去完成自己的人格。她在小说里始终给我一种‘她在探视人心深处’的感觉。她不仅探视男性的人性深处,也探视女性的人性深处,更重要的是探视自己的人性深处。她甚至不太明白自己内心深处因外界影响产生了哪些变化,最后她慢慢地看清了这些,所以说这个小说也是萨莉·鲁尼的成长史。”
尊重对方,是人和人真正关系的开始
孙孟晋谈到,千禧一代的年轻人其实骨子里非常敏感,时刻伴随着一种不安的情绪。“尽管萨莉·鲁尼没有在小说中写到太多社会动荡的因素,但这种不安其实也来自社会。”他说,“爱尔兰的文化里有一些禁锢的东西,很多爱尔兰作家的作品都有分裂的因素在里面。如果从时代背景来看这本小说,两个主人公的不安不仅仅来自彼此的关系,更有一种社会的投影在那里。”
“如果看简·奥斯汀的小说,她会用讽刺和挖苦来处理阶层之间、等级之间的对立关系。但在这个小说里,萨莉·鲁尼特别想去建立一种更有意义的、更特别的视角关系,这个关系其实基于一种平等。这种平等或许来自于她的社会主义观念和理想,所以分析起来特别有意思。”
他补充说道:“有些女性文学往往还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卑劣的位置上来表达女性意识。但萨莉·鲁尼没有,她站在一个很平等的视角。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比较难做到的,尤其这个世界更多是处于男性控制之下。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一种向善的诉求,这种对平等的诉求在男女关系上更为明显。一个和谐的社会需要人与人在本质上的平等,而不是嘴上说的平等。只有改变了这一点,我们这个社会才会越来越和谐。”
彭伦也认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一个特别关键的点,就是无论对方地位如何,是否发自内心地以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对方。“这是我们和他人关系开始的最基础的点。如果一开始这个基点不对,那关系肯定就走偏了。把对方当成你自己去平等地对待,尊重这个灵魂,这才是人和人真正关系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