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主流,观天象,知人间祸福,这种文化传承历史悠久。

古史说黄帝时代就设立占星的官,称为星官。《周礼,春官》说:“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 ,以观天下之迁,辨其吉凶”。保章氏就是星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星与世事,星与命运的记载很多,《吕氏春秋》记载,宋景公时荧惑守心,即荧惑星处于心宿之位。景公急忙找来大臣子韦来问怎么办?子韦说:“祸在君王,不过可以移祸宰相”,景公说:“宰相是帮助我治理国家的,哪能行”,子韦说:“可以移祸于百姓”,景公说:“百姓死了,我还做谁的君主?”子韦说:“那还可以移祸年岁的收成。”景公说:“不行,年成饥荒,百姓遭殃”。子韦说:“您这样贤德,上天会报赏的”。果然,那天晚上荧惑星退避三舍了。

东汉时,严光与光武帝刘秀同榻而卧,睡中把脚架到光武帝肚子上,次日,朝中占星记事的太史上奏说:“客星犯了御座”,十分神奇。

在《三国演义》中,诸多人物都是夜观天象,而知祸福。诸葛亮、司马懿等都是高手。

至清末曾国藩还时常教子女认星座,以便观天象,知吉凶。

时到今日,我们还常说:“吉星高照”“紫气东来”之类,可见星象之说深入中国文化传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占星之术,多是官方化,多主军国大事,少用于民间。于是,诸多术士探寻新方法,逐步将星占之术发展为星命理论。

关于命运之说,很早就有,《易经》“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孔子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命运天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听天由命,这种思想在《列子-力命篇》中有生动的描述。好人贤者命不长,穷困潦倒,坏人庸才命大福厚,努力并不一定有好结果。在历史上随手列举,数不胜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阴阳五行学说结合星象论命,大概始于两汉,以东汉王充的《论衡》最为代表。在《论衡》中谈及命理的篇章,有《命禄》、《气寿》、《幸偶》等,形成了初级理论,是五行论命的先驱。

唐代李虚中是算命术理论的核心人物。李虚中官至御史,与著名的韩愈为同时代人。

韩愈在李虚中的墓志铭中记述,李虚中无所不通,最深五行,以人的始生年、月、日所值日辰支干相生胜衰死王相,来推人的寿夭、贵贱、利与不利。百不失一二,非常准确。他的学说博大精深,汪洋奥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虚中是生辰算命的实际开创者。后世算命先生尊其为祖师。

其后,宋初的徐子平发展完善了理论,将李虚中推算年月日干支五行的办法,进一步演进为测算年、月、日、时“四柱”。四柱每柱天干、地支各一字,共八个字,再按照八字蕴涵的阴阳五行的生克变化的进行演算,即可预知一个人一生的贵贱贫富、穷通寿夭,从此以后,算命才叫看“八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柱推命术侧重五行论命,但并没排斥星象,只是降为次要。如“将星、华盖、文昌、太岁”等。

至徐子平确立“四柱”之法后,八字推命风行天下。不仅是许多命理术士、算命先生的吃饭工具,也有诸多文人精于此道。苏轼《东坡志林》、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朱熹的《赠徐叔端命序》、文天祥的作品等记录了丰富的八字推命的见闻,和自己的见解。

至明代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关于命理学的著述大量涌现。其中《滴天髓原注》出至刘伯温之手。沈孝瞻《子平真诠》、万育吾《三命通会》、张神峰《神峰通考命理真宗》等也极具影响。

至清一代,由于许多大学问家的推崇,社会研究命理的风气十分浓厚。一些人结合河洛之学、易学、宋人理学等结合子平术,创立了五花八门的推命法。其中“铁板法”和“紫微斗数”一直流传至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八字算命”至确立以来,对中国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理论上完备,哲理深奥,受到历朝学者大儒的喜爱和推崇。

这样,导致百姓深信不疑,推命算命,蔚然成风。上至皇帝,文武百官,下至普通百姓,算命的流行,成了中国重要的民俗。